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蜀客到江南

第二十四章: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蜀客到江南 小杏青 2469 2021-03-10 19:31:02

  杜辰完成開學(xué)第一課后,秦夫子就接手了余下的時(shí)間

  拿了教案開始授《三字經(jīng)》,蒼老渾厚地念一句,底下眾學(xué)子復(fù)述一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xí)相遠(yuǎn)」

  來回重復(fù)了十余遍,秦夫子就隨機(jī)抽堂了,嗯,三字經(jīng)編得朗朗上口,這群半大孩子記得也快。對底下學(xué)生對學(xué)習(xí)進(jìn)度有了掌握,夫子就轉(zhuǎn)身在黑板上,邊寫邊解說,一撇一捺,一橫一豎一鉤地拆開講,又讓底下學(xué)生跟著他寫,他在黑板上寫下一撇,學(xué)生就用筆墨在書案的紙上模仿

  時(shí)間在師生雙方,全神貫注地學(xué)習(xí)里溜得飛快

  秦夫子喊了課畢,就讓齋長領(lǐng)頭,組長組織各組學(xué)子,排隊(duì)去食堂用飯,

  早在開課前,秦老爺子和杜家父子幾人,就已經(jīng)對這些狀況做過推演,所以,這會兒秦老爺子喊了齋長陳立去近前,囑咐他該如何行事,就站一旁看著了

  陳立人也機(jī)靈,眼珠子轉(zhuǎn)了轉(zhuǎn),就消化了夫子所講

  示意幾個組長圍攏過來,由座位編號,一排左數(shù)第一位學(xué)子打頭,依次魚貫出齋房,組長走在一側(cè),維護(hù)隊(duì)形,他走最后,確保沒有同窗掉隊(duì)。

  二十二位學(xué)子就這么排成一串,經(jīng)院子,過游廊,穿中堂,到了后院,在「食堂」的廂房門前停了

  這批學(xué)子平均也就13歲左右,都是能吃長身體的年紀(jì),在齋房坐了一上午,腹中早已唱上了空城計(jì),這會兒,聞著「食堂」里頭飄出來的飯菜香味兒,都不自覺咽著口水,

  咦?肉香?還有肉?排在前頭的學(xué)子咽口水的聲音此起彼伏,腳步飛快地往里走

  進(jìn)「食堂」右側(cè),就瞧見長長一條桌案,從外往里擺著一摞黑釉白紋底的粗瓷大碗,李氏站在桌案里頭,出聲喊他們各拿一個碗,輪番打了菜,飯,在那頭放著筷子,拿齊備了就坐那邊長桌上用飯,湯在旁邊桶里,要自己拿碗舀。只一條,吃多少,打多少!莫要廢了糧食

  領(lǐng)頭的黃五是個12歲的少年郎,依言拿了碗,李氏抬手就打了滿滿一勺醬瓜糟蘿卜豬肉絲,瞧著孩子眼睛盯緊了肉,不斷咽著口水,又打了一勺韭菜豆腐,讓他自取米飯,飯菜不夠都可來加

  隊(duì)伍排得整齊,整個過程有序熱鬧

  杜沅姐弟也打了一碗飯菜,坐下吃了

  這醬瓜,糟蘿卜都是李氏年前備下的,預(yù)備吃到今年新菜上市呢。只開了這書院,想來是吃不上兩個月的了。

  真好吃,這道菜祖母早前給家里做過,杜沅還記得,要把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用醬油碼了,鍋內(nèi)油熱,下肉爆炒,煸出油脂,大火翻炒肉變色就撈出,再改刀切了細(xì)絲,加入醬瓜,糟蘿卜,縮砂仁,草果,桔絲,花椒,些許芝麻油拌勻,佐上醋就得了。

  韭菜豆腐做法就簡單多了,前兩日杜家就和鄭豆腐家說好了,每五日送四回豆腐,兩回嫩豆腐,兩回豆干兒,豆皮子。

  這回就是嫩豆腐,做法和麻婆豆腐類似,豬板油下的足,再佐上應(yīng)季的嫩韭菜,這鍋菜就得了

  食堂里用飯的孩子們,可沒有什么「食不言,寢不語」的講究,都交頭接耳,感嘆著自己的驚訝,原以為能有碗粥喝就不錯了,沒想,書院給的是粳米飯,還有肉有菜有湯!油水這樣足,比家里來客還吃得飽,跟過年似的了

