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常的使者很快見到了齊明朝,一過來不卑不亢的施了一禮。才開口:“不知洛陽守軍主帥是誰?我奉湘王李太常之令前來商議?!?p> “湘王李太常?呵?!?p> 齊明朝冷笑了一聲,沒有說話,他開口會降低他身份。
徐懷年一聲冷喝:“區(qū)區(qū)郡守亦敢稱王,告訴你家主子,馬龍郡徐懷年在此,讓他速速下馬投降!”
使者一見有個彪型大漢開口,兇神惡煞,知道事情無戲了,當即冷笑道:“既然諸位不愿投降,那就別怪我軍了,戰(zhàn)場上見吧?!?p> 轉(zhuǎn)身,騎馬走了。
齊明朝等人沒有對他動手,兩軍交戰(zhàn)不斬來使,只是一傳信人。
親信很快回稟了洛陽守軍的意思,李太常聽完之后,知道只能強攻了。
“傳我令,十分鐘后發(fā)起攻擊,拿下對面將領者賞良田百畝,拿下主將者,官升一級,拿下主帥者我封他做郡守!臨陣脫逃者殺無赦!”
“是!”
李太常下了賞罰分明的命令,只有許以高官厚祿,底下人才會給他拼命。
“咚,咚!咚!”
戰(zhàn)鼓聲響起,李太常的十萬大軍騎兵先沖前面,步兵在后面跟著沖。
“來人,放箭!弓箭手準備!”
“咻,咻,咻?!?p> 一只只利箭從洛陽守軍里飛出,射向?qū)γ娴南孳姟?p> “啊?!?p> 對面的騎兵被射中后立馬倒地,有的彎腰躲開了利箭,繼續(xù)想前沖。
齊明朝看了一眼,第一波弓箭手射完后,第二波立馬趕上了,等對面的軍隊離他們還有五百米的時候,齊明朝一會揮手,發(fā)起了進攻的信號。
“殺啊。”
兩軍交戰(zhàn),數(shù)萬人的廝殺那是殺的昏天黑地,齊明朝也一馬當先的沖了進去,見人就殺,一桿槍挑翻了幾人,李太常的兵用的都是配刀,沒幾人擋的住齊明朝的攻擊,很快他就殺紅了眼,身上沾滿了敵人的鮮血。
“呵,我來會會你?!?p> 湘軍里面也有武藝高強的將領,他見齊明朝一直在殺他的戰(zhàn)友,憤怒下直接沖了上來與齊明朝廝殺在一起。
“咚,咚?!?p> 戰(zhàn)鼓聲在一敲一打間,振奮士氣,這場戰(zhàn)役以夜色降臨時才結(jié)束,徐懷年下令讓洛陽守軍退后,而李太常也讓自己的兵退后了十里安營扎寨。
齊明朝回了營地,聽徐懷年稟報今日一仗的傷亡情況,卒九百五十七人,其它人身上也有大大小小的強勢,齊明朝臉色陰沉的看著李太常軍隊的方向,
死亡的將士的尸體正在安排人打掃現(xiàn)場,兩軍都在給自己的戰(zhàn)友收尸,雙方默默的沒有說話,這是戰(zhàn)場上的潛規(guī)則,在收尸時不準起沖突,畢竟誰也不愿自己的兵曝尸荒野,被豺狼吃了。
齊明朝走出營帳,看見將士們在扶著,受傷的在包扎傷勢,心里不是滋味,誰想打仗呢,可為了身后數(shù)十萬的洛陽百姓他不得不打,還不知道明日李太常會不會進攻。
吹了一陣寒風讓頭腦清醒后,齊明朝才回了營帳,聽徐懷年與手下談論這一仗的得失。
“將軍,我們應當夜襲李太常的軍營?!?p> “不可,怎知李太常沒有故意設伏呢?”
“火燒也行,今夜讓他們?yōu)樗廊サ牡苄峙阍幔 ?p> 徐懷年與齊明朝靜靜的聽手下的意見,火攻?那得觀察氣象的走向,如果風向回轉(zhuǎn),那被燒的就是他們的軍營。而且他燒了李太常的,李太常也派人來燒他們的軍營那不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嗎。
徐懷年揮手打斷了他們說話:“火燒這計不可行,他們也來燒我們怎辦?”
“這?”
提出火燒的將領面面相覷,看了徐懷年一眼,低下了頭。
另一位黝黑的將領開口道:“那就和他們耗吧,馬上就是冬天了,大雪將至,看他們能不能捱過這冬天?!?p> 經(jīng)過商議,沒有什么好計策出來,齊明朝讓他們先下去休息。自己一個人在營帳里苦苦思索。
第二日,李太常的軍隊又發(fā)起了一波沖擊,被齊明朝的人擋下了。
雙方久攻不下,耗在了落土嶺。
期間齊明朝派去建鄴城的鐘城穆谷兩位校尉也從建鄴回來了,皇帝同意了齊明朝的請求,讓他娶許星瑤為妻,齊明朝也實現(xiàn)了對二人的諾言,提拔他們?nèi)悟T都尉。
齊明朝與李太常雙方一直僵持到了冬天,大雪彌漫了安慶郡,洛陽城也飄滿了雪。
宣若三十年十一月冬月二十五,宣若皇帝在雞冥山琳瑯行宮駕崩,大齊無主,建鄴城一片哀悼。
當日太保拿出了一份遺詔,上面寫“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自朕奉太上皇詔書登基以來,凡軍國重務,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宣若夙夜兢兢,仰為祖宗之行,付托至重。太上皇長子齊明瀚,為宗室首嗣,天意所屬,茲恪遵初詔,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帝,以重萬年之統(tǒng),以繁四海之心。布告天下,咸使聞知。宣若三十年十一月”
這份遺詔上言明讓大皇子齊明瀚登基為帝!這對齊明朝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
建鄴發(fā)生的事很快有信鷹送到了齊明朝手中,他知道了皇帝歸天的事,齊明朝讓將士配白衣,穿戴后,在營帳外焚香設臺,叩拜宣若皇帝歸天。
他的心里充滿了擔憂,不知道其它幾位皇子會不會讓大皇子如愿登基,可舊皇剛死,又有遺詔在手誰敢冒天下大不違動手。
又過了一日,三皇子,及五皇子質(zhì)疑太傅手中的遺詔是假的,原因是太傅手里也有一份遺詔,上面是說立八皇子為帝,一時間朝堂震動,兩份遺詔,誰真誰假。
太師見另外同僚拿出遺詔,他也拿出了一份遺詔,上面寫了立四皇子為帝。
當朝三公各自拿出了一份遺詔,建鄴城的百官嘩然,整個建鄴城百姓都知道有三份遺詔出現(xiàn),一時全城談論。
皇權(quán)的更遆本就是腥風血雨,你死我活的爭斗,勝者成為天下最尊貴的人。沒人能不對那個位置感興趣。
齊明朝常眺望建鄴的方向,他也想趕回去爭奪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