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南要去寄宿制學校讀書了,小兮問他:“去新的學校,你有什么感受嗎?”
梓南歪著腦袋想了半天:“走投無路!”
小兮聽的莫名其妙,梓南沮喪地說:“我喜歡我原來的學校,我原來的老師,我原來的同學,我原來的一切!”
小兮很欣慰,兒子不是個薄情的人。小兮也做好了心理準備,要助梓南度過新學校的適應期。
第一次送梓南去新學校,是小兮和婆婆去的。腿腳不便的老公王康在家照顧女兒,沒有去。公公因為王康的一句“有必要全家人都送他去學校嗎?”,而賭氣不去。
一路上,梓南的新奇、興奮蓋過了忐忑,宿舍樓、宿舍的床、宿舍的柜子、宿舍走廊里的公用電話、校園里的草木、校園里的裝飾、新的老師、新的教室、新的同學里偶偶能遇見幾個舊的面孔......一切都是新的,梓南的心情也是新的。
梓南心底雖說舍不得和媽媽、奶奶告別,但行動上卻著急、興奮地和媽媽、奶奶說著再間。小兮和婆婆一步三回頭的跟梓南告別,梓南卻是興奮地瞅著新學校新的一切,早已將媽媽和奶奶拋在了腦后。
梓南急著和家人告別,急著離開家人的視線,仿似就這樣,沒有家人在跟前,自己便立馬長大、獨立了似的。
小兮和婆婆依依不舍地離開學校,小兮向婆婆預判,梓南的新奇感、興奮感大約會持續(xù)兩三天,然后就會開始感覺到約束,就會開始想家,家人需要做好兩三天后接他回家一次的準備,并且做好自那之后和梓南哭鬧著要回家的斗爭準備。
梓南住校的第一晚,小兮他們在家若有所失、坐立不寧,總感覺生命里丟了什么似的不安,一家人沒心思出門、沒心思忙碌,都靜靜地等著梓南的電話。
梓南終于來了電話,“媽媽,我打電話就是給家里報個平安,我好的很,不說了,后面還有很多同學排隊打電話呢,拜拜!”
梓南已掛斷電話,小兮她們還沒有回過神來,想要問出口的話,“你在學校吃的好嗎?”“在學校睡的好嗎?”“在學校都干什么了?”“住校還缺什么東西嗎?”“角膜塑形鏡晚上有戴嗎?”“和老師同學相處的怎么樣?”......這些和家人討論了半天的問句,居然一句都沒有機會問出口,小兮看了下通話記錄,只有八秒。
等了半晚上,終于等到電話,卻與想象中的一訴相思大相徑庭,小兮一家人悵然若失,心里有著說不出的滋味。
班級釘釘群里,一些家長在吐糟,娃打電話就報了個平安,不到十秒。
還有一些家長依舊在焦急的等待著,“都快熄燈睡覺了,娃怎么還沒打電話回來?”
......
小兮翻到這些記錄,瞬間覺得心里平衡了,原來孩子們都是一般的著急,電話里都是一樣的簡短。
相較于孩子們的獵奇,家長群里的不安很是熱鬧。老師在班級圈貼出孩子們在校的照片,才一解家長們對孩子們的思念之苦,稍微安撫住了家長不適應、焦急不安的情緒。
梓南住校的第二天,還不待家人思念泛濫,梓南居然大中午來了電話:“媽媽,我肚子疼!”
家人大驚,立馬到學校接梓南去醫(yī)院。接到梓南,他氣色不錯、聲音洪亮,依舊滿臉興奮。
小兮擔心地問:“肚子很疼嗎?”
梓南滿不在意地回答:“這會不疼了!”
到了醫(yī)院,醫(yī)生給梓南開了助消化的藥品,笑著說,梓南無大礙,或許只是吃多了,或者是學校的飲食習慣和家里有所不同造成的。
原來只是身體正常的適應,小兮擔憂的心松了一口氣!
“我們學校做的麻婆豆腐特別好吃!”
“我們晚上還看電影呢!”
“熄燈后宿舍不讓說話。”
“早晨起床我們要到操場跑操。”
“我晚上沒睡著的時候會想家。”
......
