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紀書譜成為了大唐最大的書籍作坊,還開拓了印制詩集的業(yè)務(wù),一些名儒大家也紛紛來為其好友印制書本,或贈或送,使其詩文廣泛流傳于世。
李寧成功地帶起了一波著書立說之潮。
這年十月初,淮南節(jié)度使杜佑向朝廷進獻一本名叫《通典》之書,一共有九大門類,共計兩百卷。
此時與吐蕃的戰(zhàn)爭出現(xiàn)重大轉(zhuǎn)機,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已大破西南吐蕃各路?,F(xiàn)又得杜佑獻鴻篇巨著,皇帝李適龍顏大悅,大力嘉獎了杜佑一番,將他所獻的《通典》收進國家藏書館——集賢殿。
《通典》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體例完備,專敘歷代典章制度沿革變遷的政書?!锻ǖ洹分猩婕皻v代政治、經(jīng)濟、禮法、兵刑、地志等內(nèi)容,是十大典書之首。
作為我國第一部典章制度的百科全書,其內(nèi)容分為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九典,有一百七十萬字之巨。
《通典》的作者,現(xiàn)淮南節(jié)度使杜佑出身京兆杜家。民間有句俗語“城南韋杜,去天尺五?!表f杜兩家是長安城的頂級世家,一點不必“五姓七望”差。
杜家藏書巨多,開元末時,曾得劉佚所著三十五卷《政書》。于是杜佑在《政書》的基礎(chǔ)上,廣搜歷代政令典章,增入唐朝政令禮樂,耗時三十六年,方編撰而成《通典》一書。
杜佑于貞元五年(公元789年),升任淮南節(jié)度使,至今已有十三載。杜佑喜詩好文,政績出色,江南的文人士子都爭相投靠于他。不少名儒大家如張登、顧況、竇常,也一同參與編撰了這一鴻篇巨著。
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劉禹錫丁父憂時,李寧就曾指點他,守孝后可去淮南當杜佑的幕僚。劉禹錫丁憂結(jié)束后果然去找了杜佑,不久后因杜佑兼領(lǐng)徐泗濠節(jié)度使,他也當了徐泗濠節(jié)度使掌書記。
李寧知道,杜佑有一個孫子十分出名,乃晚唐著名詩人杜牧。
《通典》一書問世后,李寧就想把它刻印出來。奈何《通典》藏進了皇家圖書館——集賢院。
李寧于是找到太子李誦苦求:“阿翁,崇文館藏書甚少,大半已印成書本,空曠不已。聽聞杜仆射獻了一套巨書,填充空隙可好?阿翁,好不好??!”
李誦答應(yīng)李寧后派身邊的宦官李忠言前去大明宮集賢殿。
集賢殿在大明宮光順門之外的外朝,是唐朝最高等級的藏書之地。
李寧雖進過幾次大明宮,但都是去的后宮內(nèi)苑,還從未去過前朝。于是,他悄悄找了常跟在李忠言身后的一位小宦官,給了一些銀錢,換上他的衣服,并威脅另一位小宦官不許多言。
幸好,李寧和那小宦官年齡差不多,同行的另一位小宦官也不敢吱聲,所以直到李忠言出了東宮北門玄德門后才發(fā)現(xiàn)一絲不對勁。平日里他干兒子李義祥能言善道、極為活潑,今日倒頗為穩(wěn)重。
李忠言問向李義祥:“義祥,今日辦完差事,隨我去趟東市買些東西吧?!?p> 李寧聽后細聲道:“我···我?!?p> 旁邊的李義慶趕緊補充道:“義父,祥哥身體不適,不如我陪你去吧?!?p> 李忠言道:“可是著涼,如今已入冬,極易風(fēng)寒,可不能傳給宮中主子們。你即身體不適便回去歇息吧?!?p> 李寧不知如何回答才能繼續(xù)跟著:“那個···不···不礙事?!?p> 李忠言發(fā)現(xiàn)不對,拉住李寧細看嚇了一跳:“荒唐,你怎跟來了,還···還穿成這模樣。”,
李寧只好道:“李力士,我聽聞集賢殿藏書頗豐,特來一觀?!?p> 此時已快走到了東營門,李忠言只好帶著李寧去了大明宮集賢殿。
李寧跟在李忠言身后從右銀臺門進入內(nèi)苑,又經(jīng)光順門來到了集賢殿。
集賢殿倒是挺大的,正殿兩層,偏殿挺多都是一層。
不過集賢殿的大門倒是關(guān)了個嚴實,李義慶推開門后,李寧和李忠言便進去了去。只見四周擺放的都是藏書,當真是浩如煙海。
李義慶問道:“何人當值?何人當值?”
