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酷熱難耐的夏季,時值農歷六月。
未羊父親始料未及地閑在了家里,像一臺機器樣無活可干,身上都閑出了厚厚一層鐵銹。
這個月,未家村幾乎沒一個人喊他去做木活兒,毗鄰的村莊也鴉雀無聲了。
日子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過著,好像要在他不知不覺中,將他逼入以乞討為生的叫花子行列里去。
這種危機感,有時在他的睡夢中也出現(xiàn)過,其感覺尤為強烈。
在那期間,即使有人喊他做木活兒,卻也不過是做一些,無可而無不可的小桌子、小凳子之類,飯不管,板子也不送。因為東家盤算著,如果給他管一頓飯,就根本劃不來。
如果給他一些木料的話,給多了,自己不行;給少了,他又不干。
于是乎,用不著做的東西他們就干脆不張那個口,除非,這個老實人樂意效勞,純粹把木活兒當成是一種愛好,而非從中謀取什么的手段。
更何況,這些年,需要做木活兒的人家也并不很多,因為他們的需求也逐漸地開始轉型。
實際上,自從未家村的第一家木工廠開業(yè)以后,人們就開始青睞于現(xiàn)成的成品,而非慢悠悠的,手工制品了。
慢慢的,這就像一種新的時尚一樣,在未家村這個小村落里開始流行起來。
有錢人家覺的請人手工做,既浪費木料,又嫌管飯費事費時,還不如花錢買現(xiàn)成的省事省時,還省力。
于是,便剩下一些小戶人家,比如,家里有一兩塊閑置的木料,燒了覺的可惜,便找未羊父親來做個小凳子之類。
而這時候,未羊父親一下就精神了,然后,一拍屁股就跟著去了,因為木活兒少得可憐,他也不敢再挑三揀四了。
遙想自己以前剛學會木活兒手藝的那陣子,做的也的確是慢了點,但到了現(xiàn)在,終于熟到生巧了,爐火純青了,可誰能料到,這門手藝竟開始衰落、萎縮,并且,日漸退出歷史舞臺......
......這至始至終都令他費解。
他想起曾經師父教給他的一句話,“有了木活兒手藝,你這娃兒一輩子就都不用愁吃香的喝辣的了?!?p> 現(xiàn)在,他回想起這句話時,心里拔涼拔涼的,覺的這個世界就仿佛一個大騙子,這個世界上哪有什么永遠的永遠,哪有什么一輩子都不變的東西。
因此,他頹喪和失落了一陣子,同時,也對人生產生懷疑了一陣子。
......
事實正如此,一直到后來,叫他做木活兒的人家越來越少了,甚至,連閑聊時問一下的人也沒有了。
即使有,人家也會把話擺明說,只愿意給木料作為報酬,管飯的事一律免談。
因此,這讓未羊父親越來越反感,慢慢的,他就開始將那門自以為可以養(yǎng)活自己一輩子的,完全可以靠這個托付終老的木活兒手藝束之高閣了。
慢慢的,他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手一點一點變得陌生,手藝一點一點開始失傳......
直到后來,他意識到自己不得不另謀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