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父送二女兒顧陳月去學(xué)校報到,將她的東西放下,幫她簡單整理了一下后,就準備離開了。
顧陳月送父親到學(xué)校外面的公交車站坐車,一路上,心里很是為難徘徊。但她到底在父親準備離開前,小心翼翼地開了口。
“爸,我身上沒有一分錢,給我點生活費吧?!?p> 顧父這才想起來,就給了小女兒四百塊,比原來給長女顧陳年的每月三百還多了一百。畢竟,又過了三年多,物價肯定也是上漲了些的。
然后,顧父又對小女兒說,讓她像姐姐學(xué)習(xí),自己要一邊讀書,也要一邊兼職賺一些。最好,也能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
“你看你姐姐,除了剛開始幾個月,后來幾年都不要我和你媽給錢的了?!?p> 顧陳月給姐姐顧陳年打電話,說到這個事情的時候,聽上去很難過。顧陳年也很震驚,她實在有點不敢相信。她再三和妹妹確認,父親當(dāng)時是不是只是忘記了。
顧陳月低低地回答:“也許吧。姐,我當(dāng)時,真的很為難。我不敢開口,可又必須開口。我才剛到學(xué)校,人生地不熟。就算是出去打工,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的?!?p> 顧陳年心中嘆息,安慰妹妹說,父親應(yīng)該是忘記了。因為,他還是很愛每一個孩子的,包括阿月你,他也是愛的。只是,父親是一個男人,男人的心,比女人粗些。
顧陳月不置可否,但也沒有反駁姐姐。
其實,顧陳年心里也清楚,能夠忘記給第一個月生活費,這本身就已經(jīng)是問題了。
和孩子的吃飯相關(guān)的事情,算是頂重要的了,比起其他任何的事情。也許安全是前提,然后就是要能吃上飯。畢竟,是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情況下,還是一個第一次離開家出遠門的小女生。
是忘記了,還是真的太忽略了呢?就那么著急返回印城賺錢嗎,一刻耽誤都覺得可惜?到底哪個更重要呢?讓本來就纖細和脆弱的阿月,該怎樣去理解和看待呢?
顧陳年想象一下當(dāng)時妹妹顧陳月可憐兮兮的境遇,很難受,非常的心疼。她本來就是個嬌小柔弱的女孩子,平時也多是怯生生的。
顧陳年曾經(jīng)不止一次跟妹妹說過:“阿月,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或者有什么感受,你得說出來。你想要什么,想要怎樣做,也得主動爭取的。你不說出來,別人不會知道,你不爭取,沒人會主動給你的。”
而顧陳月的回答是:“姐,爸疼你,你可以跟爸有話直說。因為有爸給的底氣,你有時候也敢跟媽爭辯一些東西,雖然也沒有任何結(jié)果。但我不敢,我是什么處境,我自己不知道嗎?我怎么能和你比呢?我一直都是家里面,最被忽略的那個。不是我不主動爭取,我也試過幾次,但爸媽從來都不在意,從來都沒有放到心上,該怎樣還是怎樣的?!?p> 顧陳年也很無奈,從那個時候開始,她就每個月補貼一部分生活費給妹妹顧陳月了。
畢竟,三四百塊錢,不管是在一線城市的江城、還是二線城市的印城,哪怕就是三四線的環(huán)城,都是只能讓人活得捉襟見肘、狼狽不堪的。
剛離開家門的年輕人,對外面的世界茫然無所知,兩眼一抹空。在最初的時候,沒有父母給予一定的經(jīng)濟支持,先安頓和穩(wěn)定下來,日子過得會是非常艱難和窘迫的。
顧陳年不想自己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一切,曾經(jīng)面對的困境和局面,妹妹顧陳月再同樣去深刻地體會一遍。
每天每頓都要計算著要花幾塊錢吃飯,怎樣搭配,不會超支,不會導(dǎo)致后面一些天,連米飯饅頭也吃不上,要忍著肚子餓,是非常難堪的經(jīng)歷。
她不想阿月也去面對和感受,又不是什么光榮和愉快的事情。
以前,顧陳年還不是很反感和抗拒。后來,她離開父母后,逐漸有了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她就特別不想做任何人的榜樣,她不想做模范,不想做典型。特別是做妹妹和弟弟們的。
