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局限性正在于認識本身
無論數(shù)學還是理論的結構和認識
它都是一種模型
沒有實際意義
我們要認識的正是存在樣本本身
無論是多高級的概念
它都是假說
就像你說時空的維度概念還是數(shù)學的空間維度
無法借此理解一種紋理
為什么說紋理
實際上也就是花樣和數(shù)字而已
文和理,再加上從前的武力
就好比符號文化與傳統(tǒng),以及相術和哲學的勞動而已
如果一在一定數(shù)學條件下能不斷迭代
那我為什么不能利用那關鍵的因素去超越認知本身呢
實際上依舊解決的是認知的問題
不是存在
就像螞蟻和兔子只能看到平面
那是取決于它們的雙眼
對我們也一樣
可我們看到的也不是一切
我們總在強調(diào)看與認識
可是我們本身就只能看到有限的事物,再去有限的認識他
如果我是一個盲人,那我如何看到他們呢
但光依舊存在不是嗎
如果我有正常的視力
即使我閉上眼睛
也能看到光不是嗎
也許靈性的事物我們有更多選擇與變法
但我們也需要根據(jù)所需的能力與媒介去到達
我們的認識決定了我們的發(fā)展方向
總是利用雙眼
雙眼確實為心靈的窗戶
我們給大腦提供養(yǎng)分
只為留下最后的電波
一切一定得以從本源出發(fā)
所以感應不需要特別的道理
只是要明確是怎樣的事物而已
以便生存
對于兔子來說
即使看到的是平面
卻也足夠感知很多
甚至情感只需要時間
你可能說它有了靈敏的雙耳
正如螞蟻的觸角一般
生存是一種本能
乃至于智慧
可我想
我們只需要一個窗口罷了
那不一定是眼睛
但足夠的多
顯然,他們知道第三種存在,不需要特別的道理
不是靠聽靠看
而是感覺
因為振動無處不在
只要你夠靈敏
活的夠積極
好笑的事正在于,我們說點,線,面,體,可四維的想象力只用了超體的描述
大抵也是無力了
從前不了解什么超現(xiàn)實,總覺得,都超越了現(xiàn)實,那什么是現(xiàn)實呢
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只是力不從心罷了
一股力,作用到虛無界
它是脫落了
你們比較與判斷
最后生活竟不能沒有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