隆冬時節(jié)的北境,無疑是令人敬畏而害怕的,在威逼一切的嚴寒下,無論是人還是牛馬都仿佛中了遲緩魔咒一般,變得步履蹣跚,思維遲鈍。而十一月八日刮起的詭異白毛風,更是將雁門關和前關之間的數(shù)十條道路盡數(shù)凍住,無法通行。
雁門都護湯允愷站在角樓上,憂心忡忡地望向遠處。
“都護,你是在擔心辮奴那邊么?”他身邊的幕僚,郭行儉問道。
湯允愷點點頭,半是自言自語說道:“我看這風雪越來越緊,北邊一定更加不好受,探子說今年辮奴牛羊馬匹蕃畜甚多,遇到這種時節(jié),此時必多凍斃者。雖然風雪阻路,但形勢所迫,辮奴今年恐怕要南侵?!?p> “嗯,”郭行儉應和了一句,想了想,問道:“可要提前通知各屯,加強聯(lián)絡哨探?”
湯允愷愣了一下,苦笑說:“這天氣,加強哨探?”,但郭行儉沒有退縮,目光炯炯地看向他。片刻后,湯允愷叫來傳令兵,說:”通知前關及關外十六屯,風雪天氣辮奴可能南侵,令加派哨探,前出五十里偵查!“
”得令!“傳令兵干脆利落地去了。
湯允愷目送傳令兵下了角樓,冷不丁說道:“行儉啊,你說‘他’會在那邊么?”郭行儉身子搖晃了一下,低聲說:“都帥說笑了,‘他’應該早就死了?!?p> “哦?”湯允愷淡淡地回應,兩人抬頭望著天邊濃重的鉛云,沉默與不詳籠罩心頭。
雁門關地處大成帝國北方,北臨大草原,南邊就是黃河沖積平原東西兩側是極為險峻的燕山山脈。關隘依山而建,墻高壘深,為中原歷代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依靠。雁門關前五十里有一山名曰北屏山,像一道屏風一樣遮住雁門關正面,北屏山中部有個隘口,那里也建成了一座關隘,叫前關。與雁門關互為犄角,兩關之間的一小塊平原分散著十六個軍屯,分別為東一屯至東八屯,西一屯至西八屯。
雁門關與前關駐軍四萬,其中兩萬八千人為常駐的屯軍,號為拄北軍,分為七個營,分別是掌管輜重通信的玄武營,主管偵查的迅武營,步戰(zhàn)攻堅守備的鎮(zhèn)武、定武和襄武三營,突破追擊的雄武、銳武兩營。還有一萬兩千人是中央軍,每四個月輪換值守,主管守城。
徐飛這會兒正在屯里和部曲同僚們操練陣法,他是長槍手,位在隊列第二排,他前面是盾牌手,后面是弓弩手,在陣列教官一聲聲號令下,這些新兵組成的四排橫隊不停地前進、后退、左轉、右轉,這是步兵陣法中最基礎的戰(zhàn)術,新兵們花了好長時間才勉強做到步伐一致。
中午休息時,一名騎兵踏著雪花四濺的急蹄沖進東七屯的屯所,那里也是襄武營統(tǒng)領張望的營地。片刻后,屯所中三面牛皮大鼓依次擂響,鼓點急驟而沉重,四面八方不斷有騎士飛馳而來。
“這是有什么事情?這么召集各曲長屯長?”吳升悄悄地對徐飛說。
“是不是辮賊來了!”有人說。
“來了正好!咱們可以建功立業(yè)了!”
“不知道會派給咱們新兵營什么任務!”
