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的喧嘩遮不住永恒的音樂之二 于懐陽
片刻的喧嘩遮不住永恒的音樂
鵲橋仙七夕
觀象山間,藤廊沙洲,不見牛郎七仙。
少宮相逢莘莘夢,雨燕歸來伏絲弦。
前世今生,憧憧宛轉(zhuǎn),留下一絲機緣。
再見一笑輕輕依,若當時山清海晏。
懐陽戊戌年七夕
2005年的青島少年宮曾經(jīng)有一場演出,其中一首曲目《二泉映月》
是阿炳的二胡曲代表作。之前曾經(jīng)在各種媒體聽過這一首知名之作,
但是二胡那種獨有的凄婉的如歌如訴的表現(xiàn)力,確是在那一天第一次真實地感受到。
當然這是演奏家張遵連完美的現(xiàn)場掌控力,在那一段時空里面的真摯表演。
二胡也是胡琴的一種,隨著時代的變遷,音樂作品的需要,胡琴衍生出了很多的變種
比如京胡、板胡、高胡、墜胡、三弦等等。
唐代的胡琴是二胡
開篇的鵲橋仙七夕寫給我的友人,那時候在青島少年宮的第一次相遇,
以及觀象山上藤廊間的驚鴻一瞥,淹沒在二胡的悠揚音色里。
二胡在中國民樂團里的位置,相當于交響樂團的小提琴。主弦表現(xiàn)力都是需要在無品的琴弦之間,用指法和弓法來掌握絕對的音準。
二胡在解放前的中國音樂中是不被重視的。二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國流行音樂的起始地
最初的流行音樂受到西方藝術(shù)歌曲的影響,旋律也是西化的。比如玫瑰三愿。
比較少的電影歌曲卻是因為取材于江南曲調(diào)而膾炙人口,比如天涯歌女主題曲。
所謂上海和平飯店爵士樂的風行也是西化的風向標。
洋涇浜英文合著老克勒的花領(lǐng)巾充斥著上海灘,即使中國那時候已經(jīng)進入了抗戰(zhàn)時期。
中國民族樂團的建制是在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的指揮彭修文的倡導下而建立的。
現(xiàn)代龐大的中國民族樂團已經(jīng)和交響樂團站在一起。
曾經(jīng)一度聽到過民族管弦樂的現(xiàn)代派作品,作為作曲藝術(shù)的嘗試當然無可厚非。
但優(yōu)美的中國民族音樂曲調(diào)才是中國民族音樂的主和弦。
這也是交響樂作品來自于西方的音樂背景是一樣的道理。
這不是民族主義,恰恰相反,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