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尋寶
長安居,大不易。
一點不假。
此時長安人口已近百萬,物資供應(yīng)就是首當其沖的難題,周邊土地出產(chǎn)的糧食,根本不足以供應(yīng)長安居民,絕大部分都依靠外運。其它商品亦是如此。
黃河經(jīng)常淤堵、泛濫、加之三門峽激流險峻,大大增加了運輸成本,使得長安的物價幾乎是洛陽的兩倍。
武帝雖然遷都洛陽,但是權(quán)貴世族的根基都在長安,就連祖墳?zāi)沟匾苍陂L安附近。
另外,長安的安定和繁華吸引著權(quán)貴、商賈,更有許多外國人聚集在此,皇城內(nèi)鴻臚寺附近有兩條街,叫做大學習巷和小學習巷,聚集著與大唐建交的六十多個國家的驛館,有幾千外交人員和留學生,在此學習漢語和儒家文化。
大不易,亦樂居。這是普遍長安人的想法,長安人的精神面貌與洛陽大不同,長安人骨子里帶著一種優(yōu)越感,一種見識過大世面的優(yōu)越感,就連說話的重音都帶著篤定。
和洛陽的尚善坊公主府一樣,長安的公主府也是距離皇城相當之近,興道坊與皇城只有一街之隔,向東隔著務(wù)本坊和平康坊,就是東市了,妥妥的黃金地段。
府邸沒有洛陽的大,但勝在精致豪華,沈夢昔將護衛(wèi)分成兩撥,分別駐扎興道坊和醴泉坊的府邸。
醴泉坊的宅子就在西市北面,更是繁華熱鬧。
萬年縣權(quán)貴云集,東市商品就以高檔奢侈品為主。
西市則平民化,貨品齊全,無所不有。來自西域、中亞、東亞的商客也都匯集于此,絲綢之路和大運河的開端,盡顯繁華與忙碌。
沈夢昔帶著鹿兒閑逛,順便親自考察一下辦報的可能性。
沒想到,卻遇到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她正看著羅剎國商人兜售的獵犬,就聽到一個驚喜的聲音“啊呀”了一聲,一個人影撲了過來,立刻有護衛(wèi)攔住,將那人擒住。
居然是李素娘,那個長了肌瘤自己剖腹證清白的女子。
沈夢昔讓護衛(wèi)松開她,和她來到稍微僻靜一些的路邊。李素娘一時有些手足無措,最后做了個萬福,眼里充盈著淚水,訥訥地想說什么又說不出來。
“你的身體可還好?有沒有再長那肌瘤?”沈夢昔笑著問。
李素娘點點頭,又搖搖頭,“托公主殿下的福,賤妾身體康健,沒有再長過肉瘤?!?p> “那就好。周小郎十二三歲了吧,可否讀書?”
李素娘聽見沈夢昔問及兒子,臉上表情馬上活了起來,“勞公主殿下掛心,小兒在長安縣學附學,說起來還多虧了當年信城縣令鄭老爺,公主有所不知,如今鄭老爺就是這長安縣令呢!”
