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雙青所使的伏魔刀法乃是從少林寺偷學而得,屬佛門武學。
南北朝南梁時期,天竺神僧菩提多羅——達摩,一葦渡江,跋山涉水來中原傳揚大乘佛法,是為大乘佛法禪宗始祖。達摩學究天人,非但佛法修為高深,武功造詣更是深不可測,堪稱古往今來的第一人。他在嵩山少林寺后山石洞中面壁九年,創(chuàng)制出無數(shù)佛門絕技。伏魔刀法便是達摩面壁期間所創(chuàng),威力不同凡響。
衛(wèi)雙青既是偷學,不得名師旁加點撥,全仗自學自悟。他自知偷學而得的伏魔刀法并不完備,既無心法口決指引,也乏運使訣竅。當年從旁偷看少林武僧練武,只把三十六招刀法牢牢記熟。東窗事發(fā),他逃離了少林寺,其后的數(shù)十年間,他便將偷學到的伏魔刀法獨自琢磨,反復錘煉。所謂操千曲而后曉音,觀千劍而后識器,只要專心不二,將心神集中于一件事功上,一分耕耘,當有一分收獲。衛(wèi)雙青窮數(shù)十年錘煉下來,縱不得名家指點,許多招式練得不對,但以練錯的刀法行走江湖,卻也罕遇敵手。
與衛(wèi)雙青對戰(zhàn)的狂戰(zhàn)本是山西八卦門門下一名武學高手,其所修習的八卦刀法屬道家武學。要旨在于‘萬法自然、天人合一’這八個字上。是說修煉這八卦刀法,須當不拘行跡,不以招式固定而限制人的發(fā)揮。招式只是根基,掌握基礎(chǔ)后,便須舉一反三,活學活使。
狂戰(zhàn)十分好斗,自從行走江湖以來,不知與多少人交過手。他與人相斗,往往是即興而起,興致來時,不管對方是武林高手還是個三腳貓角色,便都要跟對方過過招。只求暢快,至于勝敗之數(shù)倒從不放在心上。
狂戰(zhàn)猛攻了二十多招,衛(wèi)雙青忌憚黃河四俠的威名,只守不攻。二十招一過,發(fā)現(xiàn)狂戰(zhàn)左肋露出個破綻。
衛(wèi)雙青臉上一怔,舉刀輕輕一劃,眼看將攻向狂戰(zhàn)的左肋。不料刀行中途,他卻又收了回來。
衛(wèi)雙青的臉上滿是疑惑。他心道:“黃河四俠成名已久,傳聞他們武功高強,憑他們的武功,已可排得上第一流高手之境。我雖久歷江湖,但武功似乎排不上號,這場架我并沒必勝把握。我只守不攻,便是為此了。按說狂戰(zhàn)這老匹夫武功比我高,他的功夫自必少有破綻??蔀槭裁此牡斗ㄖ芯褂羞@么大個漏洞?這與第一流高手的贊譽又不相稱了。我剛才要是攻過去,說不定局勢頓時轉(zhuǎn)變???!但又說不準,這或許是老匹夫的誘敵之計。嗯!他準是故意露個破綻,引我上當,其實后頭藏著更兇猛的殺招。我剛才要是貿(mào)然搶攻,這么橫刀劈過去,那便墮入轂中,中了他的詭計。老夫過五奔六,早過了逞強爭勝之年,還是穩(wěn)扎穩(wěn)打為上?!?p> 衛(wèi)雙青暗自琢磨了一陣,仍采取只守不攻之策,決定穩(wěn)扎穩(wěn)打。這樣一來,衛(wèi)雙青沒了求勝之心,招招用來守衛(wèi),揮舞大刀,在身子四周舞出一個刀圈來??駪?zhàn)雖有求勝之心,但刀招攻不進去。越斗越急,破綻也就露得越多。
