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新身份
別看已經(jīng)有了心理準備,在見到姜山的時候,鄧朝還是忍不住愣了幾秒鐘。
太年輕了!
也太不像導演系的了!
雖然算不上什么大生意,不過鄧朝準備的還是挺充分的。
畢業(yè)大戲歷來是大四學子們的重中之重,他們98級表演班所有人加起來拼拼湊湊了七八萬,這些錢是他們這幾年跑組好不容易才攢下來的。
攢劇本、準備道具、舞美設(shè)計,這些都是要花大錢的地方。
雖說學校方面也能提供一定的幫助,但要想舞臺視覺效果好,這部分錢必然是少不了的。
這次來見《夏洛特煩惱》的編劇,鄧朝也想跟姜山探個底,透露一下劇本怎么賣,然后自己好回頭跟同學們商量。
價錢也不能太離譜,不然沒辦法回去跟同學交待。
單就這個本子而言,鄧朝又格外的喜歡,尤其是里面夏洛等人物,簡直寫活了。
從這方面想的話,劇本價錢稍微超出自己心理預期一些也行,權(quán)當以后大家交個朋友了。
“師弟,你這個劇本怎么說?”
三人坐下后,大家一邊吃一邊聊,期間鄧朝試探性地問了一句。
“不賣!”
不賣?
聽到他的這番話,鄧朝急眼了,這個本子如果不賣干嘛讓自己看呢?
他真的是對這個劇本情有獨鐘!
一旁說話大喘氣的姜山繼而繼續(xù)說道,“不過朝哥如果想用在畢業(yè)大戲上,只要不商用那就完全沒問題,只是這個劇本我不對外出售?!?p> 聽到姜山這么一解釋,輪到鄧朝坐不住了。
只見他連連擺手道,“那不行,就算是讓我們用,也不能免費使用不是?”
這個本子說是解他燃眉之急一點兒也不過分,就算是姜山不想對外出售版權(quán)也合情合理,但自己不能貪得無厭,心安理得地接受,不然以后還怎么在圈子里混?
有成熟的劇本和編劇在,這給他們的排練節(jié)省太多時間了,這對最后的演出效果有很大的幫助。
人家給足了面子,自己也要回敬不是?
鄧朝堅持要給,姜山也堅決不要,倆人就這么僵持了下來,最后還是一旁的中間人孔和平幫忙勸了一句,倆人這才作罷。
不過到最后姜山也沒有選擇要錢。
姜山的要求很簡單,《夏洛特煩惱》作為畢業(yè)大戲在學校劇場演出沒有任何問題,只在場次上有所限制(畢業(yè)演出期間每周至多一場),其他的要求就剩下不涉及商業(yè)化盈利即可。
當然雙方也是立下了紙質(zhì)版的合同,簽名蓋章的那種,以免后期因為這件事產(chǎn)生分歧。
一直到送別了姜山,鄧朝還是有些不太敢相信,自己這就談成了嗎?
懷著輕松愉悅的心情,鄧朝回到了中戲的實驗劇場,最近一段時間98級表演班的同學們差不多算是住在劇場了。
時刻可以感受到舞臺的氛圍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昨天的時候鄧朝將《夏洛特煩惱》的劇本給大家看了,最后一致選擇了這個。
在他們看來雖然穿越、夢回高中時代在國內(nèi)外不同的影視作品中出現(xiàn)了多次,但是像《夏洛特煩惱》這樣落點放在愛情、喜劇上的還是不多見。
無論是從臺詞、人物刻畫還是劇情安排,《夏洛特煩惱》都給人以一種十分新穎的感覺,這是近年來話劇市場上不多見。
甚至都不能說是不多見,而是根本沒有出現(xiàn)過的。
近兩年的話劇市場主要還是以國話、人藝、上話這些老牌官方劇團為主,所演出的也主要是以前的經(jīng)典話劇,國內(nèi)的國外的經(jīng)典劇目都有。
唯獨缺少的就是創(chuàng)新。
民間話劇團體也多是小打小鬧,根本不成氣候。
簡單算一筆賬就能明白,人工成本、舞臺幕后技術(shù)人員(包括燈光、音效、道具轉(zhuǎn)換)等等、編劇、導演、制作人、藝術(shù)總監(jiān)、舞臺監(jiān)督等,再加上場地租金,這些都阻礙了民間話劇團隊的發(fā)展。
燈光、音效、道具轉(zhuǎn)換,不僅演出現(xiàn)場要用,平時訓練也要跟排。
僅僅是燈光、音效合成,技術(shù)人員操作一場就需要幾百到幾千不等,加之一些劇存在編舞、聲樂需要,這些費用也都是不菲。
說鄧朝想要改變話劇市場的現(xiàn)狀,那不現(xiàn)實。
他現(xiàn)在就是想借著《夏洛特煩惱》這個好劇本,好好的準備自己的畢業(yè)大戲。
鄧朝走進實驗劇場的時候,舞臺上的大家正在按照劇本排練《夏洛特煩惱》第一幕的其中一段。
見到鄧朝回來了,臺下準備的同學馬上朝他圍了過來。
“老鄧,怎么樣?”
鄧朝笑著揚起了手里的合同,“搞定了!”
“多少錢?”
這時候大家最關(guān)心的還是錢的問題,畢竟如果在劇本上花費太多,那必然會影響到舞美的效果。
“沒要錢。”鄧朝臉上笑意更盛。
聽他這么一說,幾個同學不由得驚呼起來,“怎么可能?”
“確實沒要錢。”
拿下劇本后因為心情很舒暢,鄧朝不免開始臭美起來,自吹自擂道:“怎么樣,我的這個人脈可以吧!”
這話大家可不信,搶過他手里的合同大致看了眼這才明白過來。
人家編劇確實是沒要錢,但也是有要求的,那就是只要不商演賣票的話劇本就可以隨便用,只是在演出場次和時間上做出了要求。
一般情況下畢業(yè)大戲會從來年2月份開始到4月份結(jié)束,這期間會根據(jù)大家的實際情況做出場次的安排,一般一周不會少于兩場。
不過這份合同上嚴格控制了場次和時間,每周至多表演一場。
按照鄧朝傳達編劇的想法是,是為了保證最好的演出效果,保持大家的狀態(tài),所以才會對演出場次做出要求。
這一點細琢磨稍稍顯得有些奇怪,不過在場的諸位也沒有多想。
劇本定下來后,這些細枝末節(jié)大家也都不在意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劇本。
“這剩下的本子什么時候能到?”
“明天下午,到時候我親自去拿。”
聽到同學的疑問,鄧朝回應道,“明天咱們大家同編劇見一面,聚一聚吃頓飯也好。”
“嗯,不錯?!?p> “我覺得可以。”
見到眾人紛紛點頭,這件事也就這么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