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度使大人安坐,本官先去安排一番,稍后便回!”
李元坐不住了,也顧不上失禮不失禮,急急忙忙出了待客廳。
“嗯嗯,刺史大人請便!”安祿山微笑著,一直目送李元走出門去。
望著李元急切的身影,安祿山嘴角撇了撇,似乎很是不屑,而后冷笑一聲閉目養(yǎng)起神來。
李元也不想想,安祿山剛來蒲州才幾天?不僅知道玉真公主,還知道楊釗這號人物...這些信息都是從哪來的?
可惜,李刺史只顧著準(zhǔn)備迎駕,根本沒在意這些。
.....
蒲州城以北三十里外;
此處有一座高山,名曰云峰山。
峰巒重疊、高低錯落,青煙繚繞、鳥獸齊鳴。是眾多文人雅士心中的圣地,幾乎每天都會看到至此游玩的才子佳人。
...
云峰山下,竹林內(nèi)、溪水畔;
片片綠竹隨風(fēng)搖擺,其中正有一座草廬靜靜坐落。
草廬由竹、木、青石混建而成,形貌很新,似乎剛剛建成不久,四周有簡易的木制柵欄圍繞,一個清雅寧靜的小小院落就此而成。
此時,小院中正有一男一女..
二人相貌不凡、甚有氣度,圍青石臺相對而坐。
男子四十六、七歲,一襲白衫、身形高大,面續(xù)長髯非常齊整,仔細(xì)看去應(yīng)該是精心修剪過。
對面那位女子原本年紀(jì)稍大些,不過其氣質(zhì)儒雅、容貌端莊,看上去比男子要年輕的多。只是女子一身道袍格外顯眼,表明了她的道人身份。
這二人不是別人,正是聞名天下的大詩人李白,和他的“緋聞女友”、李隆基的胞妹玉真公主。
李白與玉真公主的傳聞是真是假,世人很難分辨,但是他們的關(guān)系確實很好...好到李白隱居時就住在終南山玉真別館,這可就值得推敲了....
總的來說,人們更愿意相信傳聞是真的,因為,也只有公主,才配的上這位大唐頂級流量紅人。
此刻,這位全民偶像就坐在石凳上,與玉真公主相視對飲。
當(dāng)然了,李白飲的是酒,玉真公主飲的是茶湯。
唐代的酒有很多種類,濁酒、果酒、米酒、清酒,其工藝亦各有不同。
其中果酒主要以葡萄酒為主,最初由西域引進(jìn),由于其美味異常,備受愛酒人士的推崇,逐漸在大唐境內(nèi)傳播開來。
此時間,李白杯中所盛正是紫紅色的葡萄美酒。
“當(dāng)今圣上五日后將駕臨蒲州,城內(nèi)上下一片喜氣,百姓們只等一睹天顏呢..”
李白放下酒杯,微閉雙目細(xì)細(xì)品味著佳釀的甘甜,淺笑著說道。
玉真聽罷微微一愣,問道:“無緣無故...皇上怎么到蒲州來了?”
“據(jù)說是為了接見平廬、范陽節(jié)度使安祿山,東北邊境屢戰(zhàn)屢勝,目前已無大礙。安祿山親自趕來報捷,皇上很高興,就近選擇在蒲州接見他?!?p> 李白說話間又自斟了一杯,然后一飲而盡。
“嗯...”
玉真公主點點頭,抬眼看了看李白,微微一笑道:“這倒是個機(jī)會,你...有沒有想法?”
聽到玉真公主的話,李白也是一怔,挑了挑眉,道:“自辭官隱居至今...已有五載,雖說是受張洎讒言誣陷…終究還是皇上的心意,如今又有何顏面回去呢…”
李白這番話說的很平淡,但是字里行間充滿不甘心。
世人皆認(rèn)為李白崇尚自由、淡泊名利,更是給他貼上了不羈和浪漫的標(biāo)簽..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學(xué)成文武藝、報于帝王家,追求功名、一展抱負(fù),是每位男兒的心中夢想。
如果真要說淡泊名利,那是在李白二十四歲之前,青年時代的他游遍山河、閱盡美景,的確很是不羈。
然而,為什么后來開始追求仕途、甚至不惜走玉真公主的后門呢?
或許跟他的第一段婚姻有些關(guān)聯(lián)...
二十七歲時,李白憑借名氣和才華,入贅成了一位退休宰相的孫女婿。在古代,男子入贅很少見,地位更是...不提也罷...哪怕你是一位聞名于世的大才子!
數(shù)年后,李白受夠了府中冷眼,辭別愛人再次踏上巡游之路,這時的他,心境已經(jīng)悄然發(fā)生了變化。
相對于詩歌和愛情,李白發(fā)現(xiàn)他這些年忽略了一件對男人來說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大丈夫的立世之基:功名!
本來依李白的文采,想做官不是難事,難就難在他的家世有些撲朔迷離。
唐時的世家門閥是官員的主要來源,沒有世家豪門支持,再有才華也很難入仕。
李白除了是退休宰相的孫女婿,對于自己的家族背景,似乎隱藏著重大的秘密,整個家族都神神秘秘的...很奇怪。
李白自己從來不對外人細(xì)說,即便是好友也不知道,大家只能自行猜測。
有人說他祖上來自安西四鎮(zhèn)的碎葉城(吉爾吉斯斯坦境內(nèi)),也有人說來自西域。不管哪個是真的,在大唐來說都屬于外來戶、客籍,俗稱黑戶...無法參加科舉。
縱然才華橫溢、苦無求仕之門,無奈之下李白只能另辟捷徑。
多年周折之后,在朋友元丹丘的介紹下李白認(rèn)識了出家為道士的玉真公主,并且憑借一首《玉真仙人詞》成功打動了這個皇帝的親妹妹。
最終,在玉真的推薦下,時年已經(jīng)42歲的李白受到李隆基的召見,迎來了仕途的第一春。
李隆基很欣賞他的文采,當(dāng)即封為翰林待詔。此官雖然沒有品級,卻可以隨在皇帝身邊,大有可為。
只可惜,李白的才華和人氣都太過耀眼,遭到當(dāng)時翰林院一把手、大唐文學(xué)界“大佬”張洎的嫉妒,沒事就到李隆基面前說他的壞話,什么遲到早退、不注意形象、說話不過大腦、喝酒誤事等等之類的吧....
還別說,張洎雖然沒安好心,說的卻都是事實,李白的確就是這種表現(xiàn)...
久而久之,李隆基很生氣,漸漸開始疏遠(yuǎn)李白。
最后,自律性太差的李大詩人只能主動申請辭官...
在李白提出辭官的時候,李隆基一句挽留的話都沒說,哪怕是行事上的挽留也沒有,立馬就答應(yīng)了...
這讓李白很受打擊!
不過李隆基對李白還不錯,給了他很多辭官安家費,足夠李白浪好幾年。
轉(zhuǎn)眼五年過去,提起往事種種,李白終究心有不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