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元年,朱棣派遣使者分赴四方,宣告朝廷帝位輪替,設立廣州、泉州、寧波三市舶司。遷移五省四百余戶到金陵,編成四廂,工匠數(shù)百人專門建造寶船,同時命令福建都司建造海船。舉行鄉(xiāng)試,次年取進士四百多人。又有邊報,蒙古將欲犯邊,派朱高煦到開平衛(wèi)巡邊,開平衛(wèi)在現(xiàn)今的多倫縣附近,也是頻繁爆發(fā)戰(zhàn)斗的地方。
朱瞻基出生之后不久,朱高煦的正妻韋氏也生了一個兒子,叫朱瞻壑。再到永樂元年,這五年多時間,朱棣一大家子沒有再填新丁了。在偌大的皇宮里面,跟朱瞻基年齡相仿的也只有一位寶慶公主,只比朱瞻基大三歲。寶慶公主是由朱元璋和張美人所生。
哎,有人就有疑問了,偌大的皇宮,憑什么就只有你朱瞻基這么大臺面能夠入住?。苛硗庖粋€朱瞻基的三叔朱高燧,當時也才二十出個頭,連親都沒有成呢,也是住在宮外面。人都說“百姓愛長子,皇帝愛幺兒”,這幺兒也就這待遇了。
永樂元年,朱棣任命謝晉,胡儼,楊榮,黃淮進入內閣,于文淵殿辦公。各部官員將公文以奏折的形式送到內閣,內閣再擬票交給朱棣,朱棣再批紅。雖然內閣可以大大地降低皇帝的工作強度,但是畢竟是皇帝,日理萬機。
朱棣比他父親朱元璋還要勤政,朱元璋偶爾還要種種菜園子,調戲一下宮女什么的,朱棣是除了工作還是工作,簡直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朱棣經常忘記了吃飯,然后徐皇后也不吃,她說:“你不吃,我也不吃?!?p> 有一天她問皇帝:“陛下是于什么人一起治理朝政的呢?”
這么簡單的問題,應該是有所問,有所指。果然徐皇后請求召見這些大臣們的妻子,按照制度,只有三品以上的誥命夫人才能入宮覲見的。徐皇后召見了很多大臣的妻子,并對他們說:“妻子侍奉丈夫,哪里能只是為他準備飯菜,衣服而已呢?應該還有別的幫助。朋友的話,可以依從,也可以違背,而夫婦之間的話,則委婉順耳,容易聽進去。我朝夕侍奉皇上,唯以百姓生計為念,你們也要鼓勵你們的丈夫?!?p> 永樂元年二月封安成公主,咸寧公主,分別下嫁給西寧侯宋晟的第四子宋琥和第六子宋瑛。六月封最小的女兒常寧公主,下嫁給西平侯沐英的兒子沐昕。武定侯郭英病死,被加溢為營國公,隨后其孫女嫁給朱高煦為正妃。
古代這些皇子們都喜歡做皇帝,最起碼的一條,人之常情,親疏有別,心里不平衡,爭寵。
朱元璋在位的時候,雖然立了大兒子朱標為太子,但是太子沒有被他培養(yǎng)好,其他的兒子從小都是與軍隊為伍,太子卻養(yǎng)尊處優(yōu),被請來最好的老師來教。朱元璋為了他這個兒子能夠順利繼承他的皇位,就把這些個最能打的武將全部干掉,然后叫他拿一根荊條,荊條上長滿刺當然拿不了了。如果把荊條剝了皮,當然就好拿了。
朱標是這么回答的:“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臣。”朱元璋臉都氣綠了。
自此以后藩王奪嫡之心越來越明朗化。
朱元璋最喜歡的是三兒子,二兒子是個飯桶,指望不上,用藩王守邊是他定的國策,當時有個部落叫“乃兒不花”的,朱元璋就命令三兒子和四兒子同時去消滅這個部落。
出征之前,朱元璋就給了他三兒子100萬貫的鈔錢,還叮囑他,出征的時候不要殺廚子。
結果呢,朱棣把乃兒不花整個部落給招降了,而那個三兒子晉王朱?屁都沒有找到一個。后來太子,秦王,晉王都死了,都沒有活過40歲,這才給了朱棣機會。
生在皇帝家就是這么麻煩,現(xiàn)在朱棣把整個寵愛都給了朱瞻基,還說什么“傳世之孫,永世其昌”,這些騙得了別人能騙得了他嗎?當初還在北平的時候,朱棣畫著士兵的裝扮,假裝著到街頭上遇上袁珙,袁珙一見到朱棣就納頭便拜,說朱棣身上有龍氣。后來袁珙到了王府,說這個將來會成侯,那個將來會成伯,鬧得沸沸揚揚,盡人皆知。好吧,叫基是吧,我兒子就起名為壑。
朱元璋立皇太孫,不久后就去世了,臨終時還說過:“燕王不可不慮也”。
朱棣會選誰呢,向來果斷的他也犯難了。立朱高熾吧,又怕朱高熾早死,將來朱高煦欺負朱瞻基怎么辦?
