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人解除了對邯鄲的包圍,趙孝成王便準(zhǔn)備前往秦國朝見秦王,派趙郝前往秦國簽訂盟約,割讓六城以講和。
虞卿對孝成王表示,秦國攻打大王,是因為士卒倦怠了才撤兵的?還是秦國能夠進攻,卻憐惜大王而不再進攻了呢?
孝成王表示,秦國攻打我,是不遺余力的,必定是因為士卒倦怠才撤兵的。
虞卿又說,秦國用他的全力攻打它所不能得到的土地,士卒倦怠歸國,可大王又把秦國全力所不能得到的體第送給秦國,這就是幫助秦國攻打自己啊。明年秦國再攻打大王,大王就無法自救了。
孝成王把虞卿的話告訴了趙郝。
趙郝表示,虞卿果真能夠摸清秦國的實力嗎?果真知道秦國今年不會再進攻了,這一塊彈丸之地不給秦國,讓秦國明年再來攻打大王,大王豈不是要割讓腹地給秦國來求和。
孝成王問,我聽從你的,割讓六城給秦國,你能必定讓秦國明年不再攻打我嗎?
趙郝答,這不是臣敢承擔(dān)的事情。過去三晉虞秦國交往,相互親善。如今秦國與韓、魏親善而攻打大王,這是因為大王事奉秦國不如韓、魏兩國。如今臣為足下解除因為背棄與秦國的親善而招致的攻打,開啟關(guān)卡,胡同貿(mào)易,與秦國的親善同韓、魏兩國一樣,等到明年大王獨自招致秦國的俄共大哥,這必定是大王事奉秦國又在韓、魏兩國之后了。這不是臣敢承擔(dān)的事情。
孝成王又把趙郝的話告訴了虞卿。
虞卿表示,趙郝說‘不講和,明年秦國再來攻打趙國,大王豈不是要割讓腹地給秦國來求和嗎?’。如今講和,趙郝又認(rèn)為不能保證秦國不再攻打。如今即使割讓六城,又有什么好處呢!明年秦國再來攻打,又割讓秦國全力不能得到的土地給它來講和。這時自取滅亡的方法,所以不如不講和。秦國即使善于進攻,也不能輕易奪取六座城邑;趙國即使不能防守,最終也不會失去六座城邑。秦國倦怠而撤兵,軍隊必然疲軟。我用六座城邑來收攏天下諸侯來攻打疲軟的秦軍,這是我在天下諸侯那里失去而在秦國那里得到補償。我國還可以得到好處,這與白白地割讓土地,使自己削弱而讓秦國強大相比,那個更好呢?如今趙郝說‘秦國與韓、魏兩國親善而攻打趙國的原因,必定是大王事奉秦國的心意不如韓、魏兩國’,這是讓大王每年拿出六座城邑來事奉秦國,這是白白地把城邑送光。明年秦國又要求割地,大王將要給它嗎?不給,這是拋棄了原來的成果而挑起秦國進攻的禍端;給它,也就無地可給了。俗語說‘彊者善攻,弱者不能守(強大的善于進攻,弱小的不能防守)’。如今白白地聽從秦國,秦軍毫不費力就可以多得土地,這是使秦國強大而使趙國弱小。讓更加強大的秦國來割取愈發(fā)弱小的趙國,秦國謀劃趙國的打算就不會停止。況且大王的土地有限而秦國的索求無度,以有限的土地來應(yīng)對無度的索求,那么勢必就不會有趙國了。
孝成王還沒有決定該怎么辦,樓緩從秦國回到趙國,孝成王因此與樓緩商議,表示,給秦國土地與不給,哪一種更好?
