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罵戰(zhàn)(求票票)
沈新作為陰謀黨的發(fā)現(xiàn)者。
這一次,他自然是義不容辭,帶頭沖鋒,第一時間取得了這本書。
小說的封面采用著黑白相間的碰撞色調,紙張厚實,字體印刷地非常清晰,邊緣處略有毛邊,存在著些許趕工的痕跡。
但,并不影響閱讀體驗。
強迫癥除外。
整篇小說并沒有多長。
沈新的閱讀速度很快,因為,這關乎著他做視頻的速度,晚上的時候,他便已通讀完所有的劇情。
放下小說,沈新感覺自己的后背微微發(fā)涼,下意識地打了個激靈。
在邱木大刀闊斧的修改之下,整本小說其實與紫金陳的原著有了很大的差異,但,關于故事的內核本身并沒有任何的變化,那便是關于孩子的原生之惡。
小說之中。
將朱朝陽的“壞”的一面展現(xiàn)地淋漓盡致。
如果說,《隱秘的角落》是關于壓抑和陰郁的克制與隱喻,那么,《壞小孩》則是一場關于殘酷血腥的大屠殺。
嗯。
這個轉變。
沈新不得不承認,哪怕是自己所懷揣著最大的惡意所推出的“陰謀論”,與這本小說相比,也要更加地善良純真。
怪不得,《隱秘的角落》要進行著改動。
如果是按照小說來拍,即便是東區(qū)的審查要比地球來得寬泛一些,想必也沒有辦法通過審核。
只能選擇成為18禁內容。
嗯。
東區(qū)存在著分級制度。
但,東區(qū)本區(qū)的18禁內容很少很少。
究其原因,只有一點。
對于18禁內容,相關部門進行著嚴格的限制。
選擇了18禁,除了放映的嚴格要求之外,基本上還等于是放棄了宣傳推廣。
這對于影視劇而言,等同于死刑,某些極特殊的低沉本的影片除外。
好一個壞小孩。
如此想著,沈新打開了電腦,準備開始錄制著最新的一期視頻,今天,注定是個不眠夜。
經過了一晚上的艱苦奮斗。
沈新終于成功地將視頻制作了出來。
上傳了視頻,他摸著自己的發(fā)際線,從冰箱里拿出一瓶營養(yǎng)快線,補充精力。
《壞小孩》詳細解讀,陰謀黨的大勝利。
第一時間,該條視頻便立刻沖上了排行榜。
“關于小說,在看它之前,我也一度認為,它只是《隱秘的角落》的一個單純的小說版,最多,在其中得以增補一些細節(jié)。”
“然而,看完小說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的這個想法是錯的,而且錯得很離譜?!?p> “雖然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沒有什么大的改變,可是,小說是以一種不一樣的視角,帶你來重新認識一下這個案件,以及,案件背后那隱藏著的真相?!?p> “《隱秘的角落》與《壞小孩》,前者更像是后者中,朱朝陽為自己所撰寫的虛假日記。”
在沈新的帶陣沖鋒之下,陰謀黨們掀起了勝利的號角。
評論區(qū)中。
“讓我來看看,隱秘的角落第一吹,這一次要怎么吹?”
“朱朝陽:大吉大利,今晚吃雞?!?p> “說實話,看完小說,我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正經人誰TM寫日記?”
“朱朝陽不愧是新一代時間管理大師,近可學霸,遠可殺人,在空閑時間還可以寫寫日記。”
“實話實說,我覺得小說并沒有劇版那么讓我驚喜?!?p> “樓上+1,但作為劇版的補充而言,我覺得,還是及格了的?!?p> 伴隨著網上的一片熱議聲之中。
《壞小孩》與《隱秘的角落》互為表里,互相成就,推動著銷量與播放量的雙豐收。
一個星期之后。
《隱秘的角落》均集播放量最終達到了驚人的5874.2萬,完播率為86%,這個成績,不說懸疑檔,放眼今年之內的整個電視劇市場,都足以傲視群雄。
豆莢評分保持在了8.9分,打分人數(shù)高達78.2萬。
關于九月首周圖書銷量,亦隨之出爐。
《壞小孩》:62.8萬冊。
《誰殺了他?》:43.5萬冊。
《詭異檔案》:39.6萬冊。
《法醫(yī)鑒定手冊》:30.9萬冊。
《下一個》:26.6萬冊。
這個成績,邱木相信用不了多久,《壞小孩》達成“百萬暢銷”的成就,想來,問題不大。
“恭喜你。”
“合作愉快。”
掛斷了西寧打開的賀喜電話,邱木順便一一回復著一眾微信好友的發(fā)來的消息。
在他火了之后,他發(fā)現(xiàn),好多年都不見的初中同學、高中同學都紛紛冒了出來。
仿佛他們是失散了多年的親朋摯友一般。
該刪的刪,該回的回。
邱木喜歡整潔干凈的微信頁面,聊天會話框保持著10以下最佳,最多,也不能超過20個。
將會話框一一刪除,他僅保留著夏季、徐愈、姜藝、還有父母、小妹……
正在他準備休息的時候。
他看見夏季給他發(fā)了一個網址。
“???”
