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之虓虎崛起

第五十八章 荀彧妙計安天下

三國之虓虎崛起 白天白 2067 2021-03-07 00:18:32

  君臣氣氛融洽的酒宴落幕。

  呂布醉醺醺地離開未央宮,渾身都散發(fā)出一股烤肉味,涼涼的夜風(fēng)吹拂在臉龐,他沒有騎上赤兔馬,選擇乘坐馬車回府。

  李傕掛了,一家老小都被朝廷剿滅,空出來的府邸如今改為呂布居住。

  沒多少仆人,府內(nèi)全是甲士。

  呂布離開馬車,步入府邸,兜兜轉(zhuǎn)轉(zhuǎn)老半天,總算是到達主臥,直接撲倒在床上,睡了過去。

  次日,他早早醒來,長安百廢待興,許多事情還要等著他處理。

  哪里有時間睡懶覺。

  當(dāng)務(wù)之急就是關(guān)于手底下的將領(lǐng)封賞問題。

  總不能一場大戰(zhàn)過后,什么表示都沒有。

  他和董昭討論許久,得出一個最穩(wěn)妥的方案。

  遠的授予官職,近的授予錢財玉器。

  這是出于長遠考慮。

  人的欲望就是前進動力,大業(yè)未定,一下子給手下全封上將軍名號,容易造成手下懈怠,或者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

  呂布擬定的封賞通過鐘繇,遞給三公,讓他們寫正式的詔書,天子負責(zé)蓋印,從而分發(fā)。

  河?xùn)|郡的徐晃,正式被任命為河?xùn)|太守。

  溫縣的張遼為河內(nèi)太守。

  弘農(nóng)的魏續(xù)為弘農(nóng)太守兼河南尹。

  軹關(guān)的高順為后將軍。

  司馬朗為大司農(nóng),掌管國家錢財,田地稅收。

  荀彧為尚書令,掌管尚書臺,統(tǒng)率百官。

  秦宜祿為左中郎將,拱衛(wèi)天子。

  其余人,如張濟,張繡,成廉,魏越,侯成,宋憲等等職位不變,賞賜黃金,玉器,綢緞。

  俸祿按照太守一級發(fā)放。

  以上所言之人,皆在長安有賞賜的府邸居住。

  李傕郭汜的西涼軍將領(lǐng)全被擼平了,長安自然空出大量的府邸。

  他先是給眾將挑好,又讓他們將麾下有功的將士名單整理上報,再一一封賞。

  總之,絕不能寒了將士們的心。

  時間流逝,轉(zhuǎn)眼過去幾天,荀彧帶著一大堆人趕到長安。

  眾將的家眷,呂布的妻女,以及河內(nèi)投奔過來的世家,寒門子弟。

  早有人通報大將軍府。

  呂布得到消息,拋下公務(wù),親自到府門迎接。

  “哈哈,文若,你總算是來了?!?p>  “讓大將軍久等了?!避鲝硇卸Y,一臉風(fēng)塵,仍然不失世家的雍容風(fēng)度。

  靠近的時候,呂布能聞到一股淡淡的熏香,味道類似于桂花,“諸事繁忙,有文若過來,我就可以松口氣。

  來,我們?nèi)敫斦??!?p>  他急切拉起荀彧的手,直接入大堂。

  長安局勢已經(jīng)穩(wěn)定下來,接下來該怎么辦就是很重要的問題。

  擺在呂布眼前的選擇有很多。

  比如說,掃平西涼馬騰韓遂,除去后方大患。

  或者說出兵蕩平河內(nèi)。

  這又會引出另一個問題,平河內(nèi)后,該是下兗州,還是進軍冀州。

  豫州劉備要如何處理。

  等等問題糾纏在一起,呂布不知該優(yōu)先處理哪一項。

  每個都很緊要,又都湊在一起。

  他急需要一個人幫他理清接下來的戰(zhàn)略。

  董昭長于攻心,戰(zhàn)場謀劃,在長遠戰(zhàn)略的問題,他不敢亂說。

  一直拖到荀彧到來。

  “大將軍,關(guān)中百廢待興,我們不宜大舉用兵。”

