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實

沙棗樹花開

第二十一章 那達慕會(三)

沙棗樹花開 沙棗樹林 3028 2021-01-08 19:39:04

  我們剛落座好,正好趕上一對新人行禮,新郎的父母在新房前鋪好氈墊,讓新人在氈墊上握羊棒兩頭,朝東方三拜天地,再拜父母客人,新郎穿長袍,踏大皮靴,右側腰間佩帶銀鞘鋼刀,新娘穿蒙式袍子,肩上有紅色鑲金坎肩,頭上、脖子上、手上都有銀飾,顯得光彩奪目,盛裝華貴,嫵媚端莊。據說蒙古女人不論貧富貴賤,年齡大小,都有一副全套首飾,首飾用銀多,花樣也多,串珠用的是珊瑚、珍珠、琉璃、琥珀、瑪瑙、寶石,造型古樸典雅,雖不甚精美,卻是財富和實力的象征,與XZ婦女一樣,身上的飾物代表了家庭的財富,今天的新娘從穿戴和配的首飾判斷,應當是中等家庭,新娘是典型的蒙古女子特征,有三大,即臉大、胸大、屁股大。

  山蛋用瑣吶吹了一二首迎親曲和喜慶曲,腮幫子鼓的圓圓的,滿懷感謝的激情,瑣吶聲嘹亮、高吭,曲調歡快、喜慶、熱烈,又放開嗓子,扯著高調,象驢叫似地激昂地吼了一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一下子將主人和賓客的情緒調節(jié)了上來,幸福和快樂溢滿了心間,蕩漾在臉上,給婚添了濃濃的的熱鬧色彩,主人很高興,男主人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女主人兩手相握,曲雙手,先向他獻哈達,并敬上三銀碗酒,拉他上座,入貴賓席,山蛋不敢,推推讓讓,拉拉扯扯一會,才回到我們身邊。這小子,韓湘子吹簫—不同凡響,瘸子穿大衫—抖起來了,真人不露相,肚子里有貨,染店門口吹笛子—有聲有色。

  一撮毛夸贊道:“山蛋,行,少林寺的和尚—拳(全)是好的,燒香趕走和尚—喧賓奪主,頭上插辣椒—紅到頂了”。

  新郎新娘互拜后,禮成入洞房。

  宴席開始,客人進蒙古包時,掀門簾大邊,不能踩門檻。

  如進寺廟的講究一樣,賓客熱情的寒暄問候,以年齡大小排序依次就座,上首為北面,我們這一桌蛇狼年齡最大,坐了主位,草原上蔬菜少,宴席以肉為主,桌子上有一個熱氣騰騰的銅盆,里面咕嘟咕嘟煮著奶茶,四周放著奶酪、奶餅、奶皮子、炸面筋果子、炒小米、熟肉條,隨意調放,用勺子將著沸的奶茶澆入配好調料的碗里,喝著有股奶味、肉味、略咸、茶味、甜味混合的味道,茶里的食物嚼起來酥脆可口,一口茶將舌頭上的味蕾全打開了,仿佛人生的所有酸甜苦辣都在這一味奶茶中有了對應,主人獻奶茶和敬酒,一律用右手接。草原上有句順口溜“一日無茶,飲食不香,夜不能寐,三月無茶,心虛目暈,怠情無神,牧民飲茶,耐渴耐饑、一天精神好,馬食茶渣,勝過草料,日行百里,抖擻如龍”。桌上有煮的七成熟的羊棒骨肉,羊肉串,涮羊肉,每一塊都超過拳頭大,足有半斤以上,他們拿刀子一片一片的削著吃,蛇狼他們幾個經的世面多,也拿著刀子,吃的有模有樣,我則嘴啃牙咬,一個骨頭啃完,牙酸腮幫子疼。主客之間殷勤的勸酒,主人將酒斟在銀碗或盅子里,手上襯著哈達,將酒托舉在哈達上,低頭彎腰,酒與頭齊,給所有客人連敬三巡,第一杯是感謝上蒼恩賜光明,第二杯是感謝大地賦予福?,第三杯是祝人間吉祥永存,感謝賓客的光臨和祝福。客人接酒后也回禮低頭彎腰,將酒杯上舉,用右手中指將酒蘸染,向上向下各彈一次,以示敬天謝地,隨后一飲而盡,表達對主人的感謝和誠意,蛇狼和二楞子饞酒,三杯都一飲而盡,一撮毛,愛喝愛耍,卻酒量不高酒風不好,山蛋前面己飲三碗,他倆第一杯喝干,第二第三來各飲少許就遞還主人,一再說著感謝盛情款待和不勝酒力的話,我是小孩只看熱鬧,也沒人管我,悶著頭專心啃我的骨頭,這就叫鵝吃草,鴨吃谷—各人各亨各人福。

  一撮毛雖不善飲酒,卻對酒文化有研究,蛇狼講沙漠習俗,男人搶親、搶老婆,自打有文字記載的時候起,那些蒙古漢子就常來劫掠。他們身著皮衣,騎著駱駝,越過沙漠。他們劫糧,劫物,也劫女人。漢人的娘們細皮嫩肉,不像風吹日曬的草原娘們。那些蒙古勇士就常常呼嘯而來,滿載而去。

