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不等他說完,隨口道出算題,剎那功夫,隨口說了出,語速之快,出了自己,外人根本聽不清楚,是在說什么,說道:
“第一題:今有均輸粟:甲縣一萬戶,行道八日;乙縣九千五百戶,行道十日;丙縣一萬二千三百五十戶,行道十三日;丁縣一萬二千二百戶,行道二十日,各到輸所。凡四縣賦,當(dāng)輸二十五萬斛,用車一萬乘。欲以道里遠(yuǎn)近,戶數(shù)多少,衰出之。問粟、車各幾何?”
別看他年老,但中氣十足,雖然語速過快,韓奕卻聽的清清楚楚,隨答:
“術(shù)曰:令縣戶數(shù),各如其本行道日數(shù)而一,以為衰。甲衰一百二十五,乙、丙衰各九十五,丁衰六十一,副并為法。以賦粟、車數(shù)乘未并者,各自為實(shí)。實(shí)如法得一車。有分者,上下輩之。以二十五斛乘車數(shù),即粟數(shù)。”
稍微一停,接著說道:
“甲縣粟八萬三千一百斛,車三千三百二十四乘。乙縣粟六萬三千一百七十五斛,車二千五百二十七乘。丙縣粟六萬三千一百七十五斛,車二千五百二十七乘。丁縣粟四萬五百五十斛,車一千六百二十二乘。”
張仁不容他思索,更不容他有喘氣時(shí)間,接連出題:
“第二題:今有均輸卒:甲縣一千二百人,薄塞;乙縣一千五百五十人,行道一日;丙縣一千二百八十人,行道二日;丁縣九百九十人,行道三日;戊縣一千七百五十人,行道五日。凡五縣,賦輸卒一月一千二百人。欲以遠(yuǎn)近、戶率,多少衰出之。問縣各幾何?”
韓奕想也不想,隨答:
“術(shù)曰:令縣卒,各如其居所及行道日數(shù)而一,以為衰。甲衰四,乙衰五,丙衰四,丁衰三,戊衰五,副并為法。以人數(shù)乘未并者各自為實(shí)。實(shí)如法而一。有分者,上下輩之。甲縣二百二十九人。乙縣二百八十六人。丙縣二百二十八人。丁縣一百七十一人。戊縣二百八十六人。”
韓奕話還沒落音,張仁接著出題:
“第三題:今有均賦粟:甲縣二萬五百二十戶,粟一斛二十錢,自輸其縣;乙縣一萬二千三百一十二戶,粟一斛一十錢,至輸所二百里;丙縣七千一百八十二戶,粟一斛一十二錢,至輸所一百五十里;丁縣一萬三千三百三十八戶,粟一斛一十七錢,至輸所二百五十里;戊縣五千一百三十戶,粟一斛一十三錢,至輸所一百五十里。凡五縣賦,輸粟一萬斛。一車載二十五斛,與僦一里一錢。欲以縣戶輸粟,令費(fèi)勞等。問縣各粟幾何?”
韓奕只是一笑,答道:
“術(shù)曰:以一里僦價(jià),乘至輸所里,以一車二十五斛除之,加一斛粟價(jià),則致一斛之費(fèi)。各以約其戶數(shù),為衰?!?p> “甲衰一千二十六,乙衰六百八十四,丙衰三百九十九,丁衰四百九十四,戊衰二百七十,副并為法。所賦粟乘未并者,各自為實(shí)?!?p> “實(shí)如法得一。甲縣三千五百七十一斛、二千八百七十三分斛之五百一十七。乙縣二千三百八十斛、二千八百七十三分斛之二千二百六十?!?p> “丙縣一千三百八十八斛、二千八百七十三分斛之二千二百七十六。丁縣一千七百一十九斛、二千八百七十三分斛之一千三百一十三。戊縣九百三十九斛、二千八百七十三分斛之二千二百五十三?!?p> 張仁有些氣喘。
韓奕也不好過。
張仁咽了咽口水,接著說道:
“第四題:今有均賦粟,甲縣四萬二千算,粟一斛二十,自輸其縣;乙縣三萬四千二百七十二算,粟一斛一十八,傭價(jià)一日一十錢,到輸所七十里;丙縣一萬九千三百二十八算,粟一斛一十六,傭價(jià)一日五錢,到輸所一百四十里;丁縣一萬七千七百算,粟一斛一十四,傭價(jià)一日五錢,到輸所一百七十五里;戊縣二萬三千四十算,粟一斛一十二,傭價(jià)一日五錢,到輸所二百一十里;己縣一萬九千一百三十六算,粟一斛一十,傭價(jià)一日五錢,到輸所二百八十里?!?p> 稍微一停,咽了咽口水,接著道:
“凡六縣賦粟六萬斛,皆輸甲縣。六人共車,車載二十五斛,重車日行五十里,空車日行七十里,載輸之間各一日。粟有貴賤,傭各別價(jià),以算出錢,令費(fèi)勞等。問縣各粟幾何?”
韓奕見張仁這般難受,更加好笑,便答:
“術(shù)曰:以車程行空、重相乘為法,并空、重以乘道里,各自為實(shí),實(shí)如法得一日。加載輸各一日,而以六人乘之,又以傭價(jià)乘之,以二十五斛除之,加一斛粟價(jià),即致一斛之費(fèi)。各以約其算數(shù)為衰,副并為法,以所賦粟乘未并者,各自為實(shí)。實(shí)如法得一斛?!?p> “甲縣一萬八千九百四十七斛、一百三十三分斛之四十九。乙縣一萬八百二十七斛、一百三十三分斛之九。丙縣七千二百一十八斛、一百三十三分斛之六。丁縣六千七百六十六斛、一百三十三分斛之一百二十二。戊縣九千二十二斛、一百三十三分斛之七十四。己縣七千二百一十八斛、一百三十三分斛之六?!?p> 張仁直喘粗氣,他們一對一答,眾人自就目瞪口呆,各個傻了眼。
張仁心知最后一題,根本困不住韓奕,自知不如,說道:
“第五題:今有粟七斗,三人分舂之,一人為糲米,一人為粺米,一人為鑿米,令米數(shù)等。問取粟為米各幾何?”
韓奕胸有成竹,也不容他有喘氣時(shí)間,隨答:
“術(shù)曰:列置糲米三十,粺米二十七,鑿米二十四,而反衰之,副并為法?!?p> “以七斗乘未并者,各自為取粟實(shí)。實(shí)如法得一斗。若求米等者,以本率各乘定所取粟為實(shí),以粟率五十為法,實(shí)如法得一斗。糲米取粟二斗、一百二十一分斗之一十?!?p> “粺米取粟二斗、一百二十一分斗之三十八。鑿米取粟二斗、一百二十一分斗之七十三。為米各一斗、六百五分斗之一百五十一?!?p> 張仁說完,連連咳嗽,再也無力出題,打開茶杯,把茶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