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存亡之秋

第八章 歲首日廖化難登

存亡之秋 學(xué)者鳳鳥 5016 2021-03-15 08:00:00

  成都西郊外。

  張翼、廖化、宗預(yù)與督軍裴越,送別即將去汶山的姜維等人。

  張翼道:“大將軍,我搞不懂為何陛下一定要派你去汶山求馬?!?p>  姜維道:“此事除我,無人更適合?!?p>  廖化道:“那大將軍多久才能回來?”

  姜維道:“最快一個月?!?p>  宗預(yù)道:“你走后,感覺成都這日子會很特別。”

  姜維道:“此話怎講?”

  宗預(yù)道:“等你回來,成都就是葛侯統(tǒng)政之時代也。舊時代即將過去,新時代便會來臨。”

  姜維道:“無論舊時代還是新時代,陛下皆會信任諸位將軍?!?p>  裴越道:“大將軍,我等將士等你回來,路上注意安全。”

  姜維道:“好,諸位保重,伯約告辭!”于是姜維等人離去。

  姜維走遠后,裴越看著三人,道:“三位將軍,可回營操練?!币娙藳]有回應(yīng),他便自己先回營了。

  宗預(yù)走到廖化面前,道:“姜伯約心中寬廣,真不怕有人饞他大將軍之職位?!?p>  廖化道:“我朝建立至今,有四人做過丞相或大將軍。諸葛丞相病逝于五丈原,蔣琬大司馬病逝于涪,費祎大將軍被刺于漢壽,就不知道姜伯約最后會是怎樣之結(jié)局?!?p>  張翼道:“大將軍責任重大,不能有任何閃失,他若有事,或影響大局?!?p>  宗預(yù)道:“但愿他沒事。走,回營操練?!?p>  于是三人小聊片刻后,便返回軍營。

  兩日后,吳國使者終于來了,諸葛瞻等人奉命于成都北門迎接,太常張峻,別駕汝超、領(lǐng)軍龔衡等陪同。

  可到了午時,使者依然未出現(xiàn),這叫眾人感到奇怪。

  見冷風吹紅了諸葛瞻的臉,張峻看不下去了,走到諸葛瞻身邊,道:“葛侯,看來使者今日不會到來,不如回去?!?p>  見諸葛瞻不語,汝超道:“葛侯,使者行程一直琢磨不定,說不定是有事耽誤。”

  龔衡也道:“葛侯,使者就是一朵奇葩,等他作甚,不等了不等了!”

  見三人發(fā)話,諸葛瞻倒是很淡定,依然站在那里。

  過了一陣,一位探馬返回,趕到諸葛瞻身前,道:“將軍,最新情況?!?p>  諸葛瞻道:“說?!?p>  探馬道:“使者到達雒縣后往西而去也?!?p>  諸葛瞻道:“噫!往西而去,往西邊何處?”探馬吞吐不知如何回答。

  張峻道:“西邊為郫縣?!?p>  汝超問探馬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使者為何會去郫縣?!?p>  探馬道:“這..在下不知。”

  諸葛瞻道:“你確定真往西邊而去乎?”

  探馬道:“是,將軍,使者確實往西邊郫縣方向而去?!?p>  諸葛瞻道:“你馬上去郫縣,找到使者,問其多久來成都!”

  探馬道:“諾!”探馬道后趕緊前往郫縣。

  探馬走后,張峻道:“葛侯,看來使者很不給你面子!”

  汝超道:“我看,使者是奔著大將軍而去。因使者得到大將軍去往汶山消息,所以往途中郫縣而去?!?p>  諸葛瞻道:“那使者消息還挺靈通?!?p>  張峻道:“鄰國只認識姜伯約,不認識你諸葛思遠,所以才這么做,今可不必再等,可進城?!?p>  諸葛瞻無奈道:“罷了,這些吳國使者真不是省油之燈。”

  于是眾人返回城中。

  果然,薛珝一行人去了郫縣。

  郫縣令常勖接待了他們。

  此時郫縣官府中,薛珝道:“??h令,你常家乃世家大族,而你本人更是才華出眾,我在吳國就聽說你領(lǐng)導(dǎo)治水都安堰之故事?!?p>  常勖道:“使者過獎也,我族弟常忌以議郎身份出使吳國,所以吳國便知我常家。至于本人,我不過是遵守法度而認真對待我之工作,所以算不上有才華?!?p>  兩人飲茶后,薛珝道:“可惜沒見到貴國大將軍?!?p>  常勖道:“大將軍路過郫縣未入城,直奔汶山而去?!?p>  薛珝道:“若能早一日到該多好?!?p>  常勖道:“使者是否有興致到都安堰一游?”

