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人生充滿意外
劉玄自顧乘舟返回樊口。
至于江東的事則與他無關(guān),陸遜、陸績二人運(yùn)氣好,可以和留守接應(yīng)的士卒,一起逃離江東,活下一條性命。
運(yùn)氣不好,他就只能死!
不會再有第三個選擇!
從兩人逃到南門那一刻開始,就注定兩種結(jié)局。
孫權(quán)這邊正在陸遜府上翻箱倒柜,掘地三尺,拆梁換棟,整個府上頓時雞飛狗跳。
在東吳將士一一搜查之下,果不其然,還真就搜查出一堆東西。
不過他肯定不知道,這是劉玄在陸家留宿之時,深更半夜故意留下的“證據(jù)”。
看見這些東西之后的孫權(quán),旋即想起先前,被他處死的劉備將士,即命人取來石灰水,澆于墻上一試。
待石灰水澆上之后不久,果然發(fā)現(xiàn)墻上出現(xiàn)詭異的紅色字跡,上面儼然就寫著那句文理不通的反詩,且一字不易。
此時孫權(quán)這方才知道,被他處死那人所言非虛。
只可惜他來晚一步,讓陸遜跑了!
“啟稟主公,臣等將擒陸遜、陸績之時,卻被兩人射殺!”
正在孫權(quán)悔之晚矣的時候,追緝陸績、陸遜二人士卒,跑到陸家稟報。
“射殺?可有擒住射殺之人?”
孫權(quán)一愣,這他就真想不明白,是誰在操縱這一切,把他當(dāng)成腦癱玩。
“未曾,此二人射殺陸績、陸遜之后,便已自戕!”
“奇哉怪也!東部有何看法?”
孫權(quán)摸著嘴邊絨毛,隨后問向身旁老者。
這位老者也就是,名譽(yù)江東的二張之一的名士——張紘!
“臣也不知事情緣由,不好妄加斷定,不過既然人已經(jīng)死了,至尊也就作罷算了!”
張紘對整件事情緣由經(jīng)過,也不大明白,自然不可能有什么高端見解,這種無中生有的見解,他也沒必要去搞。
但他明確表示,事情到此為止,不要再節(jié)外生枝了。
就是怕暴怒之下的孫權(quán),引罪陸家,禍及無辜之人躺槍。
孫權(quán)思索了一番張紘的話,然后便問:“可曾知道來歷?”
“應(yīng)該是劉備將士!”
“應(yīng)該?”
“其實(shí)臣等也不太確定,只知趕到之時,兇手對著荊州一拜,喊了一聲‘主公’我等還未來得及上前緝拿,便自顧自戕,自戕之前將船也燒了?!?p> 這他媽就更怪了,整個事情變得撲朔迷離了起來。
兇手為什么對著荊州拜?
為什么要燒船?
為什么有船不逃?
為什么要?dú)㈥戇d、陸績?
那聲“主公”是誰?
按照常理判斷,極大可能是劉備!
可是劉備的人有這么蠢?
但也說不定是對方故意如此做,然后避開懷疑!
一瞬間孫權(quán)感覺腦子不好用了,最近太多太多,撲朔迷離的事情,自從劉玄來到柴桑之后,他愈發(fā)感覺心力交瘁。
而這里面很重要的一環(huán),劉玄到底在演個什么角色,他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
而且為什么偏偏找上陸遜。
這是他真正想不通的。
如今劉玄早已逃之夭夭,自然不可能將他捉過來一問,于是只得無奈說道:“此事就此而止……”
懷揣著滿腹疑問,不知此事背后究竟,有何不為人知秘密的孫權(quán),草草就將一場鬧劇,虎頭蛇尾結(jié)束。
劉玄要是知道的話,絕對會大嘆一句:“早知道就不搞這么多手段了,害我費(fèi)盡心機(jī)什么姜黃水,搞什么死間計。
淦,打臉!一定不能傳出去,不然名聲不保。”
他哪里知道,多疑的孫權(quán)會把事情變成這樣?
原先預(yù)計好的手段,基本上沒有用。
也就雇請了一些游俠,無賴乘機(jī)搗亂用上了點(diǎn),其余的大多沒有派上用場。
人生總是這么的,充滿意外!