  荀彧落座,一口水都沒喝,直奔主題。

  呂布皺著眉頭道:“恐天下之勢不容我暫緩?!?p>  荀彧腰挺直,面上神采飛揚,“我知大將軍的憂慮,先說西涼。

  馬騰祖上是伏波將軍馬援,此人素來看重名聲,朝廷可外示恩寵。

  遣使拜訪馬騰,說欲讓他為涼州牧,又恐韓遂不悅興兵,讓他前去詢問韓遂,看看誰當(dāng)涼州牧。

  若韓遂不允,定會和馬騰反目。

  韓遂若允,馬騰獲封涼州牧,再讓他遣子入朝,如此,西涼暫定?!?p>  呂布不爽道:“哼,便宜二賊了?!?p>  “涼州安定,我們可以遣使入益州,以封王為誘餌,讓劉焉販賣糧米,恢復(fù)彼此商貿(mào)往來,促進關(guān)中復(fù)興,讓長安囤積的金銀有用武之地。”

  荀彧早已經(jīng)制定出一大套奪下長安的戰(zhàn)略,根據(jù)時間推移,時局變化而稍作更改即可。

  “劉焉好像命不久矣?!?p>  呂布不太確定地說,那個老頭貌似是今年嗝屁的。

  荀彧笑道:“無妨,劉焉死后,益州局勢會更亂,我們反而容易從中謀利?!?p>  呂布相信面前的男人有那個本事,追問道:“那冀州的袁紹,豫州的劉備,兗州的曹操,又該如何應(yīng)對?”

  荀彧侃侃而談,“劉備有仁名,以天子詔令其討伐兗州曹操,罪名就是他屠戮徐州,殘暴不仁。

  再詔令九江的袁術(shù),徐州的陶謙出兵共伐,三路齊下,曹操定首尾不能相顧?!?p>  呂布猶豫道:“陶謙好像也快死了,劉備或許會聽,問題是袁術(shù)能聽我的命令嗎?”

  “我們封陶謙長子為徐州牧,再讓他遣次子入朝,他為陶家安泰,定會出兵討伐曹操?!?p>  荀彧先是提出解決陶謙掛了的方案,接著道:“朝中的楊琦和袁術(shù)交好,可讓他出使,言明利害,坐視袁紹亡公孫瓚,一統(tǒng)河北,天下還有誰能擋袁紹兵鋒?

  袁術(shù)心高氣傲,不會屈居庶子之下,他和曹操有舊怨,有這個落井下石的機會,他斷不會錯過。”

  荀彧說著,道:“最后是冀州袁紹,我們讓徐晃出兵并州,能奪幾城就奪幾城,不能也可退回,主要是佯攻。

  再讓張遼收河內(nèi),高順出兵鄴城,做出全力進攻的姿態(tài)。

  袁紹必收兵回防。

  公孫瓚得以保全,我們可以遣使聯(lián)系他為同盟,再通過他聯(lián)系黑山賊張燕,給袁紹制造麻煩,讓他難以施展全力?!?p>  袁紹是當(dāng)今最強的諸侯,占地最廣,也意味著他的防區(qū)比任何一位諸侯都要大。

  他能安心討伐公孫瓚,就是呂布出兵征討長安,兗州曹操又是他好基友。

  黑山賊被他剿得元氣大傷。

  袁術(shù)讓曹操打爆了。

  他沒有后顧之憂,才能興起大軍征討。

  若依照荀彧的計策去走,袁紹不想老家被端,就必須要回防冀州鄴城。

  困擾呂布許久的問題,在短短幾句話里,就被理得一清二楚。

  “我得文若,真如魚得水啊?!?p>  呂布拍桌大喜,這些行動起來,不會有說的那么容易,卻總歸是一個目標(biāo),讓他有地方能發(fā)力。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