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蔡瑁之子
我從未到過襄陽,但是對襄陽卻印象深刻。
那是源自金庸先生小說里的襄陽之戰(zhàn)。
三國時期的襄陽,較之金庸筆下的襄陽,更為久遠(yuǎn)。
一入襄陽,一股厚重感撲面而來,作為南北門戶,襄陽自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是以襄陽的城墻建造、城防都是極其嚴(yán)格。
以前看小說,里面總會提到軍容一詞,對此我曾嗤之以鼻。
認(rèn)為無法從軍容看出來軍隊(duì)?wèi)?zhàn)斗力。
但是看著襄陽城墻上站著的士兵,看著襄陽城內(nèi)一隊(duì)隊(duì)巡視的士兵,我終于明白何為軍容整潔了。
那是一種很難形容的感覺,但是當(dāng)你看到這樣的士兵,你就知道,他們的戰(zhàn)斗力必然不俗。
以前讀三國的時候,對于目前掌控荊州(襄陽屬于荊州)地區(qū)的劉表頗為不屑,認(rèn)為其徒有虛名。
如今親眼看了劉表治下這些士兵,我才明白,能夠成為三國的一方諸侯,劉表絕非凡夫俗子。
諸葛亮對襄陽城顯然極其熟絡(luò),帶著我左轉(zhuǎn)右轉(zhuǎn),很快便來到了一處府邸前面。
這塊府邸門府極高,周圍遍布著同樣高大巍峨的建筑,同時,到了這些建筑周圍,往來巡邏的士兵數(shù)量明顯減少,倒是府邸周圍,隱隱綽綽有諸多人影。
顯然,這應(yīng)該是襄陽城內(nèi)的大戶人家了。
蒯府,兩個大字筆走龍蛇,道出了這家府邸主人的來歷。
其實(shí),這時候的字和我前世所用的簡體漢字有所不同,但是好在我以前對古文很感興趣,鉆研過一些,所以也能看出來。
看到蒯(kuai)府兩個字,我突然明白這是哪家的府邸了。
荊州豪族諸多,諸葛亮并非生來便是荊州家族,而是在其年幼的時候,父母雙亡后,被他叔叔帶到荊州。
其后,諸葛亮的兩個本族姐姐,便在其叔叔的運(yùn)作下,嫁給了荊州的兩大豪族,一個便是蒯家,另一個則是著名的龐家。
蒯家在荊州頗有地位,兄弟三人皆有政務(wù)在身,算得上是實(shí)權(quán)派。
而龐家則是隱士之家,在士人中頗有名望。
想到這兒,我不得不贊嘆諸葛亮叔叔,雖然歷史對此人著筆不多,但是單憑諸葛亮叔叔為諸葛家族鋪的路,就能看出此人不凡。
我正在結(jié)合自己的歷史知識遐想的時候,諸葛亮突然頓住了腳步。
我一時剎不住,險些撞在了諸葛亮身上。
諸葛亮不滿的哼了一聲,我不由有些詫異。
雖然相識不久,但是諸葛亮向來是喜怒不形于色的。
但是此刻卻臉色有些發(fā)紅,眼睛中甚至有猶豫之色。
就在我猜想諸葛亮為何如此的時候,諸葛亮沖我點(diǎn)了點(diǎn)頭。
我以為他是在朝我打招呼,我也沖他點(diǎn)了點(diǎn)頭。
諸葛亮呆了呆。
“去敲門啊,這么沒有眼力見”。
言語之中,充滿了不可置信,仿佛我是一個蠢到了極點(diǎn)的人。
拜托,我是一個從民主社會穿越而來的人啊,怎么可能像那些有著封建殘余思想的書童一樣,主子一抬屁股,就知道主子要做什么呢?
