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燒城
“回將軍的話,繼續(xù)向北40里,即可抵達(dá)泰安府城,根據(jù)我們之前所調(diào)查到的情報,在泰安府的府城大約駐扎著3000軍隊,這3000軍隊都是臨時拼湊來的,戰(zhàn)斗力沒有多少?!?p> 聽了手下的匯報之后,高杰并沒有讓軍隊快速前進(jìn),還是按照原來的步伐穩(wěn)扎穩(wěn)打,雖說高杰這家伙尋求勝利,但這個家伙更加清楚,如果要是自己慌張了的話,那么這么多人的性命可就都栽在自己的手上,別以為這次沒有什么危險就可以胡作非為,只要是帶兵出征,那就是把所有人的性命背在自己的肩膀上,他還是有一個將軍的擔(dān)當(dāng)?shù)摹?p> “派出4支巡邏隊,在隊伍前方20公里內(nèi)反復(fù)搜索,在兩個時辰之后,不管你們遇到什么樣的事情,馬上來報?!?p> 高杰帶隊回到了大營,一改之前的那種慌亂的心情,反而是有了一些緊張,在這樣的情況下,怎么可能會讓自己那么容易獲勝呢?所以他準(zhǔn)備派出4支巡邏隊,分為多個方向向前方輻射,這也是為了大軍的安全。
現(xiàn)在的山東巡撫還是原來的方大猷,在多鐸撤退的時候,這家伙還是留在了山東,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多鐸他們這些人可以回到京城,但這家伙不能夠跟著一塊兒回去,就算當(dāng)時朱慈烺繼續(xù)派兵北京,沒有朝廷的旨意,方大猷也只能是死在山東,如果他跑了的話,上面一個守土有責(zé),就能夠把這家伙開刀問斬了。
自從他帶兵后退之后,也一直派人注視著曲阜方面的動靜,高杰他們出發(fā)的時候,可以說是鬧得附近都知道,而且高杰也沒有準(zhǔn)備偷襲,所以他一早就知道了這邊的情況,這家伙現(xiàn)在走路還不利索,就是上次大戰(zhàn)的時候落下的病,一方面迅速的向京城求救,另外一方面集結(jié)了泰安府和濟南府的13,000名士兵,準(zhǔn)備在泰安府的西南側(cè)打一次伏擊。
方大猷非常清楚,如果要是正面對抗高杰的話,基本上不可能會有取勝的希望,所以他就準(zhǔn)備來一次伏擊,看看能不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他也聽人說了,高杰這家伙現(xiàn)在好大喜功,就想著能夠立個功勞,所以行動起來難免會有所大意。
剛剛進(jìn)入泰安府的境內(nèi),這個家伙只派出了一個巡邏隊,誰知道在前進(jìn)了20里之后,忽然間就回到大營里去了,方大猷暗道不好,或許是自己做的太過于過了,把沿途所有的兵給撤干凈了,高杰怎么說也是一員老將,如果連這個都看不出來的話,那可實在是糊涂。
得到對方派出4支巡邏隊之后,方大猷就知道自己的偷襲計劃不可能會成功了,高杰很明顯起了疑心了,但是方大猷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他把濟南府和沂州府所有的軍隊都已經(jīng)找來了,湊起來了13,000余人,如果要是就這么撤退的話,那恐怕也說不過去。
但硬拼實在是沒有什么好結(jié)果,這家伙當(dāng)真是左右為難,打的實在是打不過,但如果不打呢,回去之后又沒辦法交代,軍隊里有很多京城的密探,自己想把這個事情給隱藏下來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些人一定會向京城報告的。
萬般無奈之下,這個家伙下了一個讓人吃驚的命令,他命令手下人搶劫泰安府的府城,然后把整個城市點燃后撤退,直接撤到140里之外的濟南府城。
“大人,這恐怕不好吧,現(xiàn)在朝廷也想要收買民心,如果我們這么做的話,非但不能夠幫著朝廷收買人心,反而會讓山東的父老鄉(xiāng)親都恨我們呀,這里又沒有滿清的軍隊,只有咱們山東當(dāng)?shù)氐能婈?,如果讓他們?nèi)?zhí)行這個任務(wù)的話,恐怕會有嘩變的可能?!?p> 下面的師爺一聽這個命令,立馬就要表示反對,這可不是什么好事兒,放火燒成這樣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在敵國的土地上才這么做,而且是為了威懾人家,你現(xiàn)在做這樣的事算什么呢?這可都是咱們自己的父老鄉(xiāng)親,別的不說,這13,000名士兵當(dāng)中,至少得有4000多人都是泰安府的子弟兵。
“我為什么這么做?難道你還不明白嗎?事到如今,如果我不這么做的話,恐怕我的命就要保不住了,原來的時候是成群結(jié)隊地投降滿清,所以我也跟著他們走了,現(xiàn)在滿清在走下坡路了,有的人可以回到南明朝廷,但像我這種封疆大吏,過去的話也沒有什么好結(jié)果,所以我只能是犧牲一個泰安府的府城,讓京城知道我的心?!?p> 方大猷面無表情的說出這一切,下面的這些幕僚也就不吭聲了,看來咱們方大人已經(jīng)是有了想法了,這樣做可以讓京城知道他跟南明朝廷決裂了,絕不可能會有緩和的那一天,另外一點就是能夠推遲一點時間,所有人都知道南明朝廷的軍隊打出的旗號是為了百姓,泰安府的府城如果著火的話,你們還不在這里救災(zāi)安置災(zāi)民嗎?這至少得需要十幾天的時間,十幾天過后京城的旨意也就下來了。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之前的時候這些人還以為方大猷是個書生,做起事情來可能不會那么心狠,但是聽了這個家伙的決定之后,他們這些人也都唏噓不已,誰說咱們方大人是書生了,看看眼前做的這個事情,那就比很多將軍們做的還要厲害。
“派人把泰字營的兄弟都提前撤走,不要讓他們進(jìn)入泰安府的府城。”
回去的路上,方大猷又下達(dá)了另外一個命令,為了不讓手下士兵之間出現(xiàn)爭執(zhí),方大猷讓他們先行北上,點燃泰安府城的事情,就交給濟南府和沂州府的那些士兵,反正這里也不是他們的家鄉(xiāng),上官要求你怎么做,你自己怎么做就是了,要是有人敢違抗命令的話,手里的刀可是不會跟你講道理的,軍隊就是一個執(zhí)行各種命令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