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深部

燃燒

深部 天地轉光陰迫 4595 2021-04-22 19:20:47

  【燃燒】

  一周后,遠離海洋的大陸西北腹地深處。

  一隊涂覆著適配荒漠地形星空迷彩的吉普軍車,護佑著一輛碩大狹長的封閉廂式重載卡車,在連綿不絕的祁連雪山與廣袤無垠的騰格里沙漠之間,正沿著蜿蜒于河西走廊蛇形游移的高速公路全速行進。

  穿過屹立于千年風沙打磨,而執(zhí)念于無聲守望的玉門方城遺跡,就進入了當年絲路之上,回響著商旅駝鈴與胡姬曼舞的西域地界。

  在這片悠遠神奇而絢麗多姿的蒼涼大地上,曾經(jīng)耕耘著都護屯田的堅韌,也曾上演著利益爭奪的貪掠,一度匯聚起興學信仰的執(zhí)念,亦曾描繪出飛天旋舞的婀娜。

  回溯幾度激蕩云涌、此刻卻已消弭遠遁的歷史風煙,如同“鑿空西域”的漢廷壯舉,亦如“萬邦來朝”的大唐聲威,今天的行動,雖然鮮有人知,但在當事者的心中,自己即將親手締造的,同樣是一場舉世震撼的勇邁傳奇。

  在星星峽鎮(zhèn),車隊在進行了短暫的補給休整后,繼續(xù)在廣闊平坦卻綠蹤難覓的單調天地中驅行六百余公里,而后出現(xiàn)在視野中的,是一片依偎在巍峨雪峰下的豁然開朗之地。

  這是一處古老的盆地,在經(jīng)歷了侏羅紀、白堊紀、第三紀、第四紀等漫長的地質變遷后,早已經(jīng)歷了人類難以想象的地理刻畫。

  特別是在距今三千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期間,受到來自西南方向板塊位移的強烈沖擊,盆地北緣的博格達山基座在強大的擠壓作用下急劇上升,從而與相對上升緩慢的南部群峰之間,形成了地質層面極不同步的斷裂、陷落與重構,最終演變?yōu)橐黄备吣系汀⑽鲗挅|窄的不對稱盆地。

  位于盆地中部的火焰山和博爾托烏拉山余脈橫穿境內,盆地邊緣則被壯美的群山環(huán)抱。

  占據(jù)著制高點的博格達峰終年積雪,宛若九天玄女在世間的化身,凝視著又一場歷史的殊變。

  經(jīng)過多年的精密測算,地質研究人員確認,緊鄰盆地南部山麓、低于海平面154米的艾丁湖洼地,是整個東亞大陸的海拔最低點。

  而以此為中心,在方圓六十公里范圍內的地表下,蘊藏著由活躍地質帶裹挾分布著的大量珍貴礦藏。

  將這里作為首次潛地試驗的目標,得到了幾乎所有方面的一致認可。

  先期建設的試驗基地已經(jīng)頗具規(guī)模,高聳的指揮塔,巨大的接收天線,測控大廳所在的一號輔樓,后勤保障中心與能源補給站,錯落有致地分布在盆地較為平整的戈壁灘上。

  此時,在十余頂野戰(zhàn)營帳前,已經(jīng)簇擁起一圈圈密集的人群。

  他們都在凝神注視——在眼前方圓兩百米的試驗場中心地帶,一尊銀灰色的龐然大物,正被一座堅固有力的塔吊垂直懸掛著。

  在銀灰色物體底部的末端,具有多層質感的圓錐狀熔融發(fā)動機端口,與地面幾乎完全貼合。

  在它的腹腔內,五名鉆入先進隔熱與冷卻系統(tǒng)防護服的潛航員,正安靜地仰臥在緊固的座位上,與艙外的人們一同等待著,這尊“潛地巨獸”蘇醒的那一刻到來。

  偏西已久的日頭,終于撞向了山巒掩映的峰脊。

  隨著最后一片熾烈燃燒的晚霞徹底消退掉搖曳的火焰裝扮,滿目星辰點映的烏藍色幕布,終于完全覆蓋住了仰望可見的全部視野。

  最后的調試和檢測工作已經(jīng)完成,零故障、無異常的結果,讓現(xiàn)場的任務總指揮充滿信心。

  隨著指揮塔頂端的擴音喇叭,傳來一陣鏗鏘有力的倒計時聲,所有人都不由得屏住呼吸,生怕錯過了眼前,前所未有的壯觀景象誕生的那一瞬息。

  “三……二……一……點火!”

