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聽到朋友說很懷念高中的生活,懷念那時候努力奮斗的自己,懷念那時候并肩作戰(zhàn)的朋友,懷念那時候目標明確,單純善良。這些我也懷念,畢竟美好的事物誰不懷念呢?但如果問我愿不愿意回到那個時候,不,我不愿意,畢竟那時候星星點點的美好無法戰(zhàn)勝陰云密布的束縛和壓力。
那時候,我們是早晨六點半就要坐在教室里開始晨讀,學校的廣播會在六點一刻準時開始播放樸樹的《白樺林》。每天早晨我走在校園的中心大道上,路兩邊整齊排列著高大的廣玉蘭,樹木的清香彌漫在空氣里,樸樹的《白樺林》會在某一刻突然響起,提醒了我時間,也讓我遐想了很多,有時候敏感脆弱的我會默默地跟著節(jié)奏流下幾滴莫名其妙的眼淚。歌不知道是誰選的,我想應該是個很溫柔的人吧。現(xiàn)在每當這首歌的前奏想起,我都會有種時空逆轉的錯覺,當時的感受就像潮水般撲面而來。很難描述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情緒。有時候我看到某家店鋪開業(yè)典禮用過的鮮花被堆放在垃圾桶里,就會聯(lián)想到那段時光,像鮮花一樣美好,又跟環(huán)境格格不入。你可能會覺得這個比喻冒犯了你,褻瀆了你的青春。若是如此,我要聲明一下,這是在比喻我自己的經歷,跟你的并沒有什么關系。
我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讀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三毛身邊有愿意陪她一起去沙漠的荷西。她在沙漠里認識新的朋友,認真投入地去體驗,去生活。她和菏西一起去旅行,攝影,捕魚,賣魚,工作,戀愛,結婚,生離,死別。。。我和她就像生活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里,而她的世界對我來說充滿魔力和吸引力,想要去遠方的夢想于是自然而然地生根發(fā)芽,說到底無非就是:我要是能生活在她的世界里,那該多好。那時候在我的眼里,三毛是幸福的,盡管我也讀到了菏西失業(yè)的時候,他們每天只吃一頓飯,并從那以后變成了習慣;他們沒錢吃飯的時候,菏西還買花送給她,被她生氣地扔在地上,之后又后悔不已;后來菏西在事故中去世;后來三毛自殺了。。。盡管如此,我仍然渴望著像三毛那樣勇敢地去經歷,去體驗,去生活。
后來我從高中畢業(yè),開始上大學,也算到了一個全新的花花世界,三毛以及跟她有關的夢想似乎都被我拋到腦后,但那顆已經萌芽的種子在暗夜里默默生長,就像隱藏在潛意識里的渴望,等著我去發(fā)覺,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時機擁抱陽光。
有一次跟當時的朋友提起這個愿望,他建議我忘掉這么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吧,因為跟三毛相比,我不夠獨立,不夠勤奮,不夠勇敢,不夠熱情,等等等等。當時我也表示了認同。算了吧,畢竟我也從來都不是一個執(zhí)著的人。但冥冥之中,我的人生似乎一直被那顆蟄伏的種子牽引著。
索菲Soph
好奇心是人的本能,具有強大的驅動力。我們喜歡看小說,因為小說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我們對迥然不同的其他生命個體的好奇。我完全理解這種好奇心,也愿意分享給你。你期待從這本小說里讀到什么?可以留言告訴我哦!說不定我就真的告訴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