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那一年1977

第七十七章,柳岸花明

那一年1977 海州侯 2036 2021-02-10 08:00:00

  湊到一個偏暗的角落,小伙子順手就從包里就拿出幾樣款式的衣服,一一讓姜斌細看。

  花襯衫、?;晟?、健美褲、連衣裙,都是些市面上少見的衣服,姜斌看的頻頻點頭,特別是看到喇叭褲的時候,更是眼睛一亮,這可是80年代初的爆款。

  特別是去年兩部日本電影風靡我國,早就讓喇叭褲印在了國人的心中:一部是《望鄉(xiāng)》,栗原小卷扮演的女記者一條白色的喇叭褲高挑挺拔,令無數(shù)少女心生羨慕;另一部是《追捕》,片中冷面酷帥的矢村警長墨鏡、長發(fā)、大鬢角和那條上窄下寬的喇叭褲,成了無數(shù)男青年爭相效仿的明星。

  “哥么,你看下,這都是香港最新款的衣服,顏色多,還漂亮”,小伙子看姜斌看的仔細,因此頻頻在邊上介紹。

  如果要是與后世相比,手中的衣服只能算是普通。不過,當下這些樣式相較于滿大街的“黑,灰,藍”,肯定是時髦多了。

  有這樣的生意機會已經(jīng)很難得了,姜斌倒也不挑,道,“多少錢?給個實在價”

  “褲子14塊,衣服16塊”。

  雖說這個年代收入不高,但是對于這些些樣式來說,這樣的零售價格還真算不上貴。不過,姜斌要的可是批發(fā),那這價格可就不友好了。

  “哥么,你這個價有點坑人了!就你這衣服質量,哪能要的起這個價?”

  小伙子一聽就有些急眼了,急赤白臉的道,“哥,您可得看仔細了,我這質量可都是上上等,香港那邊都是穿這種,而且你仔細看這針腳,這做工……”。

  姜斌看著小伙子的反應,有些好笑,心道,“原來是個雛??!也忒沉不住氣了”。

  姜斌笑了笑,安撫了一下小伙子,邀請他坐下慢慢聊。

  “老板,再來四份牛雜,腸粉也各樣再來一份”,對著小攤老板加了些吃的,姜斌給小伙子遞了支煙,這是他特地買來招待的熊貓牌香煙,“兄弟,怎么稱呼?”

  小伙子連忙擺手推舉,顯然沒有抽煙的習慣,“陳家偉,叫我家偉就好,哥,我跟你說,我這些真的是好東西”。

  “好的,家偉,咱們邊吃邊聊”,見面不一會兒,三句離不開賣貨的話題,一眼就露了急迫的心里,這種情況是最好套話的。

  “家偉,貨我要的有點多,能否幫我介紹一下你的上家?”姜斌也不想轉彎子,時間不多,速戰(zhàn)速決的好,要是跟前的小伙子有猶豫的話,他就準備來個金錢攻勢。

  “你要多少?”聽到姜斌的話,陳家偉瞬間兩眼冒光,好像忘記了后面還有一個問題。

  姜斌舉起一個手指,在他面前晃了晃,想出個數(shù)字震懾一下眼前的小伙子。

  “一千?”

  “往上”

  “一萬?”

  “再往上”

  “十萬”,陳家偉有些難以置信,甚至覺得眼前的北方人有些吹牛,這可是萬元戶都少見的年代,怎么可能有十萬的生意。

  旁邊的姜滿和李龍,幸虧聽不懂粵語,要不然也肯定認為姜斌實在吹牛逼。

  姜斌接過小攤老板遞過來的牛雜和腸粉,一一擺在陳家偉的面前,“哥么,是不是有些難以相信?”

  姜斌要的就是這效果,他想告訴跟前的小伙子,我這是大生意,你不一定能接得住。

  陳家偉聽到姜斌的問話,點了點頭,不過,又反應過來這樣答復不合適,趕緊又搖了搖頭表示相信。

  姜斌也不管他是否真的相信,慢條斯理的道,“這十萬的貨,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得有充足的貨源”。

  姜斌的意思顯而易見:“你干不了,最好推薦你的上家”。

  不過,陳家偉愣愣的聽著,顯然沒聽懂姜斌的意思,還在糾結于“十萬”這個詞。

  姜斌無奈,只好直接問道,“不知可不可以帶我見見你的上家?”

  “我沒有上家,這是我家自產的”,陳家偉的回話倒是讓姜斌有些驚訝,別看這做衣服在后世沒什么技術含量,可在當下那也得需要一堆的制衣機器,不是一般人家能做的,仔細的瞅了瞅眼前的陳家偉,怎么也不像“工廠”二代的樣子。

  看著姜斌對他有些猶疑,陳家偉趕忙向姜斌解釋。

  原來陳家偉并不是羊城人,而是來自東莞,家里三個兄弟,他排行老三。去年家里開了制衣“工廠”,這個工廠當然不是國家承認的那種,但是東莞當?shù)氐恼畢s是默認的。

  陳家偉家里的大部分衣服是賣給香港的,這都是由他的大哥和二哥負責,作為老三的他也插不上手,只好帶著些成衣來羊城自己闖天下。

  為了讓姜斌相信,他還告訴姜斌其父親正是當年的“逃港者”,也就是當年偷渡到香港闖生活的那批人,在香港混的挺好,去年又回到東莞創(chuàng)辦制衣廠。

  姜斌聽的恍然大悟,他想起上輩子看過的一篇報道:1978年的時候,粵省鄉(xiāng)下一大批的小工廠悄悄地,大面積的興起,它們的創(chuàng)辦人大多數(shù)是當年的偷渡客,而他們辦工廠的形式被當?shù)厝顺蔀椤叭齺硪谎a”。

  所謂的“三來一補”,指的是工廠的產品樣式、原料和設備均由境外運來,生產出來的產品再以補償貿易的方式出口,內地勞工和政府收取一定的加工費。

  而且報道特別強調,東莞、中山等縣(當時還稱為縣)最是大膽,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政府就設立了“對外加工裝配辦公室”專門主抓這個工作。

  姜斌還是很佩服的,與這些人相比,自己簡直就是小打小鬧,賣個考卷掙得那點錢都不夠人塞牙縫的。

  姜斌更佩服的是那些偷渡的人,為了生活偷渡香港,為了更好的生活又回到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工廠,要知道這還是政策不明朗的時候,他們就敢這么大范圍的操作。姜斌只能舉起大拇指佩服,這真是一群富有冒險精神的“探險者”。

  而且,這種探險精神是會遺傳的,眼前的陳家偉瞅著比姜斌更小,但是已經(jīng)敢走出家鄉(xiāng),另辟蹊徑,走自己的路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