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10點,方萬山來到了萬科夢工場,其他都已經等在那里了。
方萬山與其他人打完招呼后,就拉著王劍,午馬,王金等人進了會議室,待其他人都坐下后,方萬山就讓鐘初紅幫忙給所有人發(fā)了一份自己初略擬定的合伙人協(xié)議。
這個是規(guī)則其實是方萬山很早前自己起草的,但是方萬山以前都只是臆想的,可能實際的情況需要改變,但是方萬山大體的框架不準備修改。
合伙人協(xié)議把合伙人分成四個等級,永久合伙人,高級合伙人,普通合伙人及臨時合伙人。
永久合伙人目前來說就方萬山一個,他擁有一票否決權,管理權及人事權。
高級合伙人指的公司股東及以后由員工升上來的管理人員,還包括一些對公司有重大貢獻的人員,目前就是二哥方強,午馬,鄭則仕等人。
高級合伙人擁有對公司項目建議權及投票權,對管理人員有監(jiān)督權,高級合伙人需要永久合伙人指定。
普通合伙人則是對公司有貢獻獲得期權的人群,有一定的監(jiān)督權及分紅權。
臨時合伙人則是指非公司人員,一起與公司合作,有分紅權。
萬科夢工場每個項目啟動都需要高級合伙人以上的人員發(fā)起,發(fā)起后由高級合伙人自我決定是否參與,參與人員需要進行投票,每個項目參與不得少于5人(具體以后商議),贊成票過半則可以通過;還有一種方法是直接找到永久合伙人投資,目前來說就是找方萬山。
項目通過以后,公司首先必須投資50%,項目發(fā)起人不能超過30%,其他20%由其他高級合伙人自愿投資,如果投資認購不到位,則需要給永久合伙人審核決定是否公司追加,還是引入其他的臨時合伙人進行投資。
每個項目分紅分成3部分,一部分為投資分紅,占65%,還有一部分為項目工作人員分紅,占15%,最后一部分為劇組人員分紅,占有20%,具體的項目具體操作,這個是一個基準指導,具體每個成員怎么分配方萬山都在文件中有提及。
最后一點就是每個項目分紅不是直接發(fā)送現(xiàn)金給公司員工,是配給為公司股金,具體都是按照1元一股計算,每年年底公司進行分紅配股,分紅比例有永久合伙人與高級合伙人一起討論決定。
午馬他們看了后,王金就提出了一個問題:
“如果有人中途退出,他的股權怎么辦?”
方萬山笑著看著王金說:“公司進行回收,按照原價給與補償,也就是現(xiàn)在按照一元一股?!?p> 午馬及鄭則仕對望了一下,鄭則仕則問:
“這個項目分紅比例是否有點高啊,還有就是項目工作員是說幕后人員還是公司員工?!?p> 方萬山直接回答說:“就是幕后的人員,項目的分紅你們認為有點高我們可以再討論?!?p> 討論最后減少到10%左右,具體分配劇組團隊自己分配。
鄭則仕再次問道:“不是公司員工的人員,是否也享受分紅?!?p> 方萬山這次很很定說:“不會?!?p> 王劍這個時候也問道:“那公司的行政人員怎么享受分紅?!?p> 方萬山則說;“公司年終利潤里面有一部分是分給他們的?!?p> 王晶這時候插嘴問道:“公司的紅利包括了院線的么?!?p> 方萬山認真的瞧了瞧王晶說:“這是二家公司,雖然都是我的,但是只是事務方面的一些合作關系?!?p> 午馬是公司這段時間運營的實際負責人,他想了下問方萬山:
“那公司的簽約人演員去外面活怎么算,還有就是導演,工作人員?!?p> 方萬山這次沒有馬上回答,只是直接把問題拋給其他人討論。
抽成是一定的,這個大家的共識,但是抽成比例就意見分歧比較大,王金與鄭則仕希望低抽成,午馬及王劍則希望提高抽成比例,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
最后方萬山一想,高提成就需要給工作人員一些保障,低提成就對簽約人約束比較小,就自己參照以后藝人的模式弄了經紀公司。
經紀公司是附屬下面的子公司,經紀公司抽成比例根據(jù)人的簽約合同來定,分成4個等級合約。越高級的保障越好,但是抽成比例也越高。
方萬山他們一直花費了二天多時間,才弄好這個基本框架,弄完后方萬山又專門找到律師幫忙修改一些條款,更加詳細及可行性。
