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宇宙無生,其狀荒蕪。后,無中生有,而演化五太之術(shù),故強謂其名,無極生太極。
故,以其態(tài)為本,曰大,曰初,曰始,曰……
后有來著,強謂之,道。
道演化萬千,諸多生靈自然發(fā)生,與不可知態(tài)合和,后強謂之,混沌。
混沌者,無有根源,無有來生,無有其生,無有其死,然,有其氣。
氣者,萬物之華升。
謂之元,或亦謂之源。元氣更有生機,仿佛水流之行脛,強名之,靈。
靈氣涌動,混沌反復(fù),生機勃勃。道有其律,行有其徑,而后謂之,修行。
生靈無數(shù),修行萬千,物隨心動,意同念生,光華流轉(zhuǎn),固有其始,其蹤,其終。
故,強謂之,時也,宙也。
生靈變換,足有立者,強謂之,間也,宇也。
故,有時間,有空間,有宇宙之名。
混沌其存與靈共生于此。后又生靈強生,萬千變化中,無端爭斗,傷不計其數(shù)也。
然生靈有爭,無有死也。道賦予死之名,故,死生來回,始輪回。
死者死矣,輪回而來,其乃元耶?其非元也。
故,輪回有度,死生契闊,不可逆也。
然,有一生靈從中崛起,后謂之,盤古。
盤古開天,斧刃橫邪,混沌無常,愈加玄奇,更有生者歸死,不復(fù)重來。
盤古一斧而定局,一斧而定死,一斧而定上下四方,乾坤宇宙。
而此時,有光始出于刃上,而其意識由混沌而來,清明而起。
原氣散,新氣生,盤古一斧而造靈機。
死過去,生未來。光,自刃中起,而出于刃中。
見盤古開天,始有天地乾坤。上者,清氣滿,下者,濁氣沉,上天下地,始成。
盤古立身處世,上撐于天,下踏于地,元氣充斥,而不斷分乾坤之氣。
清者,乾也,濁者,坤也。面露為北,寒氣逼人。背對是南,火焰成群。右手成東,波浪氣涌,左手定西,風(fēng)吹雨動。
更有青筋裸露,化成蛇紋,眉頭一皺,變?yōu)轼B篆。
然,蛇紋成龍,鳥篆化鳳,龍飛鳳舞,彌漫宙空。
光之子沉淪于此,卻不省人事。無緣于此盛景也。
其入恐怖,意識流轉(zhuǎn),無盡空虛,寂寞,冷……
故,有光之分化初試,瓦解元來。
光者,波耶?亦或是,沙粒之狀耶?
舍元識,棄過去,求未來,以魂靈御粒子,成其根本。是時,思維迅猛,又如黃河之勢,一發(fā)不可收拾。是時,思維錮滯,恰似游龍戲淺灘,而不得其勢。
終其一生,或是一世,隨波逐流,見天地初開,鴻蒙初判,歲月更迭,時空轉(zhuǎn)換。有盤古化生萬物,有混沌演化大千,更有龍飛騰,鳳共舞。
清濁難辨之時,眾生皆苦,上下分崩之機,萬物同生。盤古遺澤,混沌殘留。或曰天地五太衍變之果邪?
后世有記:爾來四萬八千歲,混沌上下開天地,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日行九變,九日而終,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又去四萬八千歲。天數(shù)極高,地數(shù)極深,盤古極長,后乃身化于天地,眼作日月,發(fā)成星辰,血化大水,筋脈成山嶺……
故數(shù)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處于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盤古以大形開天,后來者為之定義,人形也。本義為能制造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又能用語言進行思維和交際的生命?!叭恕敝蜗?,頭、頸、手、身、腿一并齊全,手腳之用,直立行走,猶如盤古之開天形態(tài)。
又如盤古之斧用,故斧有開拓意蘊。
天地開,混沌離,清者青也,上升于天,濁者黃也,下沉于地,陰陽分離,黑白流轉(zhuǎn),盤古化生,血色赤,滯留于西。
故,天地未開將開,有先天之存,謂之曰,五色之氣也。何邪?黑白黃青赤也。故,五氣他化,天地始有五行之輪轉(zhuǎn),金黃,木青,水白,火赤,土黑。
天地與五者,合起氣力,愈發(fā)圓滿。
一歲一換天地,一輪一轉(zhuǎn)乾坤,爾來十萬八千歲,合和十二萬九千六百輪,生三千大界,有三千恒沙數(shù)之靈也。
古曰,大道三千。
天地愈固,乾坤愈滿,有盤古之造化延續(xù),是為生靈也?;蛭鍤廨嗈D(zhuǎn)而生,或混沌之氣而成,或天地本來合和,或乾坤萬千變化至此,凡生之靈者,皆入得此界,皆有德得之于盤古,故曰,盤古之后裔也。
天地生靈者,分化修行。有行者循天地之理,查萬物變換,天地開辟,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于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zhuǎn);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
皇者,辟也,乃道之源者,辟者也。
氏者,支也,道之尊也。意為尊貴后綴,猶如后世之子,先生之稱也。
天皇氏驤首、鱗身,其一姓十三人,繼盤古氏以治,是曰‘天靈’,淡泊無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以乾坤一氣始造天,是為九重之天也。
后又有地皇氏出,乃十一君,皆女面、龍顙、馬踶、蛇身。其定三光日月星,地鏗以日照為晝,月照為夜,使日月于天空交融,太極旋轉(zhuǎn),不舍年歲。故使一晝夜為一日,三十日為一月。
且始為之五方號旗,以辨其左右,思民母惑。東方之旗以日,西方之旗以月,南方之旗以蛇,中正之旗以熊,北方之旗以鳥。