梓南滔滔不絕地對學校里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如數(shù)家珍。
小兮看著生龍活虎、底氣十足、興奮不已的梓南,他哪有一點生病的樣子,小兮心里嘆了口氣,梓南的情感適應,比自己預期的要來的早。
瞧完醫(yī)生,要送梓南回學校了,梓南興奮地說:“媽媽,我晚上要回家,我有太多的話想跟你們說。”
“不行”小兮一口拒絕。
略一不舒服,梓南便要找媽媽,這和在家里的自由散漫別無二致,梓南還根本沒有意識到學校的規(guī)矩究竟是怎么回事。在學校過的很快樂,有太多的話想說,梓南就要求回家,梓南對家庭的情感依賴依舊很重,這些恰恰證明了梓南的獨立能力和毅力尤需加強,所以小兮才一口拒絕了梓南回家的要求。
哇的一聲,同在車上的公公突然放聲大哭,嚇了小兮一大跳,發(fā)生什么事情了?
公公哭著說:“娃......要回家......都不讓回?”
一車人,面面相覷,無言以對。
當晚,梓南便被接回了家,晚上和爺爺同睡。
第二天一早,小兮獨自送梓南去學校,小兮勉勵梓南,堅持住校,不要老鬧著回家。梓南向小兮保證,這周已經(jīng)回過一次家,后面幾天都會堅持住校。
中午吃飯的時候,小兮和婆婆閑聊:“梓南這會,估計也正在學校吃飯呢!”
又是哇的一聲,公公居然又放聲大哭,小兮驚詫不已,退休前在職場叱詫風云的公公,居家后居然變得如此玻璃心。
公公抽泣著訴說:
“昨晚我和梓南聊了半晚上。”
“可憐娃一個人在學校?!?p> “不知道娃在學校能不能照顧好自己,我昨晚上焦心的一夜沒睡著?!?p> “早上娃去學校的時候,心情低落、不太愿意。”
......
公公哭哭啼啼、嘮嘮叨叨,婆婆早已不耐煩:“我看是你一夜沒睡想太多,人家梓南早上去學校時挺開心的?!?p> “你胡扯......”公公哭著大吼,公公和婆婆又吵了起來。
小兮趕緊端起碗去了客廳,幾口將飯菜扒拉進嘴里,便回自己家去了。
公公接連兩次在家人面前放聲大哭,讓小兮大吃一驚,也擔憂不已。
小兮一方面擔心公公思念成疾、老年抑郁。另一方面,公公這樣,小兮有梓南成功適應住校壓力陡增的隱憂,公公對梓南的情感牽絆,公公在家給梓南做強大的后援,梓南要求回家的欲望會增加,回家的想法也更容易實現(xiàn)。
絕情未必真絕情,比起接梓南回家的辛苦,不接梓南回家的忍耐更難挨!哪有媽媽不愛孩子的?哪有媽媽不想念孩子的?可正是因為愛,才更要管住自己,不能為了求自己心安而嬌慣孩子,須知慣子如殺子。
公公如此寵愛孫子,如此情緒質(zhì),愈發(fā)堅定了小兮送梓南住校的決心。
家長或許會因為家里無人照顧孩子而讓孩子住校,而在小兮家,卻是因為有太多的人爭著照顧孩子、又太過溺愛孩子而必須住校。
從孩子對父母的依戀到父母對孩子的依戀,家長對孩子,不光是物質(zhì)上的嬌慣,還有精神上的嬌慣,并且精神上的嬌慣更為隱秘!
滿足孩子的每一份物質(zhì)需求是嬌慣,事無巨細、無一遺漏地關(guān)照孩子的每一份情緒,也是一種嬌慣。
孩子總歸不只是一個家庭人,不能一輩子只待在家里,只和家人相處。孩子終會長大,也終會走出家門,步入社會、成為一個社會人??沙隽思议T,社會不是你媽,不會慣著你!
小兮正是因為愛梓南,才不愿意只是把梓南養(yǎng)成一個家庭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小兮想給予梓南的,不僅僅是幸福,更是一種在任何環(huán)境里都能幸福的能力。
梓南晚上不回來,公公想念的緊,小兮便開車帶著公公、婆婆和女兒,去梓南的學校,透過校門,盡管什么也看不見,卻能神奇地聊慰相思,如旁邊一眾的家長正在做的事情一般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