心里這么想,在這個時代我終究是要靠著諸葛亮吃飯的,趕緊忙不迭的跑去敲門了。
門一打開,諸葛亮便昂首挺胸走了進(jìn)去。先前臉上的不自在,消失的無影無蹤。
至于開門的門房,顯然對諸葛亮十分熟絡(luò),見面便直呼諸葛先生,顯然諸葛亮是蒯家的常客了。
豪門世族,果然不同凡響。
進(jìn)來蒯府,我以為自己進(jìn)了公園。
山水疊嶂,院落交錯,若不是熟人帶路,只怕我走不了幾步就會迷失其中了。
“諸葛先生,您來遲了呀!今日的品評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如今大家都在用餐了”。
門房開門后,一直跟在我和諸葛亮身后,對我顯然是無視了,對諸葛亮,倒是格外熱情。
看來諸葛亮在豪門世家,也頗有地位啊。
我正感慨著,一道尖利的聲音突然響起。
“哎呦,這不是孔明兄么”?
“怎么,今日又是品評結(jié)束才到啊”。
隨著尖利的聲音想起,一個和諸葛亮年紀(jì)相仿的公子哥,在眾人簇?fù)碇?,和我們迎面走來?p> “山景誘人,亮多欣賞了些許,這便有些遲了”。
諸葛亮說起慌來,是真的眼睛都不眨一下。
明明是自己在襄陽城外看劉備入城耽誤了時間,這一嘴就扯到山景上去了。
“孔明兄還是如此悠閑自得,頗有隱士風(fēng)范啊。不過諸葛家二小姐不是嫁給了龐家嗎,那可是著名的隱士世家,孔明兄何不多去龐家親近親近,怎么總是往蒯家跑呢”。
言語之中,盡是諷刺。
這公子哥的意思很明白,既然你喜歡隱居,應(yīng)該和同樣隱居的龐家走得近一些,怎么就和在荊州掌握實(shí)權(quán)的蒯家走得這么親近呢?
言外之意,是諸葛亮故作清高唄。
我向來看不慣一些富二代官二代的作風(fēng),這公子哥都不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就知道是一個二世祖,我正想開口反駁他幾句,卻發(fā)現(xiàn)我連對方是誰都不知道。
更不用說反駁了。
諸葛亮微微一笑。
“各大世家聯(lián)合舉辦的品評,乃是荊州盛事,我自然要前來觀瞻了”。
說完,朝著那公子做了做輯。
“蔡瑁將軍主管荊州軍務(wù),荊州安寧,全賴蔡將軍,我聽聞蔡將軍家教極嚴(yán),是以蔡家公子熟知軍務(wù),想必此次品評必有高論”。
諸葛亮一語道破了這公子哥的身份,原來是蔡瑁的兒子,難怪如此二世祖。要知道,彼時的荊州,雖然劉表統(tǒng)帥荊州,但是蔡瑁卻是荊州軍務(wù)的掌管著。
亂世之中,誰掌握了兵權(quán),誰就有話語權(quán)。
不過,我似乎記得三國歷史中,蔡瑁的結(jié)局可不太美妙啊。
我正在惡意的想當(dāng)蔡瑁的悲慘結(jié)局來臨時,這二世祖是什么樣子時。那公子身旁一個書童,連忙帶著諂媚的笑說道。
“那是,我家公子說了,劉備入荊州,是給咱荊州牧送猛將來啦”!
荊州牧,說的就是劉表了。
我在心里冷笑。
給劉表送猛將?你們眼饞劉備身邊的關(guān)羽、張飛、趙云,劉備還眼饞你們荊州呢。
不過看著對面的書童機(jī)靈勁兒,我自己也覺得自己有些木訥了。
本來年紀(jì)就比諸葛亮大,要是在呆呆傻傻,豈不是很糟糕?
我見諸葛亮沒有開口,趕緊學(xué)著那書童的樣子說話。
“咱家公子也說了,劉備入荊,如猛龍······”
咳咳······諸葛亮突然用劇烈的咳嗽打斷了我的話,隨即狠狠瞪了我一眼。
“諸葛兄,您來了”。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一道女音響起,化解了尷尬。
我突然想到,如今的孔明正是韜光養(yǎng)晦的時候,我若是仗著對三國的歷史熟悉就亂說,豈不是害了孔明。
這樣一想,我也趕緊閉嘴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