“哦?那還真是巧了呢?!鄙驂粑舸蛄恐钏啬?,只見她衣著極其樸素,三十歲的年齡,看上去足有四十多歲。當年口齒伶俐的女子已經(jīng)變得有些木訥,眉宇間那份清高也不見了,不知經(jīng)歷了什么。
沈夢昔知道她此刻出聲喊住自己,必是有事相求,也不催促,耐心等待她開口。
果然,躊躇半晌,李素娘忽然跪地磕頭,“賤妾愿賣身為奴,只求公主能讓我兒繼續(xù)讀書。”
沈夢昔讓清風扶起李素娘,“這些年你想必是吃了很多苦,到長安幾年了?這里物價奇高,生存不易吧?!?p> 李素娘兩只粗糙的手,不自然地搓了搓。
沈夢昔讓護衛(wèi)去茶樓定一間茶室,對李素娘說:“李娘子,你是個心氣極高的女子,并不適合做奴婢啊?!币娎钏啬锬樕钒祝终f:“到茶室坐下來說吧,正好走得腿酸了,你陪我飲茶?!?p> 茶室里只留清風和鹿兒,鹿兒趴在茶樓的窗邊看樓下人來人往,清風則給她們倒上茶湯,擺好點心,退到門口守著。
李素娘穩(wěn)定了一下情緒,娓娓道來。
原來,周氏族中當年并非為了奪那幾畝土地,才誣陷李素娘與人通奸,將她沉塘的,而是因為一個巨大秘密。周春明游學期間曾得到一份據(jù)說是曹玄德高陵的墓葬圖,圖中標識了安陽某處風水寶地,他如獲至寶,再也無心讀書,便以游學為名,苦苦找尋墓地,只為獲得墓中寶物,一夜暴富。這個秘密無意中被一個族中兄弟得知,起了謀害之心,尋機將他害死,卻只在他身上找到一張粗制濫造的假圖。
周春明是個謹慎小心的人,當年得到圖紙之時,他反復推算驗證,又起卦卜算,認定這就是真正的高陵,而非疑冢。
他將那張圖默記腦中,將圖紙交給李素娘保管,并囑咐,無論是誰來尋,一定不能交出去,如果他死了,就等兒子周文彥十八歲了再將圖紙交給他。
周春明一死,周家書房庫房接連被盜,之后更有周氏族人明目張膽的上門抄家,李素娘明白,夫君定不是意外死亡,而是他們見財起意害了夫君,現(xiàn)在又來奪取藏寶圖了。她把那薄薄的羊皮圖紙卷成一卷,裝到壇子里密封上,埋到了家中城外的土地中,以地邊一株大樹為記,向北三十步,又向西二十步,深挖了三尺多深,將壇子埋人。
周氏族人找不到圖紙,又聽人說起她曾經(jīng)出城,就疑心她轉(zhuǎn)移了圖紙,所以才有了奪她土地、誣她有孕的一幕。
由于沈夢昔的參與,李素娘得以活命,她曾經(jīng)猶豫,是否干脆將這個秘密告訴公主,獲得公主庇佑,以保平安。但她一是不愿為奴,二也不敢相信公主,等公主回程時,又聽說她遇刺的事情,更是覺得公主自身難保,不可托付。
公主府的護衛(wèi)和婢女已撤走,她的日子更加難過,幸得鄭縣令庇護,艱難度日。兩年后,鄭縣令政績考核優(yōu)良,調(diào)往長安縣任縣令,考慮再三,李素娘挖出壇子,帶著兒子悄悄離開信城,也去了長安。
縣令夫人對于她的跟隨,非常不滿,李素娘平時萬般討好,只求兒子可以繼續(xù)讀書,她在城南賃了便宜的房屋,平日里繡花、抄經(jīng)、洗衣,什么活計都做,但那點錢根本不夠養(yǎng)活他們母子,何況讀書更是花費巨大。
周家還是來人尋到她,威逼她交出圖紙。無奈之下,她將秘密說與鄭縣令,希望他出面打發(fā)了周家人,她愿將圖紙與縣令共享,日后所得財物均分。
但周家人糾纏此事多年,豈是那么容易打發(fā)的,最后三方協(xié)商,共同尋墓,李素娘和周氏族中各得三分,鄭縣令獨得四分。
經(jīng)過一年多的苦尋,三年前,他們終于找到了地圖所標墓葬,秘密挖掘后,發(fā)現(xiàn)還是處疑冢,只有四十多件隨葬品,無一件珍貴,多年辛苦,幾近一無所獲。
三家俱都懊惱異常,那李素娘一把火將那圖紙在夫君墳前燒了,徹底死了發(fā)橫財之心。周氏族中除了嘲笑她幾句,再無人關(guān)注他們母子,李素娘回到信城,將土地房屋盡數(shù)賣掉,繼續(xù)在長安艱難度日,所幸周文彥這孩子聰明懂事,刻苦用功,常常獲得老師的夸贊。
陛下立了太子之后,她想過去洛陽拜求太平公主,但是苦于盤纏不足,只好放棄。
誰知今年剛一入秋,平時本就有些營養(yǎng)不良的周文彥,著了點涼,就大病了一場,將家中存銀用了個精光,明年的束脩肯定是拿不出來了,李素娘愁得白了頭發(fā)。
她今日拿著最后一件首飾來西市典當,就見到公主帶著一個小娘子樂呵呵地逛街,當即什么都沒想就撲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