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菀尋說:“好的?!?p> 何其幸運,她遇到這個好朋友。
車子開到暮江區(qū),距離她家還有二十分鐘的路程。
她家住得比較偏遠,從家里去市區(qū),少說也要四十分鐘車程。
徐菀尋沒想過要搬家,她覺得家里挺好的,奶奶也舍不得離開那個小院。
車子拐過幾條大道,轉(zhuǎn)入暮江沿岸。
說是暮江區(qū),其實也沒有江,只是江城主城區(qū)的橫江下有一條河流分支經(jīng)過,這條河大概一百米的寬度,一條橋梁橫跨在中間。
橋梁的這邊,是發(fā)展不及市區(qū)繁華的暮江舊區(qū),橋梁的那邊,是一座未經(jīng)開發(fā)的小島,上面有一家孤兒院,叫暮江孤兒院。
這家孤兒院存在很久了,在徐菀尋的印象中,她出生記事起就有了這家孤兒院,小時候還經(jīng)常跑過橋梁,去那坐小島上找小伙伴玩耍。
后來逐年長大,曾經(jīng)的小玩伴或是被收養(yǎng),或是找回了親生的爸爸媽媽,離開孤兒院后就再也沒有聯(lián)系。
車子快接近家里,徐菀尋隔著橋梁看了一眼孤兒院陳舊的樓房,收回了視線。
她對那座孤兒院的印象,一點也不好。
車子停在梧桐七道80號,司機往外瞅了一下,這座小院像是家小吃店,裝修得蠻文藝別致的。
兩層小樓房,前面的空地用全木圍起小院,院里露天擺著幾張手工實木桌椅,樹下還有一個簡易的秋千,墻面上掛著些寄語小牌子。
院子的門扉上掛著一個半舊的木牌,寫著梧桐小院,營業(yè)中。
在這種滿梧桐樹的河邊,這名字倒也應(yīng)景。
司機說:“姑娘,是這里吧?!?p> “是的?!?p> 徐菀尋付了車錢,她跟司機道謝,拿起包包下車。
她走進院子,看到奶奶正把裝滿外賣的籃子裝在小三輪上,她忙跑過去。
“奶奶,你怎么又不聽話了,說了不能再送貨,崴傷了怎么辦?”
年近七十的徐奶奶臉上沒有多少皺紋,她身子骨硬朗,除了臉上有淡淡的沉斑,那雙眼睛依然透亮。
老人滿頭灰發(fā)整整齊齊的挽起發(fā)髻,干凈清爽,不難看出年輕時候的美麗。
徐奶奶笑呵呵的說:“奶奶身子好得很呢,倒是你,穿著高跟鞋別跑那么快。”
徐菀尋幫著奶奶把籃子搬到桌子上,她看著一盒盒打包得整整齊齊的墨魚丸粉絲,隔著包裝都聞到香味了。
她說:“這些都是送去孤兒院的吧,不是昨天才送過嗎,怎么又送?”
這送一趟外賣,賺的錢還不夠她剛才打車回來的車費呢。
她怕奶奶太勞累,幾年前就想關(guān)了梧桐小院不讓奶奶再開了,想奶奶好好的休息休息,奶奶就是不答應(yīng)。
奶奶跟她說:“我又不是老得做不動活了,這家小店,是爺爺奶奶經(jīng)營了幾十年的心血,附近的街坊都喜歡吃,怎么能說關(guān)就關(guān)了,再說,關(guān)了店我這一天天沒事做,悶得慌?!?p> 徐菀尋沒轍,退一步說:“那限定每天只能賣三十份,不能再多了,這樣多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