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繩直”的技術(shù),伏羲造“天梯”的計劃,進行得越來越快,他走遍了地球上樹木最多的地方,挑選合適的材料,制作起了他的“天梯”,一次次地向天空延伸,延伸,經(jīng)過了多次地垮塌,他開始懷疑起了自己的能力:
“怎么回事?總是會掉下來?”
他越想越急,越急越亂,手下的動作,越來越大,被他毀壞掉的樹木,也越來越多。
伏羲為此毀林,使樹林中的野獸被驚嚇得四散而逃,而人們也被這些跑出森林的野獸追著四散而逃,好不容易做好的屋舍,變得一片狼藉,受傷、甚至枉死掉的人,也越來越多。
這個時候,作為女媧留下的幾個孩子,先是被嚇得瑟瑟發(fā)抖,不敢阻攔;直到他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因此而死,孩子們商量了一下,決定不能再忍了,要出手阻攔。
未來的道主小辛吾,第一個決定站出來,宣告:
“要想讓父親停止干這種愚蠢的事,我們必須忘記他的身份,要阻止他!”
而未來的小術(shù)主小木依,則堅決同意小辛吾的決定,并想出了一個主意:
“哥,我覺得他現(xiàn)在是頭腦混亂,以為媽媽一定在天上,卻不知道,天上的她,也有下來的辦法。他正在做的那么多的木棍,掉了一地,我覺得,很像一幅畫,全是直線線條畫的,說不定,從這些木棍里,可以想出一些辦法來呢!”
小辛吾認為很有道理,于是就決定和小木依一起去看看。
追蹤著伏羲漸漸發(fā)狂的軌跡,那些長度差不多的樹枝直線,構(gòu)成了許多“符號”式的圖案。
小木依撿起其中的一些,長長短短的,挑出兩種,好奇地試著擺了擺:
“一條,兩條,三條,哥,你看,這樣擺,是不是很有意思?“
小辛吾看了看,接過其中的一枝,豎了起來,看到了太陽投在上面的影子,兩條直線,正好構(gòu)成了一個“矩形”,這個圖形,一下就打通了小辛吾的心智,于是他開心地說道: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這就是‘一’,這就是‘道’!”
小木依不明白,問道:
“哥,什么‘一’,什么‘道’?”
“你看,就是這最基礎(chǔ)的一個‘一’,就可以構(gòu)成天下萬物,你看!”
小辛吾收集了很多根“一”字形直木,開始了各種拼接,沒過多久,他就拼出了“一棵樹”、“一座山”、“一間房”、“一個人”……
“啊!我明白了,明白了!也就是說,什么都可以做出來了!我們擁有了像媽媽一樣的能力,可以造出萬物了!如果這種能力回來了,媽媽就能回來了!爸爸也就不會再發(fā)愁了!”
小木依得到了啟發(fā),她用這些木棍拼出來的東西就更多了,不僅僅是“平面”的圖形,就連“立體”的“小龍”、“小馬”,也都做出來了!
兩人越做越來勁,拼出了很多不同的圖案,把伏羲扔下來的“廢品”,全都給利用了起來,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做出了許多副“抽象”或“具象”的作品,遍布在山谷、樹林平地里。
他倆在前,而有兩人在后。
不知道是什么“機緣”,達逆和太以兄弟倆,總是要比辛吾和木依“這一組”的速度要慢一些。
當(dāng)他倆追過來,看到了這些被拼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圖像時,兩人產(chǎn)生了完全相反的意見,于是,達逆不停地“毀”;而太以則不斷地“修”。
“這個龍頭嘛,呵呵,放在這個馬身上更好看一些,你看你看,帥不?”
達逆把木依的“小龍”、“小馬”作品,進行著“修改”,并且得意洋洋,分享給太以看。
“這像什么??!太奇怪了!”
太以不同意,正要改回去,被達逆給堅決攔住:
“不要動!你看,你看看天上,那里的樣子,不就是這樣子的嗎?”
達逆指著天,堅決說道。
“咦?還真是有點像,好吧!”
太以對于星空沒有達逆“研究”得深,順著達逆手指的指點,還真得看到了一些“星星”,腦補連起來的樣子,還的確是有些“龍頭馬身”的意思。
“我還想做一條魚出來,你看看,像不像?”
天生是魚源,達逆做得很像。
“我也會,來,看看,我跟上了!嘿嘿,看,我要咬到你的尾巴啦!哈哈!”
太以也不示弱,做出了一個與它首尾相接的魚形,拼了出來。
……
就這樣,這“兩組”創(chuàng)造力和破壞力一樣強的孩子,在同一片空間里,折騰著各自的“版本”。
而那個所謂的“機緣”,不是別人,正是一直埋頭苦干,折騰各位的“生命盒”的時間主無出。
在他的“規(guī)劃”中,這兩組,分別在不同的時間段里,訪問了這個同一“地點”。
孩子們創(chuàng)意無限的折騰,也沒有白廢,伏羲在又一次地“從天而降”之時,看到了地上的這些圖像:
這一天,恰是電閃雷鳴,伏羲站到了一處高臺,一直到晚上,先是順著閃電的軌跡往天上看,閃電一熄,各種亮度各異的星星,在云層與晴空中時閃時現(xiàn)。
再往下一望,正好看到了被兩組孩子們所拼出來的“龍頭馬身”的圖案旁邊,還有兩條首尾相接的“魚”。
“是太以和達逆……這倆傻小子,他們來過了!”
伏羲一看就知道是這兩個“魚”小子的作品。
“他們弄的這個……唔……哈哈!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突然,一道閃電,不偏不倚,打到了這個圖像的正中,竟然燒起了火苗!
很快,火光燒起,閃電稍歇,電光火石之間,伏羲眼前所看到的這些圖像,開始在火光中變幻、動態(tài)了起來。
雨水順著伏羲的頭發(fā)滑落到了眼前,這些圖案,就變得更加有意思了:
“一、二……正、反!……天、地、雷、風(fēng)、水、火、山、澤……陰、陽!有了?。?!”
無出在伏羲的“時間盒”的這里,點起了“最亮”的一盞燈。
頓悟!
思想太快,手腳都跟不上,這讓伏羲第一次拼命壓抑住自己的激動,超耐力地把這些“細棍”長長短短得重新進行了拼擺:
終于,腦海中的那副著名的“八卦”圖,在他的手下,誕生了!
“完美!”
嘯寂
“一、二……正、反!……天、地、雷、風(fēng)、水、火、山、澤……陰、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