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劍道境界,山水歸真!
“不知少俠是如何尋回真武玉龍?我真武山實在感謝不已?!?p> 聞言,楊塵神色平靜如水,緩緩說道:“我是在野外練劍時,無意中在山壁中發(fā)現(xiàn)的?!?p> “練劍,山壁?”
真武山長老孫賢與華山長老曹慈對視一眼,都有些不可置信。
這未免太巧了吧,可他們卻不得不信,只因為這位少年身上的劍意,含而不發(fā),如同藏劍于鞘一般,并非等閑之輩。
“既然少俠幫忙尋回了壽禮,我華山自然也不會鄙吝自珍,看少俠背負長劍,想來是名劍客,我這里有華山劍譜一份,還望少俠收下?!?p> 華山長老曹慈,沉吟一會,突然說道。
不管怎么說,楊塵終究還是尋回了壽禮,他們自然不能毫無表示。
“無需如此,華山劍法聞名當世,這份禮太重了?!?p> 楊塵擺手拒絕。
見狀,華山弟子都點了點頭,越看越覺得順眼。
此人不但俠肝義膽,豐神俊朗,氣質(zhì)無雙,就連思慮也是周全至極,既不會讓人覺得唐突,也給了人臺階下。
“哈哈,小友無需多想,這只是一些基本劍招罷了。并不涉及核心傳承,若是華山劍法這般容易外傳,天下間豈不處處是劍修了?!辈艽刃χ嗣樱f道。
“楊少俠你還是收下吧?!?p> “楊少俠談吐不凡,天資卓越,將來武林中必然有你一席之地。”
看到曹慈如此懇切,華山弟子紛紛開口勸道。
“好?!?p> 在眾人期盼的眼神中,楊塵接過劍譜,不悲不喜。
看到這幅場景,真武山長老孫賢眸光一動。
這華山派如此慷慨,豈不是顯得我真武山小氣了?
想到這,孫賢擺了擺手,開口說道:“楊少俠,我真武山也不是薄情之人,這真武劍譜你且拿去?!?p> 真武山的弟子原本心中憋氣,看到這一幕,也不由得挺了挺胸膛,開口說道:
“這才對嘛,我真武山崇尚師法自然,何嘗在意這些外物?!?p> “楊少俠,快快收下,我真武山的劍法,向來不弱于人!”
“是啊,楊少俠,你如此氣度,若是我們大師兄方云和二師兄古誠在這,必然喜不自勝?!?p> 他們一邊說,還一邊淡淡地瞟了華山弟子一眼,顯得一副云淡風輕的樣子。
“卻之不恭?!睏顗m只得再次接過。
看著這兩派弟子,要是不接就是自己不給面子的模樣。
好笑之余,楊塵突然有種助人為樂的欣喜。
助人為樂似乎是刻在骨子里的傳統(tǒng)美德一般,就連楊塵這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性格,看到眾人熱切的面容,心中有股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
真武山和華山如此情操,也不枉自己忙活一場。
“楊少俠,行走江湖若有需要幫忙之處,可持令牌前來尋找我宗弟子幫助?!?p> 一陣寒暄后,華山長老曹慈與真武山長老孫賢,紛紛從懷中掏出一枚令牌,遞了過來。
楊塵接過令牌,點了點頭,轉(zhuǎn)身離開。
看著楊塵離去的背影,華山長老曹慈和真武山長老心中嘆息一聲。
“還好找回來了?!?p> 若是沒有楊塵幫忙尋回壽禮,這次的壽宴他們還真的沒有辦法向掌門交代。
畢竟,壽禮也是一場另類的競爭,別的宗門都拿的是奇珍異寶,名貴字畫,自己卻是平平無奇,平白無故就矮了人家一頭。
江湖中,求的就是一個名和利,而名聲看似無用,卻是一種無形資產(chǎn)。
名聲好的宗門,優(yōu)秀弟子層出不窮,久而久之,自然長盛不衰。
名聲不好的宗門,漸漸地傳承斷絕,長此以往下去,恐怕是逐漸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當年強大的宗門何止千萬,能流傳千古的宗門又有幾個。
道門真武山,五大劍派之一的華山,自然深諳傳承的重要性。
不管怎么樣,壽禮終究還是找回來了,也不枉他們這幾日的費心隱瞞。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這楊塵不知出自哪家宗門,當真前途無量?!睂O賢和曹慈對視一眼,心中想到。
楊塵并不知兩位大宗長老,對他評價如此之高。
行走間,他正翻看劍譜,看了一眼之后,也就學會了。
劍法招式對他來說,不算什么,到了他這種境界,隨便一招,便是神來之筆。
楊塵把自己的劍道境界分為兩層,第一層是劍客境界。
利劍期重招式,凌厲剛猛,無堅不摧。
重劍期舉重若輕,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木劍期舉輕若重,輕劍游龍,翩然千里。
無劍期無招勝有招,不滯于物,草木竹石,皆可為劍,無劍勝有劍。
他早已過了劍客的階段,到達第二層劍修的境界。
楊塵此刻翻開劍譜,看的不是劍招,而是其中的劍意。
劍意是什么?
劍意是形神精氣的統(tǒng)一,虛實有無的協(xié)調(diào),既生于意外,又蘊于象內(nèi)。
對于劍客,當他真正明白劍是什么的時候,并且能發(fā)揮劍的本源特性,無招勝有招,一切發(fā)乎本心,與劍融合,發(fā)揮出自己對于劍的領(lǐng)悟的時候,這個劍就活了。
這個空前的境界,就是劍意。
所以,華山劍譜中的招式對他無用,劍法中的蘊含的意境才是關(guān)鍵所在。
華山劍意取自西岳華山「奇、險」二字。
華山無限風光盡在奇,險二字中,奇、險往往與秀美相映相衍,因此華山劍術(shù)奇拔峻秀,高遠絕倫,招式處處透著正合奇勝、險中求勝的山之意境。
真武山卻又不同,真武山屬于道門,是為內(nèi)家劍學,可以遠追溯到真武大帝。
相傳真武大帝成道時,剖腹始練成飛劍,震動三界。
在真武山內(nèi)有“神劍長鳴于海上,太極秘術(shù)蕩散人問”之語,是對內(nèi)家劍學流派的概括,亦見劍術(shù)要義之密守深隱,列為不傳之珍。
因道家修持,劍為降魔護身之利器,內(nèi)功演道,劍作無形,有慧劍喻示智慧成就,護持丹砂之密傳內(nèi)家劍學,承襲劍道之遺風,屬江湖之秘技。
簡而言之,真武劍法,輕靈柔和,綿綿不斷,重意不重力,卻是傾向于水之意境。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每走一步,楊塵身上的氣勢就更上一層,整個人如同藏劍出鞘。
前一刻,華山如立,不可摧折,下一瞬間,上善若水,與道合真。
不知不覺間,已然走到茶館門口,楊塵面色忽然一凝。
“奇怪,小寶他們?nèi)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