  隨著簡潔而粗獷的指令戛然而止,高音喇叭迭送出的最后一道聲波,在周圍遮蔽著盆地的山體之間久久回響,成為了短暫寂靜的虛空之中,唯一一串自由跳動的樂符。

  突然,場地中央爆發(fā)出了一陣低沉的嘶吼,在短短一兩秒鐘之內,很快便上揚成為了一種狂暴的轟鳴。

  在目標試驗場的中心地帶,霎時出現(xiàn)了一團藍白色的火球,如同一枚色澤別致的人造恒星。

  它那耀眼的光芒,將夜空中灰蒙的殘云照射得無處遁形,絢爛的光環(huán)與蒸騰的水幕,遮蔽住了蒼穹之上璀璨的群星光彩。

  整片大地,仿佛被一場炫目的極光所籠罩,讓周邊一切沉默的物體,都開始閃映躍動在冷艷而神秘的光影之中。

  當火球的半徑逐漸縮小,直至徹底黯淡下來時,“深部一號”已經(jīng)消失在了地表之下。

  而在潛入點那呈現(xiàn)出褐色的戈壁中間,此時正蕩漾著一大片詭異的橘紅色波浪,這是熔融發(fā)動機所造就的一個,由巖漿灌注的小湖泊。

  被激發(fā)到白熱化的巖石沙礫,正在殘存的高溫下肆意沸騰,不時翻涌起一根根雪亮的赤焰火柱,經(jīng)過轉瞬即逝的悸動閃耀后,在戈壁夜晚冰冷的空氣中,漸漸凝固成一座座張牙舞爪的可怖雕塑。

  人們清晰地感觸到,涌動在腳下大地的微微振動,足足持續(xù)了好幾分鐘。

  每個人都感覺到,自己那顆惴惴不安的心臟,仿佛也跟隨著“深部一號”一道,撕裂開厚實堅硬的地層,在一段又一段緊密的熔融態(tài)巖土包裹中,向著未知的地殼深處,不斷經(jīng)歷著未知的下沉,卻又執(zhí)著地探索前行。

  很快,從“深部一號”遍布艙體內外的攝像頭所傳回的實時畫面,就被清晰完整地投射在了基地測控指揮大廳的巨型液晶屏幕上。

  持續(xù)工作中的熔融發(fā)動機,用超高溫離子射流,為潛航器融化并排擠開航行方向上的一切阻礙物質。

  從“深部一號”成員們的視角看去,覆蓋了整個視角的全息影像,正無比真實地反映出艙外所發(fā)生著的驚人景象。

  在驟然升高的溫度下,熾熱的巖漿暫時擺脫了固有分子結構的束縛,如同從深淵蔓延開來的地獄之火,圍繞著圓柱形的艙體,瘋狂地翻滾涌動著。

  而隨著“深部一號”的不斷下潛,豁然洞開的柔軟巖層,又在艙體尾部飛快地凝固合攏,重新填滿了地下潛航器剛剛開辟通過的空間。

  位于第一副駕駛位的導航員,抬頭望向,僅與自己隔著三十多厘米艙體厚度的外部真實影像,不禁伸出了右手,仿佛僅憑借在艙內空氣中的凌空觸摸,就能碰及到艙體外部包裹著的巨量地質物層。

  而在測控指揮大廳內的人們,通過遠程傳輸回來,顯映在屏幕上的動態(tài)畫面,以及懸浮在屏幕正上方,一組絕對值數(shù)字正在不斷增加著的深度計數(shù)儀,同樣能夠感同身受地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奇特刺激。