后以光速,厘定天下地上之界,以臂長為尺,自身為種,定度量衡之?dāng)?shù)。
再有人皇出暘谷,分九河,肇自開辟,于時日月重輪,山明海靜。
人皇者,九頭也,九男相像其身九章。乘云車、駕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萬五千六百歲。
何謂九州?有稱者曰,東南神州曰農(nóng)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臺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陽州曰申土。
亦或曰,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紀,地有九州八柱。昆侖之墟,下洞含右。赤縣之州,是為中則。東南曰神州,正南曰迎州一曰次州,西南曰戎州,正西曰拾州,中央曰冀州,西北曰柱州一作括州,正北曰玄州一曰宮州,又曰齊州,東北曰咸州一作薄州,正東曰陽州。
然世界分崩,大地拓寬于混沌,天空覆蓋于星辰,又豈是地皇之度量衡所能限定。故地皇疲于測定,而無有其閑。
歲月再度輪轉(zhuǎn),生靈幾度變換,大地恒定,天數(shù)有常,卻人屬無常。人者,生來即有殺戮之心,即萬靈之宗,卻受萬物之濁。
故大地血色陳列,萬物共爭,霜天自由。當(dāng)此時,三皇欲定序,天皇掌天,地皇束地,人皇定人,故天地人生靈和合,天地人乃有三道之途。
當(dāng)此時,乾坤已定,天地已分,大道即隱,合該三道出。
即有,天皇以身合道,地皇以靈融道,人皇以神祭道,天地人三道同出,是為新世。
當(dāng)此時,光子蘇醒,入的空門,此地,萬物有生而萬物不有,萬物不生而萬物不存。此間人影錯約,挨山塞海,張袂成陰、熙來攘往,眼神一掃即三千之?dāng)?shù)。
此間人也,毫無面容,毫無氣息,面容千華,氣息百態(tài),或成生者,又是死靈,抑或氣絕,無有定數(shù)。
恰時,有一聲傳呼,其曰,天為大羅,可?
沉默片刻,有人聲傳來,何也?
音未絕,已無人知之矣。
恍惚間,金仙、道德之言不絕于耳。恍恍惚惚,剎那永恒,元神仙佛之聲有,鬼怪靈寶之音不住,光子悵然若失,未能覺其間妙也。
仿佛間,又見盤古,恍惚間,又聞開天,倏忽間,乾坤輪轉(zhuǎn)。
天皇歸天,天分九重,又天有九野。何謂九野,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曰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顥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東南曰陽天。
恰其時,天有不測,故九天混亂,后有祖龍誘蒼天主,是有蒼龍居蒼天而成七宿,有鳳主拉攏,始有青鸞。
九天動亂,而牽涉無數(shù)之計,待天時,天皇重生,九天重演。故有后來之天。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曰:“從來言天地者,曰形如雞卵,誠哉斯言。第以為悉如雞卵,則又與雞卵不同。蓋雞卵只一重,而天凡九重。
其第一重宗動天,無星轉(zhuǎn)動,有氣無形。為黑罡風(fēng),瞬息千里,其力甚猛,帶三垣二十八宿天,以至土、木、火、日、金、水月輪諸重天,自東而西,一日繞地一周,而過一度。其外則渾淪一氣,沖穆無際矣。又曰宗動天之外,為元際天,為常靜天,元遠無極,宗動天之內(nèi)。
其第二重為經(jīng)星三垣二十八宿天,與宗動天甚近,帶轉(zhuǎn)甚速,其自西而東轉(zhuǎn)也,一歲只差得一分,六十年只行得一度,七千年作一周。此以下八重天,俱自西而東行。然為宗動天所帶轉(zhuǎn),故在下望之,俱升東而沒西也。
第三重填星,即土星天,去宗動天稍遠,帶轉(zhuǎn)稍遲,其自西而東行也,二十八日差一度,二十八年一周天。
第四重歲星,即木星天,去宗動天漸遠,帶轉(zhuǎn)漸遲,其自西而東行也,一日差一度,十二年一周天。
第五重?zé)苫?,即火星天,去宗動天較遠,帶轉(zhuǎn)較遲,其東行也。二日差一度,二年一周天。
第六重日輪天,去宗動天遠,帶轉(zhuǎn)遲,其東行也,一日差一度,一年一周天。
第七重太白,即金星天。
第八重辰星,即水星天,去宗動天遠,帶轉(zhuǎn)俱遲,其東行也,一日差一度,一年一周天。
第九重月輪天,去宗動天愈遠,且以近地,帶轉(zhuǎn)極遲,其東行也,一日差十三度有奇,一月一周天?!?p> 天皇定天,俯察天地,其覺之于生靈者。天皇有其道,道曰發(fā)展。其源自盤古,脫胎于當(dāng)世。愈多之物質(zhì)者,愈多之秩序。內(nèi)部矛盾,以外部之?dāng)炒呋9侍旎始{混沌之氣,故有愈多之靈。
地皇感悟大地,殺戮之多,而使其厭惡。其愈愛之于石頭,無欲則剛,欲望是生靈之惡元也。
人皇見之大地荒蕪,無有甚多之生靈也,故執(zhí)著于生靈之創(chuàng)造,點化于萬物生靈,甚至特意以盤古開天之形為終點,制定了化形之法,更是有五色人種出。地皇之于人皇,恩怨良多邪?
故三皇重訂蒼生,而新世重啟。
后世者,歸無欲無求之狀態(tài),謂之曰,道化。道化凌遲,流遁遂往,賢士儒者,所宜共惜。
歸生靈識的本我執(zhí)之狀態(tài),謂之曰,開慧。本我執(zhí)我,認知本相,開我智慧,明悟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