  薛珝道:“這是個不錯主意,那就請常縣令領(lǐng)路,欣賞這蜀江蜀山之美景?!?p>  常勖樂道:“請!”

  此時姜維正在飛速趕往汶山的路上,看著前方的高山,他一刻也不能停留。

  不久,在常勖的陪同下,薛珝等人來到都安堰附近的湔山上。

  薛珝看著江水,道:“蜀水爽烈,山峰俊俏,真乃叫人感嘆?!?p>  步協(xié)道:“聽說蜀乃天府之國,能養(yǎng)百萬軍民,全賴此好水?!?p>  常勖道:“是之,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蜀江水確實養(yǎng)育了百萬蜀人,而這都安堰又使成都在枯水期不缺水,洪水期不淹水,控制水流進入成都與合理灌溉農(nóng)物,徹底消除了水患。”

  薛珝道:“走,到水邊一看!”他道后,眾人便下山。

  晚些時候,成都,尚書臺。

  黃崇走來,道:“都護,最新消息,吳國使者到達郫縣后,由常縣令負責接待?!?p>  諸葛瞻不滿道:“這些吳國豎子,本將軍在成都北門迎接不來,真往西而去。那這些人見到姜伯約乎?”

  黃崇道:“沒有,大將軍沒在郫縣停留直接去往了汶山。”

  諸葛瞻道:“沒見到,那還行?!?p>  黃崇道:“下一次上朝就是元旦,我估計吳國使者將在那時來到成都?!?p>  諸葛瞻點了點頭,道:“有道理。正月朔日,歲首大會,宴請吳國使者,時間上非常合適?!?p>  黃崇道:“使者到來,可以安排太常張峻,別駕汝超到西門接待?!?p>  諸葛瞻道:“那我不去乎?”

  黃崇道:“依禮來講,應(yīng)該要去?!?p>  諸葛瞻想了想,道:“罷了,我太忙,還要準備宴會,再說這些人又不準時,還是讓張?zhí):腿陝e駕去便好?!?p>  黃崇道:“諾!”

  很快,景耀四年正月朔日,這一天來臨了。

  今年的歲首大會,好像比往年要熱鬧一些。

  百官入宮的路上。

  董厥和樊建,二人同坐一馬車。

  看著坐在旁邊,顯得毫無精神的樊建,董厥笑道:“長元,今日可是歲首之日,怎感覺你悶悶而不樂?!?p>  樊建道:“有何可樂,人不是又老一歲?!?p>  董厥安慰道:“你怎么這般消極,你今日正式任職尚書令,我要恭喜你,我朝第十一位尚書令就是你樊建樊長遠?!?p>  樊建故作笑臉,道:“龔襲,謝謝你之恭喜。你我?guī)资晖藕糜?,你還不了解我之想法?你我皆半百之人,國家還沒得到復(fù)興,而官職卻不斷高升,這到底是怎么回事?!?p>  董厥道:“怎么回事,就這么回事。你我皆不是治世能臣,只是得到丞相破格提拔,陛下太多優(yōu)待,僅此耳,樂觀一點?!?p>  于是二人繼續(xù)往宮中而去。

  同一時刻,廖化叫來張翼來到宗預(yù)家門口。

  張翼看著廖化,道:“元儉,真要這么做乎?”

  廖化道:“伯恭,今日不僅是歲首之日,更乃葛侯一統(tǒng)朝政之日,我覺得應(yīng)該這么做?!?p>  這時宗宅大門打開,宗預(yù)走了出來。

  見廖化、張翼在自家門口候著,宗預(yù)感到奇怪,走到二人身前,道:“二位老將軍,怎一大早堵在我家門口,此為何意邪?”

