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靜觀其變
紀(jì)云澤這個人,目前看還是屬于?;逝傻模钦l也不知道日后會怎樣。
如今皇子間的爭斗愈來愈發(fā)激烈,若是有人能夠把紀(jì)云澤拉到他的陣營之中,或許一切都將大有不同。
康寧出嫁之后,才能接觸更多朝中的人,她出嫁那會兒,紀(jì)云澤早就被顯慶帝調(diào)到江南了。
因此她對這個人的全部了解,都是來自于他人的只言片語,便是那日遇見,也沒有太多了解。
紀(jì)云澤剛從江南回來,便被顯慶帝提拔到如此高位,怎能不引人注目。中書令的位置本就不一般,何況端王、瑞王等人謀劃了這么久,誰成想這個位置會落到紀(jì)云澤的手中。
這個人幾年沒在雍城,便是他尚在江南時,也不是沒有人去接觸,只是都鎩羽而歸。
“康寧皇妹,你看該怎么辦?”。
太子怎能不著急,他雖是太子,是顯慶帝的嫡長子,朝中雖有人支持正統(tǒng),但是他不得當(dāng)朝在位者的喜歡。
?;逝芍幸彩欠譃閮膳傻模慌上鄬χС炙@個太子,另一派完全只聽顯慶帝的,或許新皇登基才會聽從新皇的。
而且如今看來,他的太子位太不穩(wěn)了,稍有不慎便可能從這個位置上下來,他那些弟弟可都對這個位子虎視眈眈的。
紀(jì)云澤這個人,他要盡力將人拉到他的陣營來,即使不能,也不能讓他投到其他皇子的陣營。
因此一下朝,他便直接奔康寧公主府了。
康寧如此得寵,在出嫁后都還能接觸政事,想必在父皇心中也有很重要的位置。
他時常慶幸,還好康寧不是男子,否則他會更加頭疼了。
康寧用茶壺給太子到來一杯茶,推到太子面前,“皇兄嘗嘗,這是上好的西湖龍井”。
她沒有立刻的回答剛剛太子的問題,反而搖了搖手中的茶杯,看著杯中緩緩下沉的茶葉,半晌才開口。
“皇兄急什么,如今這位紀(jì)大人是父皇依仗看好的能臣,他一個寒門出生的人能坐上二品官員的位置上,怎會沒有心計與手段”。
康寧看著太子說,“難道皇兄認(rèn)為,父皇會把一個容易當(dāng)墻頭草的人,放到這個位置上嗎?”,她喝了一口茶繼續(xù)道。
他們這個父皇,也是從一個冷宮默默無聞的皇子,一步一步的爬上來的,手上怎么可能是干凈的。與他一輩的那些人,還有幾個有命在,就算有過得也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
如今顯慶帝的兒子也長大成人了,他的年紀(jì)也越來越大,帝王的疑心病也就越來越嚴(yán)重,怎么可能不防備他的兒子們。
何況是他一手提起來的重臣,一旦傾向哪個皇子,被他察覺,可能也不能在那個位置上待太長時間。
“可是......”即使可能這樣說,太子還是很擔(dān)心,目前的形勢對他太不利了。
安王早就注定與帝位無緣了,在朝堂之上也相對透明,太子也從不把他放在心上。能引起他重視的,無非是端王、瑞王、燕王和成王,尤其是前三個,對太子最有威脅。
端王素來有賢王之名,民間呼聲很高且朝臣評價都很好,蔣貴妃也受顯慶帝重視,擁護(hù)他的人很多。
瑞王雖有些蠢、性子暴躁,但其背后母族勢力不可小覷,畢竟他的母族手中有兵權(quán)。
燕王無論是背后母族勢力還是朝堂呼聲,相對端王和瑞王兩人要小一些,但是她母妃和他都深受顯慶帝喜愛。
至于成王,雖然不及那三人,但是他的同母姐姐是康寧公主,而且他自己也十分有能力,背后也有一批支持者。雖然現(xiàn)在康寧和她母親、胞弟的的關(guān)系有些不好,但也說不準(zhǔn)以后康寧不會支持成王。
“皇兄不要太悲觀了。”康寧站了起來,走到門口,看著外面晴朗的天空說了一句。
然后又回頭,看著太子說,“紀(jì)云澤當(dāng)這個中書令已經(jīng)成為了定局,現(xiàn)在誰想要去改變也沒有辦法。便是皇兄也不要太過著急的派人去接觸紀(jì)云澤,說不定父皇正想看看你的舉動”。
康寧公主對他們這個父皇還是了解的,他既然把紀(jì)云澤推到了這個位置上,又怎么可能沒有事先的設(shè)想過諸人的反應(yīng)。
就如同康寧說的這樣,顯慶帝早就派人嚴(yán)密監(jiān)察各府的動靜,也是想看看他那些兒子有多么的迫不及待。
太子聽到康寧這樣說,想了想,“皇妹的意思是靜觀其變,什么都不要做”,開口問道。
康寧回答了一個是,太子得到肯定的答案,也覺得目前只能這樣了,便聽康寧的吧。
所以出了康寧公主府,太子也就直接回東宮了,比起來時放松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