  他說:“酒是蒙古人表達對客人敬重和愛戴的獻品,牧人常年在外,生活呆調枯燥乏味寂寞,酒是消磨這些苦難的忘情水,另外秋春冬三季早晚很涼,氣溫低至零下幾十度,喝酒才能御寒,正如四川云貴人愛吃麻辣一樣,也是抵御寒濕之氣,提升陽氣,調節(jié)陰陽平衡,因此酒是牧人的寶貝,家家戶戶都儲酒,而且能喝酒,一頓喝一二斤不成問題。

  牧民喝酒唱歌不分家,酒過三巡,有人就唱起敬酒歌來,在蒙古有“無歌不成酒宴”之說,牧民們無論男女老少都會唱酒歌,內容是祝福勸酒,現在有騰格爾、阿桑古卡、扎西尼瑪、索南扎西、布仁巴雅爾、索朗扎西、央金蘭澤、烏蘭托婭等少數民族歌唱家的歌曲中,有不少反映了祝酒詞的內容,典型的有“金杯中斟滿了醇香的美酒,高高地舉過頭頂啊,敬獻給父老長輩表深情。賽拉爾白咚賽!像那青山的泉水一樣清澈,似那草原的鮮花一樣美麗,吉利相遇的親朋至友啊,敬上這醇香如蜜的瓊漿……”

  主人唱完祝詞后,端上來招待客人的大餐“烤全羊”,這是草原上的傳統美味和大餐,是在土烤爐用當地特有的梭梭干柴燃火,撿一到二歲的土綿羯羊,經過宰、洗、燙、穿桿、上火、轉動、涮各種配料等多道工序烘制而成。我們幾個人被這皮黃肉紅,形狀完整,香氣四溢而濃濃的的全羊所吸引,全羊的四條腿臥在木盤里,羊頭朝著主客,主人舉起銀碗,向客人禮節(jié)性敬獻鮮奶,表示以蒙古最圣潔、吉祥的食品和最高禮節(jié)招待歡迎客人,每個桌子立馬送上與主人同樣的一碗,客人們依次接過碗,象接過敬酒一樣沾指向上朝下的敬天謝地,主人唱祝詞,然后用精致的小刀,在全羊四周割些肉放入杯中,向天潑酒,整個儀式莊嚴隆重,我早饞涎欲滴,嫌這個儀式繁瑣冗長,勾的肚子里咕嚕咕嚕直叫喚,搞了這么長時間,還不是個吃嗎。好不容易切開動手了,我急忙抓了一塊,吃起來皮酥、肉鮮,入口味道濃香滑柔不膩,香味悠長,深入骨髓。后來看他們象吃烤鴨一樣操作,拿刀子由表及里,按皮、肉、骨的順序逐樣切片,再夾荷葉餅、小蔥、面醬,包著吃了,比烤鴨更香,這幾個家伙,也不客氣,官倉里的老鼠—肥吃肥喝,我是裹著腦袋上吊—死(撕)不開臉面,圣徒進教堂劃十字—盡量少說話,比他們吃的少,酒一口沒喝。

  叼羊比賽是在午后進行的。這是當地婚禮中最熱鬧、最隆重的儀式。叼羊比賽選在一片開闊的草地上進行。搶親的小伙子個個身強力壯,騎著自己訓練有素的好馬,躍躍欲試,新郎騎一匹棗紅馬,躍馬到一長須白發(fā)的老者面前,施禮后請求開始。老人將一把刀子交在新郎手里。不多時,新郎躍馬到草地上,拋下一只宰殺的山羊。眾騎手騎在馬上“吆喝—喝”高喊著,揮著鞭子,一揮手,頓時,百騎競馳,蹄聲隆隆。一匹灰馬漸漸躍出,馬上騎手一個側下身,拎起草地上的山羊,放在馬背上,一路奔去。身后眾騎急追。這個優(yōu)勢沒有保持多久,一匹白馬從后面掠上來,竄上前面灰馬,一伸手摟住了羊。兩匹馬糾纏在一起,齊頭并背,騎手側身,你來我往,在馬背上搶羊,好像空中相撲。兩人的糾纏,影響了速度,眾馬隨后趕上,幾十匹馬圍在一起,糾集、撞蕩,人在馬上爭搶,越來越激烈、壯觀、驚險、熱鬧。山羊幾經易手,最終還是落在了新郎官的手上,是不是大家有意相讓,博得個彩頭,可是,先前搶得頭籌的灰馬和白馬,還在后面急追,新郎官按住山羊,俯首臥在馬背上,腳下用勁,磕打馬腹,屁股抬起,馬鞭有節(jié)奏地在馬屁股上抽著,嘴里不停地大聲喊著“駕,駕”,以一步之遙領先,沖出重圍,奔到老者面前,一聲嘶鳴,把山羊擲于老者面前。眾人一片歡呼,掌聲雷動。老人拿出一朵紅綢子扎成的紅花,戴在紅馬頭上。

  那天晚上,篝火在草原上燃起。參加婚禮的親朋好友盡數圍在篝火旁,喝酒吃肉,載歌載舞,通宵達旦。伴隨著曲調,幾個姑娘和小伙子跳起了歡快的舞蹈,篝火晚會在跳舞的躍動中達到了高潮。我距離篝火還有段距離,站起了身子,顛著腳尖往圈子中看著。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