樓緩辭讓,這不是臣所能知道的。
孝成王表示,即使是這樣的,請說說您個人的意見。
樓緩表示,大王也聽說過那個公甫文伯的母親嗎?公甫文伯在魯國做官,病死了,妻妾為他在房中自殺的有兩人。他的母親聽聞了這件事,卻沒有哭。公甫文伯的相室說,‘哪里有兒子死了而母親不哭的呢?’他的母親說,‘孔子,是個賢人,被魯國驅(qū)逐,可這個人卻不跟隨孔子。如今他死了,妻妾為他自殺的有兩人,像這樣的情況必定是他對于長者的情義淡薄而對于妻妾的情義深厚?!杂赡赣H說出這樣的話,這是賢妻;由妻說出這樣的話,這必定免不了是善妒的妻子。所以說的話雖然一樣,但因為說的人不一樣,人的用意也就跟隨班花了。如今臣剛剛從秦國來,如果說不給,那不是考慮的結(jié)果;如果說給,恐怕大王會以為臣是替秦國做事,所以我不敢回答。讓臣為大王考慮的話,不如給它。
孝成王表示,好。
虞卿聽聞了這個消息,入宮進見孝成王,說,這是虛偽的辯說,大王不要聽從。
樓緩聽說了,也前去進見孝成王,孝成王把虞卿的話告訴了樓緩。
樓緩表示,不對。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秦、趙兩國結(jié)怨而天下諸侯都很高興,為什么?說‘我們將要借強國來欺弱國’。如今趙國被秦軍圍困,天下諸侯祝賀獲勝的人必定都在秦國。所以不如趕快割地求和,來使天下諸侯懷疑秦、趙兩國和好而撫慰秦國。不這樣的話,天下諸侯將憑借秦國的怒火,趁著趙國的疲弱,瓜分趙國。趙國將要滅亡,還圖謀秦國什么呢?所以說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希望大王從這些來決定,不要再考慮了。
虞卿聽到了樓緩的話,前去進見孝成王,對孝成王說,危險了,樓緩就是再為秦國做事,這樣做只會讓天下諸侯更加懷疑趙國,又怎么能撫慰秦國呢?樓緩偏偏不說這樣做就是向天下諸侯展示趙國的軟弱。況且臣所說的不給秦國土地,并不是堅決不給土地就罷了。秦國索要六座城邑,大王便把這六座城邑送給齊國。齊國,是秦國的死敵,得到了大王的六座城邑,就可以虞我們合力攻打秦國,齊王聽到大王的計謀,不要把話說完,就會同意。這就是大王雖然再齊國失去了六座城邑,卻可以再秦國身上得到補償。這樣齊國、趙國的深仇大恨就可以報復(fù)了,又向天下諸侯展示了大王的能力。大王把齊、趙兩國結(jié)盟的事宣揚出去,士兵不用到邊境巡查,臣就會看到秦國的珍寶厚禮送到趙國,反而向大王求和。一旦與秦國講和,韓、魏兩國聽到消,必定盡力敬重大王;敬重大王,就必定會拿出珍寶來先向大王進獻(xiàn)。這樣大王的一個舉動就可以與韓、魏、齊三國結(jié)交親善,而與秦國交換了所處的境地。
孝成王聽后,表示,善。
于是派遣虞卿向東前往齊國進見齊王,與齊王商議攻打秦國。
虞卿還沒有回到趙國,秦國的使臣就已經(jīng)在趙國了。
樓緩得知消息,立刻逃跑了。
孝成王因此封賞虞卿一座城邑。
趙國最終沒有給秦國六座城邑。
不久,魏國請求與趙國結(jié)盟,孝成王詢問了虞卿的意見,與魏國結(jié)盟。
武垣令傅豹與王容、蘇射率領(lǐng)武垣人返回燕國。
孝成王將靈丘封給了楚相春申君。
立日耳
筆者原本以為這段是放在邯鄲之圍后的,也就是第二次邯鄲之圍后。 多次閱讀《趙世家》《平原君虞卿列傳》,發(fā)現(xiàn)這段故事應(yīng)該是在蘇代游說范睢后,秦國要求趙國割讓六城后,秦昭襄王召白起回國,第一次邯鄲之圍解除,這一次秦軍圍困邯鄲可以說是名義大于事實。 趙國不割六城,因此與秦國結(jié)怨,給了秦國來年出兵攻打邯鄲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