律師是萬達公司的合作事務所找的,大約一周后,張律師就打電話給方萬山說是基本弄好了,方萬山就驅車帶著幾個初始合伙人一起去聽他幫忙解讀這份條文。
條文基本沒有什么問題,大家都很快就在合約上簽了字,這次過來的合伙人還增加了黃白鳴這個天才編劇,這次條款也對高級合伙人的人數(shù)進行了限制,還有規(guī)定了一些高級合伙人的義務及滿足的條件。
黃白鳴這個時候雖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但是一直不溫不火,在接到午馬的邀請后,就很是心動,特別是合伙人的制度讓他感覺自由度比較高。
沒有花費多長時間,方萬山就與他談好了加入條件,黃白鳴這次負責編劇小組,在公司準備擴大的前夕,方萬山對于公司開始了大的改革。
公司分為五大部門,
第一個就是行政部,負責日常公司運營及財務管理,負責人目前由王劍負責;
第二個是運營部,負責影片的發(fā)行及海外拓展,現(xiàn)在也是王劍兼任著;
第三個是工程部,負責給劇組提供工作人員,目前的負責人是午馬;
第四個是項目部,負責電影影片的制作,負責人現(xiàn)在有二人,一個是鄭則仕,一個是王金,每人都負責一個單獨的團隊,因為擔心工程部人員不配合的情況,項目部每個負責人都可以對工程部的人員自由挑選,有KPI機制;
第五個部門就是投資及宣傳部,目前沒有人員,由方萬山兼任著,本來宣傳的工作應該給運營部的,但是方萬山沒有合適的人選,也不想讓不了解自己意圖的來搞,就先放在自己的名下,以后獨立出來。
除了五大部門外,還有一個藝員子公司,子公司直接就叫夢工場,目前還沒有負責人。公司上面還有一些獨立的小組,像黃白鳴現(xiàn)在帶來的編劇組,還有方萬山以后打算成立的特效組及武術組。
方萬山這次自己任職公司只是掛了一個顧問頭銜,方強就任為總經理,其他各個負責人都領著一個副經理的職務,午馬擔任行政總經理,具體公司的日常事務,都由他來負責,王金及鄭則仕二人都是公司的元老,方萬山又給二人掛了一個副總的職務。
在明確個人的職務后,方萬山就開始投入資金擴大公司。
1979年9月,縱橫影視的《僵尸翻身》開始正式上線了,這個時間方萬山他們正好在討論合伙人制定的時候,都沒有怎么投入關注,《僵尸翻身》最后的票房是300多萬,算小掙一筆。
在《僵尸翻身》下映后,縱橫就開始飛舞著金錢大棒開始大肆挖人,特別是工程部及項目部挖人兇猛。
到了1980年初,公司就能同時運行拍攝二部電影的能力,項目那邊也有黃白鳴幫忙挖來了奮斗工作室的光頭麥加,矮胖曾智偉,施南生等人。
徐老怪的加盟及矮胖曾智偉,其實方萬山不是很愿意,但是都是打包運作,方萬山也就沒有表示什么,反正以后的新藝城的七怪基本都給挖完了,有什么不滿意的。
方萬山雖然不是很關心娛樂圈,特別是新世紀的大陸方面娛樂圈,但是大名鼎鼎的新藝城七怪還是知道的,具體人員雖然認得不全,但是整體名號都知道。
施南生的加入,方萬山很高興的,在談論過后,方萬山直接讓她幫忙負責運營部香江這邊的運營,光頭麥加則讓他負責劇組制作。徐客老怪方萬山則打發(fā)他去了王金他們弄得導演組,有什么劇需要再抓他出來。
矮胖曾智偉這個人,方萬山開始準備直接就放在子公司當做一個簽約藝人,但是后來黃白鳴說他有一點編劇才能,方萬山就給他掛了一個副經理的頭銜,其他看誰要就丟過去。
石天,泰迪羅賓二人,方萬山只是感覺熟悉,不聽名字都不知道他們是誰,無所謂喜好,就直接讓他們與黃白鳴商量看他們做什么。
石天最后選擇了簽約及掛名在子公司做副總,泰迪羅賓則幫忙成立了音效組,掛名在藝人那邊萬達電子廠那邊轉過來唱片公司,就是那家方萬山為了推行磁帶成立的唱片公司,不過現(xiàn)在已經比較有點名氣了。
除了他們,午馬他們也挖了一些人過來,有編劇,導演很多,更多的是工作人員,這方面方萬山很重視,直接讓每個分類分工成立一個個小分組,對他們進行技能評級。
同時,方萬山也運作起了自己手里的同學會,選擇申請對各個小分組感興趣的已畢業(yè)的同學,以學徒的模式進入公司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