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高能空間

第八章 南北商道(下)

高能空間 楊字母 2257 2021-04-02 21:19:00

  劉渏孜孜不倦地教導著這些少年:

  “陰山南北的牧族就像這里的牧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也許是耕、牧兩族幾千年的相互征伐才使得兩族越來越強大;部族之間不斷地融合、分裂,再融合再分裂。遠徙漠北苦寒之地的鬼戎族是不可能消亡的,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演化,與苦寒之地其它部落融合與分裂,應該也繁衍出無數(shù)的支系,可能也趁著匈奴西遷,以不知道什么面目重新南遷回歸?!?p>  “所以,我們大同軍沒什么特別愿望,活下去就好?!?p>  大同軍防線向前推進,糾紛不可避免。劉渏的親兵與當?shù)夭孔宕蛄艘淮稳杭埽Y果是這些部族被打的鼻青臉腫,這些親兵下手還是有分寸,沒有出現(xiàn)重傷。最后劉渏的親兵勇士與部族勇士比斗,幾招天下無道、柔弱勝剛強贏下了這塊建設堡壘的地。

  劉渏沒有計較這些沖突,還是雇傭了這些部族的騎兵,帶了幾個少年去軍校。來年初春,這幾個部族少年帶著大同軍的幾千少年騎兵路過部族,打架事件就被這些小部族當作榮耀傳頌。

  這個冬天邊墻比較平靜,很少有牧族人擾邊。開春三月大型互市期間,劉渏再次宴請諸部大人,言談舉止間,諸大人對大同軍有了警惕??磥?,向外的拓展只能暫時告一段落。吵鬧中,劉渏端起酒碗站了起來,幾口酒的功夫人們都安靜下來望著劉渏。劉渏說道:

  “諸位勇士:

  商道的保護我大同軍已經(jīng)盡力了,在草原上維持兩個堡壘極其不易。所以,以后各方向的商道還要靠各個部族聯(lián)合起來維持,我大同軍就負責堡壘到武寧這幾百里路,沒有問題吧?”眾部族大人釋然,高喊到:

  “劉將軍,放心吧,我們一定能維護好商道!”

  大同軍暫時消弭了來自北方的威脅,進入休養(yǎng)生息的階段。過去一年,大同軍基本上解決了控制區(qū)的吃飯問題。真正要徹底解決,達到儲存三年糧的程度還是要再努力幾年。水利工程的修建還要時間,一些耕作經(jīng)驗也要時間的積累。境內(nèi)雜居的匈奴人、烏桓人、鮮卑人的認同也是要靠時間。

  現(xiàn)在有了養(yǎng)馬地,良種戰(zhàn)馬的培育繁殖,良種羊的培育都有了基礎,時間會解決這些問題。

  大同軍的書不緊不慢地在中原傳播,現(xiàn)在沒有了大漢的禁令,書可以沿著商道傳到大江南北,連塞外都有一定的銷量,大同軍的理念也隨著書傳向四方。雖然認可的人少,但總會有一些理念被特定的人群接受。

  通過書的傳播,大同軍領地沒有被天下人當成荒野之地、蠻夷之地。尤其是醫(yī)書對天下的貢獻,更是讓天下人念念不忘。至于誰能代表天下人,估計天下人都說不清楚。

  大同軍書和紙的發(fā)展,帶動了中原書、紙匠技的提高;雖然大同軍的匠技一直保持領先,其它商家畢竟也制作出替代品。書和紙是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大同軍不可能獨占市場。

  通過武寧互市,通過商品交換,以大同軍為紐帶,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共同維持著商道的秩序,抵御著內(nèi)部的外部的威脅。三家中原商人從絲綢的制作到紡織到運送,形成了南方到北方商道的壟斷;

  三個家族畢竟產(chǎn)量有限,也不可能無限制擴大莊園,所以,通過貿(mào)易,在揚州扶持、聯(lián)合了一批中小家族,逐漸成為影響揚州時局的大勢力。三家有爭斗有合作,爭斗限于商業(yè)手段,合作在于話語權。受限于祖制,三家族不能操弄政治,所以話語權僅僅限于經(jīng)濟利益。為了保證家族的安全,亂世之下三家的武裝力量也不容小覷,聯(lián)合起來也不是一個小諸侯隨便可以欺凌的。

  大同軍通過互市控制了商道的交換環(huán)節(jié);通過煉鋼、毛紡、書的精湛匠技控制了部分商品。

  西部鮮卑、匈奴、步度根三家形成聯(lián)合體,控制了陰山南北的商道。他們的商隊穿過沙地戈壁與漠北的鮮卑商隊達成交易。漠北鮮卑商隊在燕然山附近的前匈奴龍庭形成貿(mào)易中心,向北可以與堅昆、丁零人以及苦寒之地的族**易;一路向西與西遷的北匈奴人交易。北匈奴現(xiàn)在已經(jīng)侵入康居國,在這里建立起面向大千世界的貨物交換與轉運中心,四方八面各個國家的珍稀貨物在這里交換,而后又從這里流向大千世界。來自中原的貨物在這里最受歡迎。

  可以說,西部三部落聯(lián)盟和漠北鮮卑控制了中原對外輸出的最大份額的貨物,畢竟南部商道的流通量還是太小。通過貿(mào)易,這三個部落獲取了足夠的食物和財富。涼州是他們商道的最大威脅。

  東部的幾家鮮卑部族也一樣,軻比能、東部鮮卑、遼西鮮卑形成聯(lián)合體,控制了中原到東北部的商道,實現(xiàn)了中原貨物與扶余、高句麗、挹婁、沃沮以及東北深山中的山貨之間的交換,這些珍貴的山貨是中原之喜愛,身份之象征。出于利益考慮,這些東部部族最不希望遼西郡的商道開通和他們形成競爭。

  商,本意是什么誰也不清楚,最早只用于地名、人名,后面逐漸延伸出其它特定涵義,最先延伸出的涵義是從外知內(nèi)也。商朝被周滅國后,商人后裔失去土地,只能做小買賣維持生計,這才引申為現(xiàn)在經(jīng)“商”的涵義。而這條通往漠北的商道和通往東北的商道可能比“商”字本身出現(xiàn)的時間還要久遠。

  大千世界通過商互相交流、學習,提高生存繁衍能力。這也是這片大草原的主基調(diào),征戰(zhàn)、貿(mào)易,融合、分裂;這種故事沒有正義、道義,只有生存、壯大,這也許才是真正的道理。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這自然的演變不是那個人、那個部族能左右的潮流。

  誰又能說清楚什么是勝、負,成、敗?唯獨由此產(chǎn)生的深入人心以及行為舉止的無和有代代相傳,成為不可磨滅的文化。這個文化可不是書上記載的東西;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能夠被記載、傳說的文化只是傳承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傳承都說不清道不明,在有無之間,但她就是存在于人的行為之中;這其中還包括很多無主觀意識的反應,比如人體語言。

  所以,強大的文化不是消滅了文字,篡改了歷史就能滅絕的。就像這大草原,幾千年來你方唱罷我登場,幾乎所有的歷史都沒有土著文字記載,但就是有一種神秘的力量承載著迥異于農(nóng)耕,而牧族特有的文化,沒有薪火照樣相傳。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