  都笑的燦爛,吃得肚子渾圓

  秦老爺子拒了杜家喊他去對門用飯的邀請,說瞧著菜色不錯,頗有胃口,當(dāng)即也坐下用了

  飯后,秦老爺子就在書院午歇了,杜家把院子左側(cè)的廂房,收拾了兩間出來,一間用做夫子們整理教案,一間用做秦老爺子休息

  下午課畢,秦夫子留了課業(yè),就唱了喏,示意散學(xué)

  一天的課,就這么波瀾不驚地過去了

  秦老爺子隨杜沅姐弟走去了對門,接散學(xué)的孫子孫女一道回去

  秦家姐弟散學(xué)也有一會兒了,正背著李氏親手做的書袋,用著果子喝著茶呢

  見祖父秦老爺子進(jìn)門,高興地給祖父展示了新書袋,端了茶請祖父用。又和杜沅姐弟聊了會兒,杜辰和秦老爺子進(jìn)了書房,一炷香后,祖孫三人才告辭家去

  日薄西山的時(shí)候,杜老爺子才挽著褲腿,卷著衣袖地回來,原來明日地里的秧苗就要移栽了,杜沅當(dāng)即求了爹爹,說要請假一日,去地里插秧

  家里人都好笑,你個幾歲的小娘子,怕是在田里腳鉆進(jìn)那泥里,人也拔不出來,和地里的蘿卜似的

  杜沅不依,說不要做「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干凈人,即便在田里摔成個泥娃娃,也是有用的,不親手做,那里知道米飯哪里來的

  杜衡也幫腔,說自己也要去

  杜沅只說,你是組長,你若告了假,若組里有事要你,你該如何?

  杜衡糾結(jié)了好一會兒,才沒再提要一同前去

  翌日,杜沅把課業(yè)交給杜衡,杜衡恰好也是她的組長,她即不必再去書院一趟,用過早飯,換了身杜衡的舊衣衫,把頭發(fā)梳起挽成個揪揪,用青布條捆了,就一身深色麻衣地跨著竹簍子,隨祖父去了地里

  她家的田地就在城郊,出城過了片竹林,就是了

  祖父一遍挽起褲腿,一遍囑咐杜沅慢著些,莫要摔了

  杜沅有模有樣地卷起衣袖,挽了褲腿,一腳就踩進(jìn)田里,正當(dāng)她要拔腳往前走,過去秧苗處時(shí),腳卻給淤泥拽住了,她咬緊牙關(guān),使勁往外扥,

  “阿沅,你試試輕些提腳呢,一點(diǎn)點(diǎn)從泥里滑出來,再走試試”

  “欸,真的有用!祖父,還是您有法子”

  就這樣,杜沅慢悠悠地一提一滑地挪著步子,過去祖父處時(shí),杜老漢已移好兩簍子秧苗了

  “阿沅,你拉著竹簍去田壟上,移好秧苗了就去下邊田里栽種。你不知道輕重,不敢叫你移秧苗的”

  “知了祖父”

  杜沅就這么哼哧哼哧地跟田泥作斗爭,跑了兩個來回,運(yùn)了四個竹簍子

  待杜老漢移好秧苗,就拎了四個,杜沅一手一個地走去了下面的田,杜老漢站在田壟上,把竹簍子扔到了水田里,就下田,從竹簍里取了秧苗出來,右手自左手一把的秧苗里,分出一株,插栽進(jìn)泥里一寸的位置

  杜沅聽祖父講了幾遍分解動作,也在腦子里過了幾遍技術(shù)要領(lǐng)后,就有樣學(xué)樣地,一手秧苗一手栽秧了

  在地里也就半個時(shí)辰的功夫,杜沅就覺得腰酸背痛腿抽筋

  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待日頭掛在了頭頂上,祖孫倆才回家用飯

  因著李氏要顧食堂,鄭氏有孕,他們家就沒了送簞食壺漿的人手,只得自己回家用飯

  好在離得近,路上也便宜

  “阿沅怎成了個小泥貓了?快來洗洗”鄭氏挺著肚子,瞧見進(jìn)門的女兒,不禁脫口道

  “出了些汗,就用手背胡嚕了幾下,不想,帶了泥水在臉面上,日頭一曬,可不就是泥印子了”杜沅邊端了水盆給祖父,一面接著母親的話

  午飯頗可口,有黨參烏骨雞湯,糖醋茄子,爆炒蘿卜絲兔子,還有雞蛋羹,清炒韭菜,和一盤燉肉。用青瓷白花的碗碟裝盛著,瞧著就頗有食欲

  飯后,杜沅從鄭氏手里搶了洗碗的活兒,搭著小木凳,收拾好了灶房

  裝了壺「紫蘇飲子」,拿食盒裝了些燒餅饅頭咸菜,祖孫二人就去了地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