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即是書名,也是人名。這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位道家大賢,一生的思想主張全都被記錄在《莊子》一書中。
同時,莊子也是道教的靈魂人物,其思想主張影響了道教的發(fā)展,甚至可以說是道教的核心。
《莊子》一書原有內篇七篇、外篇二十八、雜篇十四、解說三,五十二篇,十余萬言。該書包羅萬象,對宇宙生成論、人與自然的關系、生命價值、批判哲學等都有詳盡的論述。
我最喜歡內篇的《逍遙游》。
逍遙游有云: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徐福念誦著逍遙游,只見傳道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讀條一樣的變化,一下子拉到底,“幻化現實”一下子跳了出來,成了最大的狀態(tài)字。
與此同時,天地一下子陰暗下來……
不,不是天地陰暗,而是他們頭上出現一只大魚。
“鯤?”眾人抬頭望去,只見魚之大遮天蔽日,心中他們便想到了鯤。
張良直接站了起來,失聲道:“這是鯤!這鯤之大,非普通人可以想象啊?!?p> 徐福有點兒蒙,因為他沒有看到什么鯤,他只知道他的精神力在不斷游走。文字自他口中而出,只此而已。
難道他們看到了幻覺?
徐福猜對了,就是幻覺,幻化現實與后世的催眠術有些相似,不同的是這狀態(tài)需要絕對的精神力配合道經才會出現幻覺。
徐福雖然還沒弄明白其中的原理,但是這不妨礙他沉著裝逼贊道:“正是,莊子之思想,影響了道教千百年。如果沒有莊子,或許也不會有道教了?!?p> 隨著這話,鯤化鵬飛入云叢,文字終,幻境消失。
張良這時候就算不信徐福是那個秦“徐?!?,也信了徐福是道教高人,不由驚訝道:“莊子圣賢對道教有這樣重要的作用?”
作為讀過無數典籍的張良,他讀過莊子,只不過他一直以為莊子是諸子百家,甚至以為是儒學大師,完全沒有想到莊子會是道教中人。
徐福繼續(xù)說道:“這就說到我們之前的問題了,什么是道教?!?p> “道教,起源于古巫族巫術,最遠可以追溯到上古蒙昧時代。
關尹眼有日精,天日之表。少好墳(三皇之書)、索(八卦之書,書名)、素(《太公素書》)、易(《易經》)之書。善天文秘緯。仰觀俯察,莫不洞澈。不行俗禮,隱德行仁。后因涉覽山水,于雍州終南山周至縣神就鄉(xiāng)聞仙里結草為樓,精思至道。因以其樓觀星望氣,故號其宅為樓觀。
……
周王請起出山,為函谷關關令時見東方有紫氣西邁,知有圣人將至。不久老子駕青牛薄板車至函谷關,迎入官舍,北面師事之。居百日,尹喜以疾辭官,復迎老子歸樓觀本宅,齋戒問道,并請老子著書,以惠后世。于是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以授之,老子遂去,不知所終。之后,尹喜乃棄絕人事,按老子所授經法。精修至道,三年后,悉臻其妙。乃著《關尹子》九篇,發(fā)揮道德二經。
而我家祖師白眉真人整合黃老派、方仙道、文始派等先秦修道團體,創(chuàng)立道教。
故,老子締造了道家,而我家祖師創(chuàng)造了道教。
其中莊子的思想主張,以及人生哲理,又對道教的產生與發(fā)展給予了極大的助力。比如莊子曾言: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這句話只要一聽,便與道教的修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徐福娓娓而談,時刻關注狀態(tài)變化,但是有沒有地涌金蓮,卻只有受催眠的人才可以看到,徐福作為施術人竟然是看不到的。
張良聽的目光迷離,呢喃道:“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這才是我追求的修道路?!?p> “哎,贏政與項羽為了一己之欲……我們失去了太多,太多。如關尹、莊子這等大賢,竟然只有只言片語的記載。”
張良說到這里,不由感到痛心疾首。
張良身邊的仆人見張良痛苦,立即建議道:“侯爺無須痛苦,大可拜先生為師?!?p> 張良一聽,立即跪伏于地道:“還請先生授我修仙之法,羽化成仙之道?!?p> “仙!得肉身長生之道,與天地同壽……可惜,貧道不會。”
徐福眼瞼微垂,他還是很有底限的。雖然他不知世上到底有沒有仙,但現在他會的傳道功(1)確實只不過是精神力上的催眠術罷了。
所以徐福直言坦承不會。
至于以后會不會……
徐福也很想說“貧道至此,仙自我始”。
但是這話說就很爽,做,他現在可不會??!
雖然有系統(tǒng)在,他遲早可以這么說,但是在徐??磥恚院笫且院?,現在他不過是因為穿越,所以精神力變的強大,再擁有一點兒道家的催眠術罷了。
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
這是徐福的底限。而他也沒有必要作死吹那么大的牛。畢竟他已經知道現在是漢朝恢復文化的時期,也就是說只要背書,他就可以過的很好了,他又何必吹牛作大死。
徐福很清醒。
這個世界沒有仙。
身為一個受現代化教育的人,他很清楚這點。不過,他依然會宣傳道教,不僅僅是為了任務,還因為是道教養(yǎng)育了他,是道教的道觀為他付了他上學的學費。
“先生,先生,還請先生收良入教?!睆埩脊虻夭黄?,不斷哀求。
徐福說道:“仙之道,如蒼穹上的云霞。不過霧聚云散,執(zhí)念罷了。”
徐福不知道這世上有沒有仙,他又能不能成仙,但他知道漢初張良張子房晚年疾病纏身,生不如死。
據后世考古學家分析,這位“漢初三杰”之首的張良會體弱多病,便是因為他服食五食散,中了重金屬之毒。
相遇便是有緣,仙是以后的事,現在還是阻止他繼續(xù)服藥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