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陰雨連綿九月天
一夜無話。
今年的秋雨,比起往年來的還要頻促一些,密集的雨水順著屋檐不斷濺落滑下,好似飛泉流瀑一般,沖刷著式臺下面的磚石,發(fā)出嘩啦嘩啦的響聲,伴隨著濕冷的涼風,吹動玄關槅門發(fā)出的碰撞聲,吵的人心煩意亂。
這種反常的天氣,對於東海道的百姓們來說,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自從應仁之亂起,這數(shù)十年來的氣候,就開始變得愈加反常,讓人難以捉摸。
世人都覺得是兵亂不休,叛亂迭起導致神佛發(fā)怒,降下水旱蝗災。高師盛反倒覺得這個說法應該反過來才對,正是因為接連不斷地各種自然災害,才導致幕府衰弱,天下動蕩不安。
而且現(xiàn)在戰(zhàn)亂已經(jīng)形成一個難以打破的循環(huán),各國大名豐收正好抓緊時間,征兵出陣別家,奪取新的領土;歉收了也不要緊,還是趕緊動員軍勢出陣,一來可以就食別國,二來青壯在外也減少了自己領內(nèi)出現(xiàn)一揆的幾率和數(shù)量。
高師盛躺在榻上,眼望格棚,難以入眠。
既然醒了,他也不貪睡,起身從押板間找了件衣袍披上,推門獨坐在屋敷回廊上,非但沒覺得冷,反倒是讓人精神一振。
時辰尚早,院內(nèi)的眾人還都在屋內(nèi)安睡,唯有旁屋有些動靜,是書役室野平三早起,正在臺所間燒火做飯,聽到動靜,探出頭問道:“莊頭,起的這么早??!”
高師盛點頭回道:“書役不也一樣?”見土間屋內(nèi)柴火不多,就自己快步奔向后院角落的柴房。
柴房年久失修,房頂漏了幾個大窟窿也一直沒補,受雨水沖擊,大塊的泥土從房梁上被打落,化成泥流,肆意流涕。連帶堆在屋里的柴火也有些受潮,好不容易挑撿了些還沒濕透的抱回土間。
戰(zhàn)國時通行餐制,與平安朝相似,仍舊是早晚兩餐制,或者午晚兩餐制,當然貴族、富人不受此例限制,可以三餐。
莊內(nèi)差役每日口糧都有定數(shù),莊頭五合雜糧,付盜四合,其余差役就更少了僅給三合,靠這點扶持米,一天是吃不上三頓飯的,若自己出錢來買又舍不得。
早晨這頓,吃不上什么好物,無非是各種雜糧熬成粥,在配上幾塊蘿卜干,也就對付過去了。
室野平三怕莊頭吃不慣鄉(xiāng)下的飯食,特意給他煮了兩個雞子,高師盛吃了一個,剩一下個,留給莊所之中最累的北莊萬次郎。
莊所眾人還沒睡醒,兩人也沒有去叫,只是在鍋里留了飯,等他們醒了,自己熱熱再吃就好。
莊所的工作繁瑣無趣,時近秋收,很多關於田產(chǎn)方面的賬冊明細都需要提前看上一遍,等過幾日郡里奉行來征收年貢時,若是一問三不知,還怎么協(xié)助。
這是交接完公文后,就要辦的第一件事情,因前兩日“宗論命案”,一直耽擱到現(xiàn)在。
昨晚連夜看完各類卷宗,寫完回執(zhí)文書,本想雨停讓人發(fā)送郡里,看這架勢,當是不成了。
今日得閑,用完飯后,干脆跟著書役室野平三撐傘,去了前院塾房查閱。
陰雨連綿,籠罩住了山林田野,密集的雨幕遮掩了視線,也阻擋住人們勞作的行程,遠處的山巒,近處的村落,俱是陰沉沉的,只能勉強見個輪廓,稍遠一點,就看不清數(shù)。
這雨,從昨天傍晚就開始下了。下了整整一夜,不見有絲毫的停頓,反而越下越大。
青木大膳用過飯后,披戴蓑衣,雷打不動的領著今日當值的木村平六外出,沿著鄉(xiāng)道去莊所管轄下的五個村子巡視,查看是否出現(xiàn)暴雨沖垮房屋,淤塞道路的情況。
如果有就統(tǒng)計好,到時莊所組織勞役清理營救。如果沒有就進村詢問是否有貧家需要房屋不濟,需要人手協(xié)助整修,這些都是莊所負責的最平常,也最重要的工作。