劉玄等人避開了江東耳目,把船劃到長江中心停留,卻發(fā)現(xiàn)留著守候的二人沒回來,他就知道結(jié)果了。
十有八
九是追的太緊,兩人啟動緊急計劃,殺死了陸遜、陸績二人。
于是只好,心事重重的,帶著趙云麾下幾十人,返回樊口。
“先生辛苦了!”
劉玄一登江岸,劉備卻早早的停留在岸邊,迎接劉玄。
“區(qū)區(qū)小事,不足掛齒!”劉玄謙虛了一句。
劉備左顧右盼,見不到一個新面孔,于是狐疑問道:“不知道伯言何在?”
“臣愧對主公,此次玄無功而返,還喪失數(shù)員將士,請主公責(zé)罰!”
劉玄曲身請罪,讓劉備大吃一驚,問到:“何意?”
“起初在下激陸伯言,欲讓其與孫權(quán)互生懷疑,好從中漁利!只可惜,孫權(quán)此人,疑心甚重,久久不曾入計。
又不知陸伯言,是如何一回事,我與他約定好了地點(diǎn),他居然不至。
倒是數(shù)員將士,因?yàn)榇耸露鴨拭?,臣請主公?zé)罰!”
劉玄自然不可能把這種齷齪事情,給劉備知道,他也沒必要知道。
在返回樊口之前,劉玄就曾與士兵和趙云商量好了口供,只要劉備問,大致上都會是回答一樣的。
絕對不會有別的,不同的口供。
“許是備德薄,無緣良才……”
一時間劉備突然就感到落幕,沒想到,連招攬一個一名不文之人,都如此困難。
“主公毋憂,雖無伯言相助,然荊襄才子甚多,我曾有聞,南陽黃漢升(忠)、南陽文仲業(yè)(聘)乃當(dāng)世猛將,零陵賴君(恭)、馬氏五良、零陵蔣公琰(琬)等,皆有非百里之才,他日即可為主公助力。
只待此戰(zhàn)過后,主公亦可猛將如云,謀主如雨,無懼中國人才!”
雖然這些人,不是像二張、荀攸、荀彧、張遼、徐晃這等人才,但是也絕對不可小覷,每個人發(fā)揮的好,再由劉備、諸葛亮兩人帶領(lǐng)下,不會比曹魏差。
而且曹魏政治斗爭太激烈,即使有才,也很難發(fā)揮因有的作用,大部分就是蹉跎時光而已。
但是劉備這邊是新興集團(tuán),各個都望著往上市上面奔,自然戰(zhàn)斗力十足。
一個吃了袁氏集團(tuán)尸體的曹氏集團(tuán),會在袁氏的尸體上,開始糜爛、腐朽、墮落,而且只會愈演愈烈。
曹氏如此,司馬氏亦是如此!
劉備這邊嘛,劉備死后、諸葛亮死后,大家也許是看不到希望,也許是累了,就不想奮斗了。
劉備點(diǎn)了點(diǎn)頭:“期望如先生所言,此戰(zhàn)我等將曹操扼制于江北!”
這一切都是基于曹操敗北,無力南征。
“在下說過,此戰(zhàn)我等必勝,而曹操必敗!到時主公便是,如《易》所言:‘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從此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再無拘束?!?p> 對于赤壁勝敗,劉玄從來沒擔(dān)心過。
即使他什么都不做,都能躺著被劉備帶贏,更何況他還籌謀那么久,這還能輸?
那劉玄,真的可以重新再來了。
就如穿越到明英宗少年時,日后土木堡還能輸,他就真見了鬼。
“是備多慮了,先生請!”
劉備這才想起來,劉玄不止一次說過必勝之話了。倒是他,面對著曹操大軍,心里有些忐忑。
所以一直懷疑能不能勝。
即使按照劉玄算法,還有二十萬人,那也是劉備聯(lián)軍的四倍呀!
說夸張點(diǎn),一人沖一把,長江都得變白。
更何況是二十萬個人,擺成戰(zhàn)陣,那是個什么概念?
當(dāng)初黃巾軍,號稱百萬,但是實(shí)際上每一股,也沒有十幾二十萬人。
不然當(dāng)初劉備起兵時,只憑借關(guān)、張以及一些兵丁的話,早就被幾十萬大軍淦沒了,哪里還有今日的豫州牧……
南鄉(xiāng)書生
《江表傳》有載:「初,權(quán)於群臣多呼其字,惟呼張昭曰“張公”,紘曰“東部”所以重二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