顧陳年覺得,一直要做榜樣,她自己感覺累。而且,以她作為標桿,以她打的樣作為基準,對妹妹弟弟們也不公平。
每個人的經(jīng)歷,都應(yīng)該根據(jù)自身當(dāng)時的實際情況來,都是沒辦法模仿,也完全沒必要復(fù)制的。
她在一線城市上學(xué),兼職機會多些,賺的也多些,除了負擔(dān)自己,有時候還會補貼父母一些。但她不想讓妹妹因此而有壓力,將來也必須同樣如此。
如果父母親不根據(jù)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而要求同等做到,那么,對于做到和做不到的孩子,其實都會很難過的。
父親的很多觀點和說法,原來小的時候,在清溪老家的時候,顧陳年是贊同。后來,上了高中和大學(xué)以后,顧陳年開始重新去思考,又覺得父親說的很多東西,似乎也并不一定就是正確的。
父親說,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做人應(yīng)該要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精神。艱苦樸素的傳統(tǒng),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丟。不樸素,就是忘本。
父親說,即使將來條件好了,也不要涂脂抹粉,不要注重吃喝還有穿衣打扮。因為,那樣的女孩子,太輕浮,太膚淺了。
這話聽上去似乎是沒錯的,人在逆境中,在苦難中掙扎的時候,是要能吃苦的,是要努力奮斗的。因為,除了吃苦,除了奮斗,還有改變生存現(xiàn)狀的可能,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但如果但凡有其他的選擇,但凡有可能的話,如果不是必要必須的話,為什么非要去自討苦吃呢?能不吃苦的時候,可以不吃苦嗎?不艱苦樸素,就一定是忘本嗎?
也不盡然吧。人活著,難道不就是為了活得更舒服,更自在,更好更快樂嗎?
顧陳年的身邊,有一些女孩子,會把自己收拾的比較漂亮,即使顧陳年看來,也是很賞心悅目的。那么,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為什么不可以拾掇打扮一下自己呢?雖然,顧陳年確實一直素面朝天,可她也喜歡這個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也喜歡看到,每個人,不管男孩子女孩子,都是光鮮體面的。為什么不可以呢?誰規(guī)定的?
諸如此類,林林總總,在顧陳年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后,她和父母在很多事情上的看法就有不同了。
不過,顧陳年不強求父母要認同她的,因為不是同一輩人,所見所聞不同,很多東西,根深蒂固了,改變是基本沒可能的。
為了避免爭吵,不要談?wù)撚蟹制绲臇|西更好。想要怎樣,干脆不聲不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意志,去默默做了就好。
天下太平。
這個世界上,有兩件事,是很難的。
一件是,把別人口袋里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里。
一件是,把自己腦袋里的思想,裝進別人的頭腦里。
知難而退,也不一定就是壞事。
這個認知和做法,也是顧陳年和父親持不同意見的。
顧陳年補貼妹妹顧陳月的生活費,但大弟弟顧陳彥那邊,她沒有多問。
因為顧陳彥的學(xué)校就在印城,距離父母親的住處,公交車大概也就一個小時多點。他的生活費方面,應(yīng)該是沒有問題的。就算是有什么問題,也是很容易解決的。因為,靠父母親很近,會比較方便。
更何況,有母親在,哪里會缺了阿彥用錢呢?
倒是小弟弟顧陳沫那邊,顧陳年偶爾還會多問問。畢竟,他年齡最小,也才開始上高中,剛剛住校。
現(xiàn)在,在老家,就剩他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