“你打開看看,有驚喜?!?p> 驚喜?
邱木眉頭一皺。
總不可能是某些小網站吧?
“我不拼刀刀?!?p> “[菜刀]×3?!?p> 帶血的菜刀。
邱木打開一看,只見文章標題如此寫道。
知名推理作家荒原怒噴《壞小孩》:我對這種圈錢之作表示唾棄。
……
……
《誰殺了他?》南港大學新書探討會——回歸傳統(tǒng)的偵探模式。
荒原站在橫幅下面,手里握著話筒,看著臺下的觀眾,他感到非常愜意。
“我一直覺得,推理文學的魅力便在于一種解謎的快感。”
“一個合格的推理作家,都應該具備著發(fā)掘著詭計的可能性,關于我的新書,便是我對于傳統(tǒng)推理的一個回歸?!?p> “而我的新書的銷量,恰巧地印證了這一點。”
“套路永不過時?!?p> “最關鍵的是要看寫作者的能力。”
“我先說到這里吧,不知臺下的各位有什么問題,歡迎大家站起來提問?!?p> 喝了一口水,荒原面帶微笑,彬彬有禮地回答著臺下聽眾的問題。
這個時候,他的目光看向了坐在前排的一個女人身上。
“這位女士?!?p> “荒原老師,你好,不知道您對那種沒有推理,沒有設計,甚至,連案件都有著諸多bug,卻打著‘懸疑推理’旗號售賣的小說怎么看?”
“這當然是圈錢的行為,我對這種書表示深深的鄙視,還有唾棄?!?p> 荒原義憤填膺。
“如果這本書的銷量,非常的高呢?”
“我只能說,暢銷和質量,有時候是不對等的?!?p> “那,不知道老師您對《壞小孩》怎么看?據(jù)我了解,《壞小孩》的銷量目前一直壓著您?!?p> “網上有人說,您的這本新書質量非常的不錯,如果不是因為《壞小孩》,您完全能夠實現(xiàn)首周暢銷的成就,對此,您有什么想法?”
荒原的臉色一下子黑了下來。
哪壺不開提哪壺?
特么的。
故意的?
“不好意思,我對《壞小孩》不了解?!?p> “您不了解?可是您剛剛明明說它是圈錢之作。”
“不好意思,我沒有這么評價吧?”
荒原的臉色更加地難看了幾分。
這個時候,早有準備的攝影師瞬間給了他一個大大的特寫,滿意地點了點頭。
《壞小孩》無非是一本圈錢之作。
《壞小孩》這種書不配成為暢銷書。
推理界知名人士稱:《壞小孩》的低質量配不上它的暢銷。
一時間。
各大只想著搞事情的營銷號唰地開啟了“切實”報道。
荒原的微博底下,迎來了一波大流量。
“這就是傳說中的知名推理作家?聽都沒聽過?!?p> “什么人?也好意思說壞小孩垃圾?”
“吐口痰再走?!?p> “對不起,我從沒聽過什么荒原,就這還有七十多萬粉?”
當然。
其中也有著諸多荒原的鐵粉、推理迷站出來進行維護。
“荒原老師沒說錯什么,《壞小孩》這種明擺著圈錢的作品也配?”
“《壞小孩》這種憑借著一個未成年犯罪的噱頭炒作的小說,能暢銷,我覺得,這是一個奇跡?!?p> “我承認《隱秘的角落》不錯,但,《壞小孩》?那是什么東西?”
一場罵戰(zhàn),立刻點燃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