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家祠(2)
小鎮(zhèn)南麓的山梁上有個村子叫張家廟村,村子不大,男丁都姓張。這種規(guī)模的村子在小鎮(zhèn)周圍的一般叫法是張家莊,就像魯家莊、王家莊一樣,從一戶人演變成了一個村。然而張家廟村是個例外,因為先有的廟,再來的人,后才成了村。
張家曾是本市歷史時期的世家望族,出了不少達官顯貴,至今還是。
當年,張家廟周圍沒有人煙,只有一座破敗廢棄的無名小廟。張家的祖先逃難路過此地住了進去,后來把小廟修繕當成了家。在周圍開墾荒地自耕自種,以此作為根基竟然立住了足。有了閑錢就送孩子下山讀書,沒幾代就出了個秀才,隨后家族出了舉人、進士,一發(fā)不可收拾。張家出現(xiàn)了做官的、經(jīng)商的、參軍的,人才層出不群,逐漸變成了望族。
張家的后人老早就把小廟做為祖宗祠堂祭拜,認為是本家的龍興之地。一代代人不斷修繕擴大祠堂,并在附近建造了家族墓園,置辦了許多房屋田產(chǎn)供養(yǎng)一些失勢還鄉(xiāng)的族人,慢慢演變成了一個以廟為中心的村莊。
以前的國家律法對家廟形制是有要求的,置放神主的祭殿為家廟主體,形制規(guī)定為:
祠堂三間,外為中門。中門外為兩階,皆三級,東曰阼階,西曰西階。祭殿之下,隨地廣狹,以屋覆之,令可容家眾敘立。外則繚以周垣,別為外門,常加扃閉。
有品階的官員家祭也按品級分類:
一至三品廟五楹,三為堂,左右各一墻限之,北為夾室,南為房,庭兩廡,東藏衣物,XZ祭器,庭繚以垣;四至七品廟三楹,中為堂,左右夾室及房,有廡;八、九品廟三楹,中廣,左右狹,庭無廡。
品階不同,楹數(shù)及祭祀牲禮的種類也不同,這是法定不可逾越的門檻。張家祠堂的規(guī)制一直算中流,直到出現(xiàn)朝廷重臣,家祠才跟隨擴建到第一檔,就是現(xiàn)在張家廟的規(guī)制。
山門牌匾也從“張氏宗祠”換成了“張家廟”,這塊牌匾至今掛在山門上,右邊落款是“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替理軍務(wù)兼理糧餉峽東巡撫部院張”,左邊落款是“嘉慶歲次戊午科季秋月新中式第壹十二名舉人張立”。
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是加的正二品銜,虛職,屬于身份的象征。這位張大官的實職是巡撫,屬從二品,算一省實權(quán)中的最高官階,而且還能管理軍務(wù)糧餉,說明是位文武雙全的封疆大吏。按這架勢,死后追贈個一品不是什么難事,可見張家當時已經(jīng)達到了權(quán)力巔峰,興許都出閣入相,歷史上張姓的閣臣也不少。人家不讓我看家譜,我就不摻和追查是誰了,犯忌諱。
張家廟很少有外村人去,只是一些本村人日常灑掃庭除,焚香祭拜。由于幾百年來始終是家祠,看護的既不是和尚也不是尼姑,就是本族的老人,而且拒絕接收外部僧尼掛單,路過吃頓飯可以,但不予留宿。
廟里也不缺經(jīng)費,張家依舊有經(jīng)商做官的后人,時常有捐贈,何況還有祖上就置辦的廟產(chǎn),屬于抄家都保留的財產(chǎn)。每逢年關(guān)或者清明,總能見到各種牌照的豪車停在廟周圍的土路上,張家的不少后人還在這里祭祀祖先,而且越是富商高官來的越頻繁。
初中一個暑假,我和同學去小鎮(zhèn)附近的風景名勝世夢山游玩。路過張家廟時進去討水,看廟的老人還給我們每人一碗面片湯飯,說時常有去后山的路人進來喝水。坐在廚房門檻吃飯時我注意到一個人,是個中年婦女,只她穿著僧衣戴著僧帽??赡懿煊X到我的注視,她抬頭看了眼我繼續(xù)干活,只這一眼我就覺得非常眼熟,但想不起來是誰。
回家后在街上碰到小文,我突然想起在張家廟遇到的那個僧衣婦女是小文的媽媽,向家人說起此事,父母說她就是小文媽媽,已經(jīng)出家許多年。
小文還未成年時他媽媽就去了張家廟,要出家為尼,但張家廟根本不收外姓人。小文媽媽死活賴在廟里,趕都趕不走。小文爸爸曾帶著小文去接過好幾次,怎么勸都沒用,不回家,表示這輩子就在張家廟了,而且下輩子投胎還要再來。
眾人都以為是瘋話,非常不解。小文的媽媽就說她前世是張家的婆婆,逼死了信佛的兒媳,兒子也跟著自盡,她欠了張家兩生未修完的佛緣,要幾百年才能化去罪孽。她已經(jīng)輪回了四百多年,還要兩世才能還清。
你們文家,祖上就是幫婆婆給兒媳灌酒喂肉的丫鬟生的,下輩子轉(zhuǎn)世還找不找你們家,只有天知道。
陶荃
家祠的故事在下一本短篇小說集中會擴寫成三萬字的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