說起朱高熾,朱棣就是嫌棄他太胖了,說起來他對這兩個兒子都有虧欠。
那時還是靖難之役的時候,方孝孺就出了一個反間計,朱允炆當然就實施了,他寫了一封信秘密送給當時還在北平的朱高熾,然后朱棣馬上就知道了這件事,朱棣當時就惱了,后方不穩(wěn)啊,要把朱高熾給砍了,就在這個時候,朱高熾原封不動地又把信送到朱棣這邊,朱棣當時就說了一句話:“差點就害了我的兒子!”
在浦口作戰(zhàn)的時候,他又騙了朱高煦,要把皇位傳給他的意思。
前文也提到了永樂二年,三個公主都出嫁了,但是卻遲遲不冊立太子呢?此時不爭何時爭呀?當時丘福,駙馬王寧與朱高煦交好,于是丘王就向朝廷請求立朱高煦為太子。朱棣也很為難,他也不敢問那些功臣們的意見呀,萬一他們都支持朱高煦怎么辦?
于是便召集丘福,王寧,還有謝晉一起秘密商議,到底立誰為太子。講道理那是講不清的,各說各有理,一邊說立朱高煦,一邊說立朱高熾。結果還是謝晉靈機一動,說了一句:“好圣孫?!边@下朱棣很滿意,然而卻把朱高煦氣的要死。
一天,朱棣拿了一副《虎彪圖》,讓大臣們提詩。
其實是真的有這么一張畫老虎的畫,汪廣洋還在上面提了一首詩,謝晉正好看到了。汪廣洋這個人,大臣們都知道,朱元璋的右臣相,但是他做的這首詩,大臣們可能就不知道了,結果謝晉提筆就寫:虎為百獸尊,罔敢觸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
朱棣看了之后,感動得眼淚都流下來了,還拿袖子來擦。如果真的受感動,那早就感動過了,畢竟原來的《畫虎》圖更逼真,更形象!
朱棣又找來袁珙問計,袁珙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指著朱高熾說:“天子也”,然后又指著朱瞻基說:“萬歲天子也!”
朱高煦下朝回到家之后,乒乒乓乓一頓亂砍亂砸,氣憤難耐:“又來這一套,又來這一套!謝晉,我要你死!”
朱高煦一看文的不行,就準備來武的,一開始向朱棣索要天策衛(wèi),朱棣大方地給了,朱高煦看到朱棣很好說話的樣子,又追要了兩衛(wèi),四處耀武揚威還自比唐太宗,越發(fā)得放縱了,最后連皇后都看不下去了,嚴厲地批評他。
這時候謝晉又跳了出來,他對朱棣說:“是啟爭也,不可。”這句活說的有點過火,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鼓勵造反。
朱棣很生氣地說:“你這是離間皇家骨肉之情。”所以說天要使其滅亡,必使其瘋狂。
如果朱高煦也像朱棣當初那樣做縮頭烏龜,每次不是裝病就是裝瘋,那結果還真的不好說。朱高煦覺得不搞掉謝晉不行了,于是一次又一次地誣陷謝晉,比如說泄密呀,監(jiān)考作弊呀,這些手段其實并不高明,但是朱棣還是將謝晉下放到廣西擔任布政使參議,后來又貶低為交趾布政使參議,還沒有到交趾,因為謝晉上的一封建言奏折被打入詔獄。最后謝晉也死得不明不白,家屬被發(fā)配邊疆。
看來朱棣是一個十分了得的演員,看起來好像太子得利了,可是呢,太子也很緊張呀,怕是連死都不敢。
朱棣也沒有讓他好過,想要更好地治理國家就必須要有一個好的身體。先是騎馬,那簡直是要命,然后是節(jié)食,最后還殺了一個廚子,就這樣都沒有讓朱高熾減肥成功,這正應了一句話“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