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輔炎漢

175、主動納稅

輔炎漢 南鄉(xiāng)書生 2340 2021-03-02 09:30:00

  “此紙乃臣根據(jù)蔡侯紙、左伯紙所改進,至于字,則是以木板,然后使工匠雕刻陽文,雕版刷上墨水,白紙附在其上,如印章倒印絹帛一般,字可載其上也!”劉玄拱手而道。

  好號稱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印刷術(shù)、造紙術(shù)可謂惠民利器,畢竟普羅大眾,一輩子都不大可能用的上火藥、指南針。

  相比于活字印刷,肯定比雕版印刷是進步的,但活字印刷,在無銅、鉛活字印刷之前,比之雕版則兩可之間。

  而銅字印...

南鄉(xiāng)書生

從《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來看,只能說明三國官方文書是用竹簡作字的載體。   《三國志·魏書·陳思王植傳》稱:「功銘著于鼎鐘,名稱垂于竹帛?!?  應該是是由于竹簡方便長期保存,所以用來作官方文書,因此不能說明民間用紙不流行。   在紙張發(fā)明之初,紙只有包裝、襯墊功能,但漢末三國是個用紙的過渡期,更有左伯紙、蔡倫紙風靡天下,因此很難斷定三國紙張的流行程度。   文中還是設(shè)置竹簡為主流載體,而紙張、縑帛則處于從屬地位。   《三輔決錄》曰:「韋誕奏:“蔡邕自矜能書,兼明斯(李斯)、(史扛)之法,非得紋工不妄下筆。工欲畚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張藝筆、左伯紙,及臣呂,皆古法,兼此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以盡徑丈之勢。方寸千官?!薄?/p>

這是VIP章節(jié)需要訂閱后才能閱讀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