  張翼看著廖化,廖化對宗預(yù)道:“宗老將軍,如今是景耀四年,從今日起,行都護衛(wèi)將軍諸葛瞻統(tǒng)領(lǐng)朝政,不如一同登門拜訪?!?p>  宗預(yù)一聽是這事,大笑,又感嘆片刻,道:“廖老將軍,你我皆年過七旬之老骨頭,為國奉獻一生,所得到已夠多,說句實話,只欠一死。為何還要相求于晚輩而登門祝賀?這不感到滑稽乎!”

  見宗預(yù)敲著額頭,一副無法理解的模樣,廖化一時不知所措。

  見廖化茫然,張翼道:“宗老將軍言之有理,元儉,你是否思慮過多,居然擔心這方面。怎么著,還想去拜訪?”

  廖化自感沒趣,只好道:“既然這樣,自然不去。走,一同入宮?!?p>  于是廖化放棄登門拜見諸葛瞻的想法,與張翼、宗預(yù)一同去往皇宮。

  同一時刻,東宮。

  太子仆蔣顯,右中郎將李撰,太子中庶子張郁等陪伴太子劉璿。

  元旦之日,劉璿召集來六位皇子,即劉瑤、劉琮、劉瓚、劉諶、劉恂、劉虔。此時眾人聚于東宮。

  看著眾弟弟,劉璿道:“今日天空大晴,老天真給顏面。六位弟弟平時各有分工,各有家室,難得聚于一堂,今日相聚,一定要盡興?!?p>  二弟劉瑤道:“大哥說得是,每年我都盼著這一日,以此穩(wěn)固兄弟之間之感情?!?p>  三弟劉琮道:“眾哥哥弟弟中,我身體最差,應(yīng)當少飲酒?!?p>  四弟劉瓚道:“三哥此言差矣,今日正是飲酒之日,何故過于保守。”

  五弟劉諶道:“有何值得高興?”

  六弟劉恂道:“五哥,今日是歲首大會,應(yīng)當值得高興?!?p>  七弟劉虔道:“我也覺得是這樣。”

  太子劉璿走到五弟劉諶身前,道:“五弟,哪里不舒服?”

  劉諶道:“北國淪陷,中原未安,偏于西南,有何心情飲酒為樂,使人感到暢快邪!”

  眾人聽后驚訝,劉璿拉著他手,道:“你說這些,我至死也不會忘。只是正值朔日,陛下宴請百官與使者,還是先忍為好。”

  蔣顯走來道:“五皇子,你之義節(jié),世人皆知,還望忍辱負重?!?p>  李撰走來道:“五皇子,新年之日,天子設(shè)宴,諸葛統(tǒng)政,百官同賀,要相信一切皆會好起來?!?p>  張郁道:“五皇子,今日當以笑談陪天子,社稷之事有陛下和青年后輩之努力,早晚必能成事?!?p>  見三人這么說,劉諶只好道:“諸位這般言論,我還能說何,今日同樂,不憶往事?!?p>  劉璿道:“這便對也?!?p>  于是劉璿拉著劉諶,眾人一同走出東宮。

  同一時刻,諸葛宅邸。

  宅門內(nèi)外,聚集了可能有數(shù)百數(shù)千人,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從今日起,國家的朝政又歸于葛氏。從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到景耀四年(公元261年),接近二十七年的等待,又一位諸葛先生將帶領(lǐng)這個國家走向復(fù)興。

  諸葛家中,許多朝中要員,追隨左右。

  張紹、張遵、黃崇、李球、陳壽這些不說,還有太常張峻,別駕汝超、領(lǐng)軍龔衡、大尚書衛(wèi)繼、尚書劉武、程瓊、文立,尚書郎費恭、蜀郡太守張君、成都令呂辰等來了一大波人,從前院到后院,從宅邸前堂到八百桑樹下,把諸葛家搞得是氣氛十分熱烈。

  在祭拜了父親諸葛亮后,諸葛瞻扶著叔父諸葛均來到前堂。

  諸葛瞻道:“諸位,這位應(yīng)皆不陌生,乃我叔父諸葛均,亦是丞相之弟?!?p>  諸葛均道:“多謝諸君今日到我家祝賀,賢侄思遠,上忠國家,下扶百姓,定能繼承父輩之志,成國家棟梁?!?p>  張峻道:“我等皆會像追隨丞相一樣追隨諸葛都護?!?p>  汝超道:“諸葛都護是我國希望,俊杰之后,都護統(tǒng)政乃眾望所歸。”

  張紹道:“諸葛都護統(tǒng)領(lǐng)國政,就像開國丞相般,定能讓我國迎來勝利之曙光?!?p>  張遵道:“從葛氏到葛氏,從章武元年到景耀四年,正好四十年也!”