徐飛只是呵呵一笑,眼里閃爍著躍躍欲試的光芒。
過了一會兒,全屯召集令下達,大伙兒被要求背著行軍輜重向關內集結,然后一隊偵察騎兵手持火把,燒掉屯里所有帶不走的物資和房屋。徐飛和其余兩百多名新兵,被混編入各部曲正式參戰(zhàn)。
“看來是要打仗了,而且是大仗!”吳升說。
仿佛應驗他說的話,伴隨著各軍屯燃燒漫天的黑煙,遠處的北屏山也升起一縷暗青色的狼煙。
“辮賊來犯!前關告急!”這明確的信號像一面大鼓,重重地擊打在全軍戰(zhàn)士的心中。
而此刻雁門都護湯允愷心里,卻無比篤定。
辮奴人已經不止一次在雁門關前吃敗仗了。十五年前,十萬游牧健兒被北屏山伏兵打得流血漂櫓千里伏尸,三年前,定武營和銳武營在東邊山口施展的錘砧戰(zhàn)術斬獲入侵者首級多達兩萬七千枚。
辮奴人空有騎射快馬,但面對成武裝到牙齒的拄北軍,卻毫無辦法。他們的鐵鏃箭頭無法穿透前排步兵大盾,他們的劣質彎刀無法毀壞漢人士兵的甲胄,他們亂糟糟的散兵陣形也無法突破任何步營的橫陣。退一萬步說,即使他們野戰(zhàn)能僥幸取勝,在面對高十丈的關墻和完備的守城器械時,這伙半開化半野蠻的游牧強盜也只能望城興嘆。
自成太祖設立雁門郡,立下屯駐常備軍制度以來,坐擁堅城雄關、精兵猛將的雁門關必定是辮奴人永遠的傷心之地。
通過偵騎的報告,辮奴不下二十萬人馬這次大張聲勢而來,湯允愷判定是冬季北邊遭遇雪災,糧草不足,此來必定是想搶軍屯的糧食,所以他毫不猶豫地執(zhí)行清野政策,等辮奴人空來一趟,糧窮兵疲之后,再以雄武銳武二營騎兵銜尾追殺,必可大大斬獲一筆。
他已經發(fā)出帥令,五營精兵在清野后,盡數(shù)后撤到雁門關下,俟機而動。
十五日,風雪停了,在白茫茫的雁門關下,大地一片寂靜,只偶爾聽見北邊傳來隱隱約約的人馬躁動聲。
辮奴人出乎意料地并沒有出現(xiàn),只是前關方向的烽火一直沒有熄滅。
駐扎在雁門關下的將士們,內心開始有一絲躁動不安。
“你說,會不會辮賊去攻打前關了?”徐飛所在的第十九曲中,吳升興致勃勃地和老兵們聊著天。
“不會那么傻吧,”一個老兵說,“前關正面是很難攻的,辮賊又沒有攻城器械?!?p> “要是他們繞到關后呢?”吳升去過前關,知道關后圍墻比關前矮許多,而且山勢也更平緩。
“嘿嘿!”老兵笑起來,“那更求之不得了?!?p> “怎么說?”徐飛也感興趣了,湊過來問。
“前關后山確實有大緩坡可以仰攻,但是他們要敢這么做,前關的許將軍會派人點燃黃色的烽火?!崩媳檬治杖?,砸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
“然后咱們五個營精兵就會在半天之內殺到他背后,把他們當鐵打?!?p> “那辮賊豈不是輸定了?”
“那是當然!到時候你們就放手殺敵吧,保證人頭就像地里的梗草,割都割不完?!?p> “哈哈哈!”
一群人轟然大笑。而仿佛是印證老兵剛才說的話似的,前關那直直的一縷黑煙,不知何時消失斷跡在湛藍的天穹里。
大家都站了起來,朝北邊眺望。
一縷新的烽煙出現(xiàn),顏色換成了明黃。
“黃煙!是黃煙!”
“辮賊真的在南邊!”
營地上響起了興奮的低語,新兵們的臉上滿是驚奇,而老兵們已經開始收拾行裝準備迎接開拔的命令了。
果然,不到一刻鐘的時間,雁門關內飛馳出五匹快馬,將帥令分別傳達到五營統(tǒng)領。統(tǒng)領們也很快下達了各自的命令。
定武襄武鎮(zhèn)武三個步兵營率先朝北開拔!雄武銳武二個騎兵營則一左一右地慢慢朝北屏山東西兩個山口行軍。
五十里的距離,即使是步兵也只要半天就可以走到。而他們才走了兩個時辰,就發(fā)現(xiàn)了黑壓壓的敵軍橫在眼前。
“迎敵!”
“列橫隊!”
戰(zhàn)鼓一聲聲擂響,訓練有素的成軍踩著鼓點從行軍縱隊變成橫隊,而辮奴人也吹著亂糟糟的號角越逼越近。
時隔三年,成朝與辮奴的大戰(zhàn)再次在北屏山南的原野上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