正是莊所里這些,卑微小吏不辭辛勞,數(shù)年如一日在風雨中的盡職盡責,才得以讓今川家牢牢統(tǒng)治著東海道三國,百萬石的土地。
木村平八閑著無事,溜到門口,倚著門攏手蹲坐,一面美滋滋地數(shù)著賞錢,一面盤算著等明日天晴了,去找相好的家中過夜。
高師盛不是貪財之人,昨日得了二十貫的“贖身錢”,回到莊所后就分給悉數(shù)分與眾人,即便長谷川隼人與長田盛氏二人也沒有拉下。
長谷川這回沒有拒絕,不知是不想掃眾人的性質(zhì),還是見到兩位郡里郎官的威風,動了當差的心思。
長田盛氏出身商賈,家中小有資產(chǎn),但本著長者賜,不敢辭的理由也一并收下,原本說今日再來拜訪致謝,但看天氣,大概是不太可能過來了。
甲斐土犬懶洋洋的趴在馬棚下前避雨,任由過去喂馬的新津孫一郎,抬腳百般挑逗,也不搭理動彈。
不知道是這兩日熟悉了高師盛的氣味,雖然不至於湊上前去,搖尾乞食,但也不會再像第一日,他剛來莊所上任的時候那樣吠叫不休。
因為見它背部的毛色格外深褐,又來自甲斐,干脆取名叫做了赤背犬。
萬次郎倒是還在蒙頭大睡,沒醒倒也好,省的起來挨餓。鍋里的雜粥被早起的眾人吃得干干凈凈,高師盛留給他的那個雞子,不知被誰嘴饞,給偷偷吃掉了。
這種平淡忙碌的日常,恍惚間,讓高師盛覺得自己又回到了在駿府城奉公的日子,不禁搖頭笑罵了自己一句:“真是享不了福的勞碌命!”
“???莊頭剛才說了句什么?”正在一旁為他講解的室野平三,聽到后疑惑地問了一句。
“無事,無事!”高師盛連忙擺手,轉頭瞧了眼院外閑到無聊的二人,對室野平三說到:“書役,歇會兒再講也不遲?!?p> “無事,俺還不累!”
他不累,高師盛卻有些乏了,起身想要去院里溜達一圈,一側臉正好撇見墻上貼著的各類文書,想起來還一直沒有細看過,本著了解民生的想法,挪步過去,仔細觀看。
坊官矢田作十郎殺人亡命,潛逃回三河國,通緝他的公文估計很快也要被傳下來,到時候也是一并張貼此處,供人辨認觀看。
墻上的諸多公文告示貼示的內(nèi)容不同,時間也不同,有的比較比較陳舊,墨跡都模糊了;有的則很新。
高師盛習慣性的從左往右看,前兩個都是駿河國的案子,第一個是“非許罪”,即出國時私自夾帶沒有堪許狀的貨物,堪許狀就是納稅后的憑證,逃稅這個罪名可大可小,但達到一定數(shù)量就屬於是比較嚴重的罪名。。
第二個還是駿府城的案子,犯得是“斗殺罪”。斗殺即在爭斗,打架中誤傷人命,按照律法也是要斬首示眾。
案件經(jīng)過是,兩個浪人在居酒屋發(fā)生口角,因為酒后失性,其中一人拔刀將對方殺死,隨后畏罪潛逃,到現(xiàn)在也沒有被抓獲,估計是逃出今川家的領國了。
第三個則是平山鄉(xiāng)本地兩個村子,因為爭奪水井、溝渠的使用權發(fā)生糾紛,莊所出面調(diào)停的公告。
如此等等,高師盛接連看了十幾份,有將近一半都牢浪人犯下的命案。駿遠叁三國本地土著的案件反倒都是些拖欠了錢款,被勒令某日歸還,不然就要被罰勞役。
或者是百姓們關閉村落,拒絕國人進入,要求實行德政令,結果被駿府派兵彈壓。
雖然牢浪人,總是引起各種案件,但各國大名對於浪人始終保持著一種既防備,又要使用的心態(tài)。
都會在本據(jù)的城下町修建大量的浪人長屋,供他們免費借宿,駿府城因為聚集的浪人太多,甚至還設立了專門的奉行來進行管理。
高師盛在駿府城時,負責的主要問題就是每天處理浪人們的事務。
出現(xiàn)合戰(zhàn),大名就會雇傭浪人和野武士出陣,編成游勢,充當消耗敵軍士氣和兵力的炮灰。
看到最后,有一張關於逃奴的通緝引起了高師盛的注意。
逃奴被通緝不奇怪,但放在一堆命案中間就有些奇怪了,他問到:“此隸奴為何會被駿府親自下發(fā)公文通緝?”