  眾人先后發(fā)言,個個激動不已。

  之后,諸葛瞻請眾人安靜,道:“感謝諸君今日到我家為我祝賀,我能有今日,離不開諸位之抬愛。雖然很多人以為我是因我父親之緣故才走到今日。其實不然,我是為復(fù)興國家,憑自己學(xué)識與才干,一步一步走來。今日得陛下錯愛,成為行都護衛(wèi)將軍平尚書事,我會保持謙遜而繼續(xù)努力,要在諸君之幫助下把國家治理更好!”

  “好!”一片歡樂聲響徹整座宅邸。

  稍晚,諸葛瞻等人走出大門,門外是一大片百姓圍觀。

  百姓歡呼道:“都護!都護!都護!都護!”

  諸葛瞻讓民眾安靜,道:“謝謝,謝謝各位父老鄉(xiāng)親之愛戴。我諸葛思遠今日正式統(tǒng)領(lǐng)國政,我一定會努力,此時即將入宮就職,祝父老鄉(xiāng)親新年快樂!”

  百姓呼喊道:“都護新年快樂!都護新年快樂!”

  諸葛瞻便在民眾簇擁下,去往宮中。

  同一時刻,汶山郡。

  姜維等人已到達汶山治所綿虒。

  青山之下,汶水之邊,姜維帶頭,所有人向成都方向禮拜。

  禮畢,眾人起身。

  李密走到姜維身前,道:“大將軍,今日成都舉行歲首大會,我等卻在邊關(guān)。”

  姜維道:“我等雖身在邊關(guān),但心永在國都?!?p>  來忠道:“籌集一千匹胡馬,可不是小數(shù)目。”

  姜維道:“無論是小數(shù)目還是大數(shù)目,此皆你我臣子之職分所在?!?p>  趙廣道:“我估計今日吳國使者也會參加歲首宴會?!?p>  姜維道:“吳國使者正好趕在好時節(jié)?!?p>  這時汶山王太守從遠處走來。

  王太守,是已故汶山太守安遠將軍王嗣之子,在王嗣去世后,王嗣之子繼承父親的職位,成為新任汶山太守。新任王太守繼承了父親的邊關(guān)政策,能妥善處理邊關(guān)各民族關(guān)系,使得汶山郡已十五年沒再發(fā)生任何叛亂。

  王太守趕到姜維身前,道:“大將軍、大將軍?!?p>  姜維見他來了,道:“王太守,出城五里相迎,辛苦也?!?p>  王太守道:“看你這話,我哪里辛苦,是你一路從成都趕到汶山,你才辛苦。”

  姜維道:“走,一起入城。”

  在入城的路上,王太守道:“若沒記錯,這是大將軍第三次來汶山?!?p>  姜維道:“是,確實是第三次,前兩次皆有你父親在我身邊,如今子承父業(yè)。不過當年沒照顧好你父親,我十分愧疚。”

  王太守道:“大將軍別這樣說,人總有一死,能為國而死,是我父親之心愿?!?p>  姜維點了點頭,對身后眾人道:“我提議,給王嗣將軍燒柱香?!?p>  于是眾人來到王嗣墓前,燒香敬拜。

  完畢,姜維對王太守道:“我之前派軍士早一兩日來汶山,你應(yīng)了解我之需求?!?p>  王太守道:“汶山郡全力支持國家與大將軍,我已派人去通知汶山諸縣籌馬,很快便有消息?!?p>  在季漢景耀四年(公元261年),歲首之日,諸葛瞻正式成為行都護衛(wèi)將軍,統(tǒng)領(lǐng)國事。而姜維遠在汶山,忙于籌集馬匹。此時宮中,歲首大宴即將開始,那么之后又將發(fā)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葛氏迎客與籌馬。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