旁觀的人當中,黃河四俠中的其他三人熟知狂戰(zhàn)的刀法路數(shù)。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三人眼見狂戰(zhàn)的刀法中露出許多破綻。如此打法不是求勝,而是將弱點示之對方。再斗下去,可要陷入極為被動的局面。偏偏這三人又都自重身份,明知拜把兄弟狂戰(zhàn)策略失當,寧愿干看著著急,卻決計不肯出聲相助。老大汪遠洋、老三崔劍鳴和老四黃云龍三人的臉上都罩上了一層寒霜,三個都深皺眉頭,額頭上皺成三個明顯的川字。
另外一邊,秦桑、霍山武功較高,眼力較強。也已看出狂戰(zhàn)的刀法中不斷露出破綻。倘若衛(wèi)雙青此時把握時機,攻其不備。就算不能立即取勝,也當迫使得狂戰(zhàn)手忙腳亂。然奇怪的是,衛(wèi)雙青卻只一昧守衛(wèi),白白放掉許多可以出奇致勝的良機。兩人心中同時在想:“衛(wèi)雙青與人過招不下百次,當熟知攻防之道,更懂得把握取勝之機。今天是怎么啦?他只守不攻,白白放跑許多致勝良機。以他如此眼力,決不會看不到對方的破綻。但奇怪的是,他將對方的破綻視如不見。就算兩個不會武功的蠻子惡斗,也懂得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的道理。衛(wèi)雙青只守不攻,那是連蠻子也不如了。”
又想:“雖然他保證了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卻無異于抱殘守缺,永遠也別想取勝了?!眱扇巳褙炞⒌厍浦?,心思隨著戰(zhàn)陣的變化而浮動,心下感到詫異莫名,臉上的表情和眼神也是奇怪詫異之極。兩人臉上神色變化多端,遠較廟堂中的刀戰(zhàn)更為精彩。
汪遠洋、崔劍鳴和黃云龍是看著干著急,三人歷練既多,遇到較為穩(wěn)重。雖然著急,卻也不過是將眉頭深皺。秦桑和霍山神色間大驚小怪,相比而言,倒有些沉不住氣。
劉一魁武功較弱,眼力不夠,看不出關(guān)鍵所在,所以陷溺得也淺。但臉上也滿是奇怪詫異之色,他卻是因為秦桑和霍山的奇怪而奇怪。
王詩艷雙眼睜得極大,卻因修為不夠,看不出勝敗之機。但也是滿臉困惑。這兩人同是使刀,不知到底誰的刀法更高一籌?
陳雙學的是劍法,隔行如隔山在其他領(lǐng)域或許能算道理,但在武功所包含的范疇內(nèi),這個說法顯然是不存在的。所謂一門通而百門通,懂得劍法的人,就算沒練過刀法,看別人使出一路刀法時,也不覺得陌生。倘若能將將刀法和劍法聯(lián)起來比較,便可發(fā)覺其中所蘊含的哲理是貫穿互通的。但能將各類武學聯(lián)系起來比較,洋洋大觀,還只能得個大略。如果能精通百家武學,博采眾家所長,窺破武學堂奧,將武功練得臻于化境,才算得真正的絕世高手。但此類天縱之才,往往幾百年才能出一個。
陳雙看了一陣,嘆了口氣。他對武功并不著迷,勝負之念又看得極淡,先前幾招,還能將他們的刀法和自己的武功聯(lián)系起來想一想。過得一會兒,便覺得這兩人武功平平,一個按部就班,招數(shù)并無奇特之處,一個只守不攻,不像是比武。漸漸地,竟覺得這兩人都是在白費力氣。為了一個‘勝’字而白費力氣,實在很沒必要。但千百年來,為爭奪勝利而引發(fā)的血斗不知有多少。千百年前的人們用石器、木棍爭斗,此時人們用武力爭斗,比石器、木棍更為精彩。千百年爭斗的方式和技巧又將更先進,但也就更加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