  在那身后不斷增厚加重著的億萬巖層的負重推擠下,置身于潛航器內的成員,感覺自己猶如一群無知而困頓的莽撞愚者,竟然會主動選擇,滑向那前途叵測的茫茫深淵。

  伴隨著絕對封閉幽暗環(huán)境之下的孤寂恐懼,一種在地面上難以想象的沉重壓抑,已經(jīng)悄然爬進了每個人脆弱的心房。

  首次潛航的終點深度,設定為地下十千米左右的位置。

  在“下潛”的過程中,通過捕獲游移在巖土縫隙之間的分子化合物與純凈原子,深部探測裝置持續(xù)不斷地探索著沿途的物質成分,經(jīng)過元素識別計算機的序數(shù)核對,“深部一號”在途徑的區(qū)域,先后發(fā)現(xiàn)了包括油母頁巖、鉀硝石、金紅石、硫鎵銅、高純度錸,以及部分稀有的重稀土化合物富集區(qū)等在內的多條珍貴礦脈,并分別對其所占據(jù)的規(guī)模和中心方位,做出了初步判讀。

  測控指揮大廳內的專家們,在一個又一個的驚喜中,開始變得振奮起來——

  在自己腳下的地殼深處,果然儲存著大量尚未開發(fā)的自然寶藏,如能有效地開采利用,則可以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支撐起國內自主“大循環(huán)”的戰(zhàn)略目標,幫助國家渡過這段蔚為艱難的封鎖時期。

  自進入地殼世界以來,設定了精密警報閾值的蜂鳴聲始終未曾響起,根據(jù)元素識別計算機的測算,在既定航向前方至少七十千米范圍內,均為普通硅酸鹽元素成分為主的常態(tài)地層。

  然而在繼續(xù)向地層前進了大約三四千米后,憑借自己最為直觀的身體感官,潛航員們很快發(fā)現(xiàn)了不對勁的地方。

  當突破某一層薄薄的巖層后,“深部一號”前行的阻力,似乎在一瞬間消失了。

  與此同時,潛航員們感覺自己如同置身于一間自由墜落的電梯廂內,在指向地心的深度方向上,開始快速下墜。

  竭力保持著冷靜的乘員們環(huán)顧四周,透過艙體內壁反映的全息影像,他們發(fā)現(xiàn),此時的潛航器,仿佛陷入了一片虛空境地,已經(jīng)看不見之前盈滿視野的,因受熱溶解而不斷向后流動的洶涌巖漿。

  而千萬條呈現(xiàn)絲絮狀綻放的亮橙色火焰,則不斷劃破著虛空的黑暗,如同雷雨云層中的一道道微型閃電,緊緊包圍住了孤獨沉淪的“深部一號”。

  可是在元素識別計算機的顯示結果上,卻依然呈現(xiàn)的是固態(tài)硅酸鹽類構成的地層。

  雖然視覺上一片空蕩,但是有經(jīng)驗的化學分析員認為,此時的艙體外部,應當已經(jīng)充滿了高密度的,類似乙炔、硫化氫一類的易燃氣態(tài)物質。

  也就是說,隨著熔融發(fā)動機自身,以及整個艙體與外部物質因為不斷摩擦而產(chǎn)生的熱量輸出,此時的他們,完全浸泡在了一片正在持續(xù)低烈度燃燒的“氣態(tài)海洋”之中。

  這種程度的燃燒,并不能對潛航器的艙體表面造成什么嚴重損傷,但是由未知成分引燃所導致的長時間氧化反應,有可能加速艙體表面防護漆面涂層的變質反應,那樣的話,這種反應終將撕開保護,侵蝕到內部脆弱的金屬夾層。

