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開學人二土他們沒有什么課,開學就是論文開題,然后就自生自滅了,老師提醒他們:為了學校和學院的就業(yè)率著想,就看你們的了——相當的隨意和沒有氣勢。
北郵就業(yè)相對于其他學校還是比較好的,因為畢竟背靠通信這個朝陽產業(yè),大量的知名企業(yè)都會來這里開專項招聘會,他們的師哥曾經跟他們吹:
“當年華為在咱這根本排不上號,招聘的拿著offer跑到寢室,低三下四的求著我們的師哥簽,師哥玩游戲正鏖戰(zhàn)呢,沒好氣兒的回一句:等一會!玩完就簽?!?p> 當然這個段子的真實性有待考證,不過在05年華為還遠沒有現在這么風光,連美國政府都出手絞殺,那時候華為只是作為一個還不錯的大型私企,處于鄙視鏈的中間環(huán)節(jié),至少在電信設備領域,肯定不如愛立信和思科對畢業(yè)生有吸引力。畢竟愛立信和思科可是高大上的外企,你一個土鱉私企怎么比,而且還在深圳,畢業(yè)生首選肯定是BJ上海好嗎?
鄙視鏈頂端肯定是運營商,也不知道為啥,都覺得那是鐵飯碗,又清閑,而且在中國通信市場里處于中間和壟斷環(huán)節(jié),其他什么終端,設備制造商,SP,CP想掙錢還不都得看運營商臉色,人二土記得幾年后他去一個SP公司面試,那人一看簡歷,直接說:
“北郵的啊,你同學是不是很多在運營商???!”你看,事實如此。
人二土他們學院只有一個同學去了BJ聯通,當時最牛的中國移動一個都沒有,不是早些年,他們沒趕上好時候。
人二土懵懵懂懂的跟著大家一起準備簡歷,在學校各個招聘會門口排隊,等著投簡歷,他覺得這樣好沒尊嚴,而且基本沒什么回音,有被通知面試的回來說要面n多輪,先是筆試,后是面試,幾輪的面試,基本都是些刁難人的問題。
慢慢的人二土有些灰心,王野鼓勵他:
“哎呀,沒事兒,咱們主要是要考研的,找工作就是備選,算是體驗生活嘛。”
人二土知道大家都是心里沒底相互安慰取暖罷了,但是那時的他們也沒有其他好辦法,知道招聘企業(yè)看中的是工作經驗,但是這就是個悖論,大四的學生哪來的工作經驗,實習的那點經驗夠干啥的呢?而且后來人二土工作一段時間后才知道公司里沒事兒的才被發(fā)配去校園招聘,真正牛的人公司哪舍得派去做校招。
不過來北郵招聘的大企業(yè)確實不少,什么微軟,IBM,思科,愛立信,諾基亞,摩托羅拉這些響當當的外企;三大運營商這些國企,華為,中興,大唐這些大型私企一應俱全,好看的很,只是不好吃。
那段時間他們也關注外面的招聘會,當時最多的就是國展,三元橋附近,周末他們會打印一沓子的簡歷跑去,因為他們是學商科和經濟的,所以只要是市場或者推廣方面的他們都去投,只是大多石沉大海,而且還要常常被白眼:
“看看牌子上不是寫了具體要求嗎?你符合嗎?”估計招聘的人被發(fā)配到招聘會心里也是很不爽,拿他們出氣。
他們確實不符合,一點符合的都沒有,但是又能怎么辦呢?
網絡招聘當時也剛剛興起,人二土記得中華英才網是最知名的,在那投簡歷很爽,真正的“海投”,不管那么多,條件一檢索出來的企業(yè)看都不看,直接投,先圖個心里安慰再說。這種安慰的后果就是很多騙子公司找上他們,人二土記得他去過一家公司,具體做啥也說不清,只是讓他自我介紹了一番后表示很滿意,下午有個培訓需要參加,人二土當時心里樂開了花,覺得終于有了著落,樂顛顛的回去跟寢室的人報喜,結果王發(fā)提醒他注意:
“二土,這種公司要小心,有可能是騙你錢?!?p> “啊?!不會吧!”
“培訓要交錢的,而且他們根本就是干這個的,沒有真實業(yè)務。”
“人二土覺得一盆冷水從上而下,從頭涼到底?!?p> 王發(fā)就是一門心思找工作,沒想過考研,很早就開始準備,所以他在找工作的方面比人二土有經驗。
果然不出王發(fā)所料,那公司就是騙人的,就是騙培訓費。所以以后人二土對那些小公司里面穿西服打領帶的都沒有好印象。
回想那段時間的經歷,對人二土沖擊挺大的,那么多“好”公司,離他那么近,但是又那么遠,那么遙不可及,不過現在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有些事總要經歷才是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