“這是安部牢城營的逃奴?!?p> 高師盛首先想到的就是,昨日被刺配流放的凈空和尚,不過馬上就又自己否定了。這回兒押送凈空和尚的差役,估計都還沒動身上路。
安部牢城營,位於安部金山附近,但并不參與挖掘金山,那是安部掘金眾的工作。
犯人們主要負責的是開山采礦,煉爐冶鐵。
采鐵不但累,且還危險,常有坑道坍塌壓死人犯的事出現(xiàn)。鑄鐵更不輕松,烈火升騰,煙熏燎繞的,有時還會發(fā)生煉爐爆炸的情況出現(xiàn)。
這種嚴苛的工作環(huán)境下,安部牢城營的犯人不止是私自逃亡,甚至聚眾反抗,想要武力集體越獄的情況,也是發(fā)生過幾次。
天文二十二年,信濃國武士出身的俘虜長野三郎、四郎兄弟及內(nèi)藤光秀三人,就策劃組織百十名犯人暴動,奪取武器,殺死看守的獄卒。
逃出牢城營后,一路劫掠沿途村落,攻殺莊所差役,最終逃亡於甲信鬼面山一帶。
駿府多次派兵討伐,也沒能成功將之剿滅,現(xiàn)在不時還會聽到這伙流人,下山為寇的消息。
這名逃奴,當也是殺了看守出逃。
高師盛奉公多年,對這種類似的事情,有過不少耳聞,不足為奇。
不過他對百姓拒絕豪族進入的事情比較驚訝,疑惑問道:“駿府可以說年年免賦,怎么還有這么多百姓要求德政?”
遠得不說,去年遠江國水患嚴重,駿府連續(xù)下發(fā)多份德政令,前天他才看過一份,免除災民棟別錢的文書。
室野平三攤手苦笑道:“天底下只聽說有多捐的賦稅,那里見過少交的年貢。”
高師盛愕然,無言以對。今年德政令主要集中在前三個月,現(xiàn)在九月中旬,剛剛滿打滿算才剛剛過去半年,竟然已經(jīng)有這么多村子積欠負債,
室野平三嘆道:“駿府下達的德政令,各家豪族愿意老實遵守的委實不多,自己應承下來德政,少交了年貢,但對領內(nèi)的百姓還是往年的數(shù)目,甚至因為收成減少,征得反而更厲害。貧家交不上年貢就只能拖欠,或者用勞役抵償,豪族們再把這些勞役轉給駿府,又能減去不少年貢。時間一久,總有負擔不起的村子,為了自救只能組織德政一揆,抗拒名主?!?p> 高師盛搖了搖頭,心道:“這些個豪族,平日里一個個叫囂“守護禁入”、“非檢不輸”,對駿府的的德政令都敢陽奉陰違,這會兒出了事,才又想起來請今川家的旗本過去彈壓。”
卻是忘了,遠江高氏也是如此做派。
對於國人豪族來說,駿府頒布德政令,就是對“不輸不入”利益的嚴重侵害,削弱他們財力物力的卑劣手段。
百姓的年貢免了五分,國人只能免二分。假設過去向村子征收一百貫年貢,今年只能收上來五十貫。
駿府以往年的基礎免二分,國人要交八十貫,一加一減,還要倒貼三十貫,今川家的德政令造成的財政虧空,憑什么要國人出錢來補。
去年的《遠州水患治平安德令》如果真的老實遵從,向上川家這種兩千石的小豪族恐怕就要直接宣布破產(chǎn)了。
高師盛隱約記得,后來因為德政令問題,就在東海道就引起過兩次大亂。
第一次是“遠州錯亂”時期,今川氏真多次努力沒能收回遠州后,頒布《遠州德政令》報復遠江國人的叛亂,鼓勵百姓發(fā)動德政一揆支持今川家,林登萬守國門。
剛準備叛亂的井伊家直接被搞破產(chǎn),宣布暫時滅亡。
第二次是武田勝賴為了恢復國力,將百姓負擔轉移給譜代家臣,導致了穴山信君與小山田信茂的嚴重不滿,前者叛逃德川家康,后者於天目山向織田信長“舉兵反正”將武田勝賴攻殺。
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評論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