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圣會
正當(dāng)無出列出時間表,開始湊“時間局”,合并時間交點時,提到了辛吾所穿的“文子”之“生卒年不祥”。
“‘不詳’就對了!我,作為你哥們,要想把這世紀(jì)大局?jǐn)€成,本來就是‘硬’插進(jìn)來的,呵呵,不要管我,不要管我。反正我能進(jìn)入他們的‘共同期’就成!”
辛吾打著哈哈,等著無出‘出結(jié)果’。
“好,由以上的時間段分析出來,找到了:能把所有在世的五位,不,六位大圣人們,實在是湊不到一起:有位爺,太老了:穆罕默德;還有位,又太小了:蘇格拉底。這倆人只好被‘除名’,我能幫你整的最好時間段就是:
“公元前542年”:在這一年里,你們勉強(qiáng)能對話:孔子七歲;老子二十七歲;喬達(dá)摩七十九歲;而你,文子,十二歲。
按各自的最佳理解期和生存期,這已經(jīng)是我能幫你和其他三位圣人所能湊出來的,最佳時間段了?!?p> 無出一通計算,出了結(jié)果。
“成!成!十二就十二,我在春秋時期的十二歲,也一定不會丟掉‘辛吾’時期二十一歲的所有見識的,整!”
辛吾非常高興,無出出手,無人能出!
他相信,這活兒整起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喬達(dá)摩·悉達(dá)多,這位年已近八十的老頭,被文子召喚入夢,參加到了這場:“時間局”當(dāng)中。
語言問題?有來自二十一世紀(jì)的辛吾??!通曉八國語言,可不是吹牛的。
當(dāng)文子作為這場“時間局”會議的召集人,分別進(jìn)入喬達(dá)摩、老聃、孔丘三人的夢中,召開了一次“跨國會議”:
“東方圣人·人世·高峰論壇”。
對,這么貼切的會議名字,正是辛吾———文子,想出來的,
這是一個冬夜,確切的說,是冬至,是北半球的人們,心安理得睡得最長的一夜。
而文子則把這次“東方圣人·人世·高峰論壇”的召開時間,給定到了這一天,為得就是最一整年當(dāng)中,最長的有效會議時長,達(dá)到最長。
拋卻三個小時的時差,在預(yù)計十小時的有效睡眠中,能讓三位東方圣人同時“參會”的時間段,頂?shù)教炝?,也不過只有六、七個小時。
不僅如此,這一天的喬達(dá)摩,早已經(jīng)成功“升級”成為釋迦牟尼,正在今天印度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的北邊的吠舍離城(意思為廣嚴(yán)城)。
他雖然正在重病當(dāng)中,但在這一天,他不僅在夢中參加了這場重要的“高峰論壇”,繼續(xù)講法。
此時的釋迦牟尼,明確地知道:自己將在三個月后,也就是公元前543年2月15日去世。
因此,對于講法的事,無論是醒時的人世、還是夢境里的他鄉(xiāng),都是他全身心所向往的地方。
之后,雖然病越來越重,但是他計劃仍然要遵守約定,堅持去往他的最終去處,也是他的涅槃地:拘尸那迦。
正因為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釋迦摩尼非常重視,并且感謝文子,這位來自東方大國的小朋友,竟然可以利用他的夢境時間,邀請他,和東方兩位將要影響千年的未來圣人孔圣人、老子進(jìn)行一次“同一時空”的交流。
這個條件,說起來簡單,可是真要能夠完全實現(xiàn):時間、空間,完全重疊,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智慧度”,到底能不能在同一個層次,還是一件很“牽強(qiáng)”的事,但是:圣人就是圣人,之所以能被稱為“圣人”,開悟或早或晚,靈魂總能超前。
不用文子擔(dān)心,被他邀請進(jìn)入之后,老聃無比興奮,他從來沒有想到過,文子這位小兄弟,能有這等本事,請來了一位思想境界高深莫測的國外大圣人;而孔丘小弟弟,此時雖然還處懵懂,卻也依稀明白這次“高峰論壇”的重要性,哪怕此時,沒有討論發(fā)言的份兒,光只是能有資格“旁聽”列席著,就已經(jīng)是幸福無比了!
在文子運(yùn)用來自辛吾時代功力的翻譯之下,三位圣人溝通沒有太大困難;
其中最主要的思想交鋒,主要是來自老聃、文子發(fā)問,而釋迦牟尼進(jìn)行回答;偶而的,孔子也能插問幾句,但比例就偏低了。
如果能有錄像機(jī),這場長達(dá)六個小時的“東方圣人·人世·高峰論壇”上,他們都聊了些什么,文子真希望能全程刻錄下來,帶到二十一世紀(jì),放給胡涂公去看、去聽,讓他明白:為什么會在這個世界上,同一個時間,幾乎東、西方,最聰明、最智慧、最偉大的人,全都“突然”集體涌現(xiàn)出來了!
肉體凡胎借由母體,從各個不同的家庭中,各自誕生;可是,一旦入了這“人世”,屬于這些圣人們的那些個“思想”,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如果說,是代表“大道”的“道主”辛吾,以兄弟“時間主”無出的洪荒之力,加上自己的“六小時”的主辦人、組織人、主持人、兼同聲傳譯、兼參會者、兼記錄者……為一體,而促成這一無解現(xiàn)象的,你信嗎?
當(dāng)然,這太扯了!
包括辛吾自己也覺得很扯;可是,不管別人怎么認(rèn)為他在“扯”,他確實:
“扯”來了,做到了!
一共六小時,當(dāng)身在中華大地東部沿海魯國的孔丘,以及位處華夏腹地中原地區(qū)的老聃在第一個深甜的夢境中,被文子輕輕牽起,請到了文子搭臺的“直播間”時;身在重病困擾下的印度北部邦的吠舍離城里,剛剛結(jié)束了一天“講經(jīng)”的釋迦牟尼,才剛剛進(jìn)入夢鄉(xiāng)。
這位深受疾病困擾的西方圣人,被辛吾那誠懇的邀請聲所喚,隨之也進(jìn)入了屬于文子為主播的“東方圣人·人世·高峰論壇”會場:
屬于道主辛吾搭建的“直播間”會議平臺。
周圍背景,一片混沌虛無,只有四位“參會者”端坐于一方桌幾四邊:
東邊坐著七歲的孔丘;西邊坐著年至耄耋的釋迦牟尼;南邊坐著二十七歲盛年正好的老聃;而十二歲的文子———辛吾,自己坐到了“面南背北”的北座,偷偷占著“帝王位”,來當(dāng)今天的“東道主”。
在夢中攢局最大的好處是:零成本!
不用準(zhǔn)備任何會議資料、會議用品……只需要意念相邀,神魂至,即可!
嘯寂
“扯”來了,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