  這樣下去,危險也許會遲到,但不太可能缺席。

  可是,此時的“深部一號”猶如一條潛入深海卻突然全身麻木的巨鯨,在遠小于自身密度的液體或氣體中不斷下沉。

  由于缺乏固態(tài)地層結構的支撐,質量巨大的潛航器,根本無法抵抗來自地殼深處愈來愈強大的重力牽引。

  仿佛是度過了數(shù)個昏沉的日夜,當乘員們確定地感覺到從腳下傳來某種觸碰引發(fā)的震顫時,他們意識到,方才漫長的墜落,終于迎來了“地面”的承接。

  而此時航程記錄儀顯示,在持續(xù)三十多分鐘的下沉中,“深部一號”已經(jīng)來到了距離出發(fā)地面十四千米的地層深部。

  根據(jù)水平姿態(tài)陀螺儀的指向,潛航器應該是以前端向下傾斜近六十度的姿態(tài),插入了某片固態(tài)巖層之間的縫隙。

  隨著探照燈的開啟,乘員們看到,此時像珊瑚礁一樣包圍在艙體外部的,是一簇簇類似某種金屬氧化物的棕紅色物質。

  既然總算停止了毫無依托的下沉,長吁一口氣的指令長指示大家,通過探測雷達找尋返回地面的最佳路徑,并開始重新啟動熔融發(fā)動機。

  面對出了如此之大的烏龍,元素識別計算機可謂“功不可沒”,坐在后排的地質成分分析員看著這位有失水準的“搭擋”,無奈地苦笑著。

  如果不是計算機對于地層中突然出現(xiàn)的氣、液態(tài)元素“失明”,他們怎么也不至于闖進這片空間,體驗了一場措手不及的“自由下潛”。

  分析員估計,應該只是軟件層面的小故障,試一下初始化操作,應該就能恢復正常了。

  畢竟在返程中,潛航器依然需要借助元素識別計算機的判斷,來幫助避開充滿危險的物質巖層。

  分析員在關閉并重啟電源后,隨即開始了初始化操作,當一列淺綠色的狀態(tài)指示燈依次點亮后,計算機的顯示屏進入了自主檢測界面。

  與此同時,代表著熔融發(fā)動機點火成功而發(fā)出的“嗡嗡”低沉聲音也再度響起。

  當計算機的監(jiān)控窗口彈出第一組元素成分圖譜時,分析員正在檢查其他探測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

  隨著快速接近額定功率,熔融發(fā)動機的轟鳴聲也漸次升高。

  這時,轉過身來的分析員,向著元素識別計算機的屏幕瞥了一眼。

  剎那間,他的瞳孔驟然縮小,緊接著,幾乎是嘶吼著對其他人大聲高喊到:“乙炔銅!”

  然而已經(jīng)來不及了,化學性質極不穩(wěn)定的乙炔銅,只需受到輕微的摩擦受熱或沖擊,就會發(fā)生劇烈的爆炸。

  化學反應所需的時間,遠遠小于人類能夠做出反應動作的量級。

  就在指令長下令關閉發(fā)動機之前,一陣更為震撼的巨響驟然爆發(fā),徹底壓過了潛航器上包括熔融發(fā)動機在內的一切動靜。

  就在這一瞬間,潛航器失去了與地面的聯(lián)絡信號。

  通過艙外監(jiān)控器傳回的最后幾幀畫面,遠在地表測控指揮中心的人們看到,經(jīng)歷了長時間的“下沉”過程,在因持續(xù)受熱與物理磨損后,使得在表面材料老化最為嚴重的前艙結合部位置,熔融發(fā)動機與主艙結構體之間,發(fā)生了可怕的斷裂,從表面散熱孔中透泛著紅光的發(fā)動機,一瞬間,就被赤紅與暗綠色交錯閃映的瘋狂烈焰所無情吞噬。

  失去熔融發(fā)動機的“深部一號”,回不來了。

  縱使乘員們在這場地層深處的爆炸中幸存下來,潛航器內的生命維持系統(tǒng)與給養(yǎng)儲備,最多也只夠維持十二天的時間。

  而利用手頭現(xiàn)有的其他救援裝備,根本無法及時抵達事故發(fā)生的位置。

  測控指揮中心大廳內,全場靜默。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