怎料叫了一會也沒人回應(yīng),過了半刻鐘才有一老一少兩位官員趕來。年老的官員對李忠言道:“李力士前來,不知有何吩咐”
李忠言回:“太子殿下聽聞杜仆射所獻《通典》博大精深,欲借來一觀?!?p> 年老官員一臉苦澀道:“這···非是下官不借于太子,杜仆射前日才獻上此書,本院實在尚未抄錄而成?!?p> 旁邊那位年輕的官員也怒道:“此書尚有小半仍在陛下手中,想看就去找陛下討要,如論如何我們院是沒有?!?p> 那年老官員聽了年輕官員的話立刻責備道:“不得無禮,還不快去盯著書歷們抄書?!?p> 那年輕官員不滿道:“才兩天,賈相來討、崔相來借、齊相欲觀、高公欲看,如今太子殿下又來討要,我們集賢殿這么些人長八只手都抄不完?!闭f后就氣哄哄地走了,留下年老的官員在那賠不是。
年老的官員問李忠言:“不知,太子殿下欲看何典何冊?”
李忠言倒是被問懵了只道:“太子殿下欲···欲看西北州郡,對西北朔方州郡。如今,西北戰(zhàn)時吃緊。”
那年老官員委婉回道:“西北朔方州郡尚在陛下手中。”
李忠言又道:“那借西南兩川州郡即可。”
那年老官員又道:“西南兩川州郡已被賈相借走。”
李忠言道:“拿些禮樂典章吧?!?p> 那年老官員又道:“禮樂典章已被高公借去?!?p> 李忠言尷尬一笑道:“學(xué)士隨意拿些抄好之策吧?!?p> 那年老官員松了口氣笑道:“太子仁厚,體恤我等,稍后便送已抄錄之卷到東宮?!?p> 那年老官員隨后便去偏殿找那年輕官員了,還在門外就聽到他那同僚下屬怒道:“十天之內(nèi)你尚不能抄完,還想京中五品以上官員人手一份。你這小寺,盡說慌話,我可沒空理你。”
李寧這暴脾氣聽了還真忍不了心道:“雖然你是大名鼎鼎的柳宗元吧,小爺我非要打你的臉,還是啪啪響的那種?!?p> 原來在李忠言和那官員談話之際,李寧好奇心漸起,偷偷溜走四處參觀。他在偏殿聽到剛才讓位年輕的官員正訓(xùn)斥眾多抄書的經(jīng)生們:“看甚看,速去抄寫,未抄習(xí)合格之人不得用飯?!?p> 李寧想著雕版印刷和新式書籍已經(jīng)發(fā)展了一年之久,怎么唐朝最大的藏書之地還堅持手抄呢。
李寧在那年輕官員看不到的地方,小聲詢問一經(jīng)生道:“爾等這般耗時費力,為何手抄?”
那經(jīng)生輕聲回:“不少大官俱趕著討要,我乃中書省書令史,亦被賈相派來抄書?!?p> 李寧想來也是,杜仆射獻此巨書,定有不少人欲一睹為快。他又指了指那年輕官員問那書令史:“他乃何人?”
“此乃柳正字,河?xùn)|柳氏人,深得高太常信任。”
李寧一聽他是河?xùn)|柳氏人,便問道:“此人可是柳宗元?”
“正是,正是?!?p> 李寧所料不差,有名的韓愈、劉禹錫、白居易都已見過,就是不見柳宗元,原來已在集賢殿修書呢。于是李寧就大著膽子找柳宗元,提出幫他快速抄書。
博帶青衫
新書求收藏推薦!希望大家喜歡李寧、支持正版閱讀! 柳宗元,于793年進士及第,隨后丁父憂。796年任秘書省任校書郎,798年考中博學(xué)宏詞科,授集賢殿書院正字,801年冬調(diào)為藍田尉。 感謝未歸人、墓墻、可達鴨弟弟、20190507093513994、寧缺毋濫2006、雪上流光等讀者昨日投了推薦票! 感謝可達鴨弟弟打賞1500書幣! 走親戚去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