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原民
族長被李陽問的先是一楞,隨即一臉疑惑的指著安全圈周圍的大地道:
“這些不都是嗎?”
“額?”
李陽隨著老族長所指的方向看去,除了西邊的血河。安全圈千米外,肆意生長著無數(shù)一人多高的雜草。
之前他以為這一片片的草叢都是雜草,卻沒有想到里面會有靈種。
“方圓數(shù)百里的盆地內(nèi),有數(shù)不清的靈植生長,大部分是雜草和五谷,只有少數(shù)特殊的種類。有不少被污染的靈植,對人的威脅不亞于邪惡種族?!?p> 老族長解釋道“靈植雖好,但受到的污染也更加嚴重,所以我們一般食用未進化的普通五谷?!?p> 有一句話,老族長沒敢說出來:羅剎貢獻的三類靈種都是來這里的路上隨手摘的。
“那還等什么?交待你的族人,現(xiàn)在放下一切事物,去收割五谷,每種五谷不需要太多,但務(wù)必收集齊全?!?p> 李陽此時興奮而激動。
他本以為收集五谷的事情會格外艱難,成為原民很遙遠。
卻沒有想到,安全圈周圍,竟然遍地靈植。
其實仔細一想,又覺得這很正常。
這樣一座詭異的世界,大多數(shù)普通植物也很難生存下來吧?
再反向推理,邪惡種族也是生命,他們也要生存。上位生命以下位生命為食,那下位生命吃什么?
只吃人類嗎?
那人類早就滅絕了。
肯定也不是吃土,所以應(yīng)該是吃草吃糧食。
普通的草與糧食怎么可能支撐這個世界的生物鏈?
所以對世界來講,必然需要誕生豐富到近乎無窮的靈植,來支撐整個世界的生物鏈運轉(zhuǎn)。
這也許就是為什么五谷靈植遍地都是的原因了,因為,這是世界的選擇。
可惜,這個世界能夠有凈化能力的人不多,否則可能整個世界都是原民了。
老族長聽從李陽命令,發(fā)動族人去收割野外的五谷,很快就陸續(xù)的有人搬進安全圈一堆堆的五谷靈植。
這些靈植搬進來后,在李陽的允許下,安全圈消耗能量開始對它們凈化。
令李陽心疼的是,僅僅是凈化了不到10堆的靈種,就讓安全圈的光芒黯淡了一個層次。
他趕緊關(guān)了凈化五谷的指令。
接下來這些人陷入了長達幾天的忙碌,糧食收割后需要把植株曬干,然后敲打如麥穗、豆莢之類的外皮。
將糧食的外皮敲碎后,就需要用籮筐篩選,然后揚塵,最終才能處理完成,得到干凈的糧食。
這些五谷說是五谷,其實包括安全圈內(nèi)種植的兩種,一共有十種。
最終,李陽收獲了五谷各100千克。
他立即讓人開煮了一大鍋“八寶粥”,然后讓老族長選了9個人食用。
食用五谷進化,不需要抵抗污染,因為凈化后的五谷本來就是純凈無污染。
當(dāng)9個人食用五谷后,一小時內(nèi)身體變的通紅,發(fā)燙,接著有黑色污垢從體表溢出,然后原先瘦弱的身體變的強壯,身上出現(xiàn)了肌肉。
至于像新人類那樣,外形都發(fā)生巨大變化的事情沒有發(fā)生。
看到進化為原民的九人沒有任何異常,也不像擁有隱患的樣子。
李陽讓他們與黑石、大柱三人比拼力量,檢測發(fā)現(xiàn),如果論爆發(fā)力,遠程攻擊和近戰(zhàn)傷害等方面,原民不如新人類。
但是如果從抗揍、耐力、韌性和抵御污染方面,原民更強。
以黑石為例,他現(xiàn)在可以免疫同位格邪惡種族的污染,但遇見高位格邪惡種族,依舊要瞬間被侵蝕。
原民就不同了,只要不是敵人位格層次高太多,又沒有持續(xù)接觸太久,直面高位格邪惡種族幾眼沒有大礙。
知道了原民的優(yōu)缺點,李陽決定成為原民。
他以后走的自然是發(fā)展領(lǐng)地,培養(yǎng)屬下的方向,進化為新人類風(fēng)險太大,不如先成為原民。
圖譜上介紹原民是舊人類,那么原民是不是仍然有可能進化成為新人類?
另外,未來攻敵殺伐,自然有屬下去做,他一個領(lǐng)主親自上陣騎馬與砍殺雖然熱血,雖然是男人的浪漫,但是,嫌死的不夠快嗎?
扯遠了,或許未來有他必須上場砍殺的可能,但不是現(xiàn)在。
他現(xiàn)在只需要不斷增加生存能力,避免被敵人斬首就夠了。
吃下“八寶粥”后,李陽很快就進化為原民。
其實進化過程給李陽的體會不像是進化,像是鍛體,或者桑拿,渾身越來越熱,然后出汗,帶出污垢。
過程不好受,可是結(jié)束后,頓時就像從澡堂子里出來一樣,渾身輕松舒爽。
用老族長早已準備的水洗了個澡,李陽出來后開始安排下一步計劃。
他讓原民們前去開采石頭,砍伐樹木。
砍伐的樹木,主要是當(dāng)做柴火和搭建房屋的原料。
石頭,則是用來在安全圈內(nèi)堆砌箭塔。
黑石是射手,平地上射箭,殺傷力是一個層次,有了箭塔,從天空向地下射,則又是一個層次。
箭塔的好處有三個,首先,站的高觀察的遠,輸出時視野開闊。
其次易守難攻,敵人如果沒有遠程攻擊,很難狙殺箭塔內(nèi)的射手,這會對敵人造成很麻煩的威懾力。
另一個原因是平射容易被前面的障礙物阻擋,不能形成箭雨,如果利用仰角拋射,又影響了精準。
李陽現(xiàn)在沒有砌筑使用的如水泥、糯米之類的黏結(jié)劑,只能采用加寬加大箭塔的體積增加穩(wěn)定性。
箭塔的底座占地面積足有一百平方,然后越向上,塔身越細,直到最上方,僅能容下一個人活動。
這樣一座箭塔,需要用到極其多的石頭,好在原民不是普通人。
他們就在黑龍山脈外圍,不需要崩山炸石,山上有很多的大石頭,直接搬起來就可以走。
原民運輸石頭,普通的舊人類則是挖箭塔基坑,由于沒有粘合劑,基坑再深也沒啥用,因為石頭并非一個整體。
基坑起的作用僅是防止箭塔過重造成地面沉降,由于受力不均勻傾斜倒塌,比薩斜塔就是因為當(dāng)初在修建時因地基不均勻與土層松軟而傾斜。
最終,成功在羅剎返回的前一天,修筑成功了一座箭塔,眾人已經(jīng)累的不成樣子。
李陽吩咐黑石連夜躲進箭塔,大柱、二狗則不要露面,9個原民則躲藏在地坑內(nèi)。
一切布置完畢,李陽等人開始休息,等待羅剎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