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時的韓信正在陪劉邦在洛陽喝茶,所以趁著這個空檔,不妨讓我們走出長城,領(lǐng)略一下塞北風(fēng)情,在這里,你會看到和中原地區(qū)截然不同的風(fēng)景,比如漫天的風(fēng)沙,廣闊的草原,還有那越來越清晰的馬蹄聲!
這是一個對我們不太友好的民族,也是一個有點吵鬧的鄰居。
終于輪到你們登場了!
在秦漢時期的中國北方,有一個居住在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他們擅長騎馬射箭,牧馬放羊,黃河以北的土地都是他們的地盤,不過他們不像我們,他們不搞土地建設(shè),不搞經(jīng)濟開發(fā),不種田,不開墾,但他們精通一門手藝活,搶!
搶誰的,渡過黃河以后,凡是視野所及的所有人,土地和牲口,都在搶的范圍內(nèi),并且不管這些財富是姓嬴還是姓劉。
這個擅長搶劫的民族叫做匈奴!
早在先秦時期,這時候的匈奴還沒有成為一個獨立的政權(quán),它的前身是散落在廣大蒙古草原上的無數(shù)小部落,而他們當(dāng)中最強大的一個,就是居住在河套地區(qū)的匈奴部落。
在不久之后,匈奴將會成為我們故事中的第二號主角,所以在此之前,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下這個崛起于馬背上的民族,順便看看他們和我們中原政權(quán)之間的愛恨情仇。
噩夢
自從武王伐紂,建立西周開始,就有一個西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犬戎,虎視眈眈著中原之地。
他們時常來騷擾周朝邊界,搞點強買強賣的勾當(dāng),等到時機成熟了,他們甚至一度東進,打進了西周的都城鎬京(長安),而犬戎此舉直接致使西周滅亡,當(dāng)時的周王朝根本武力抵抗犬戎的進攻,無奈只能東遷,于洛陽建立了東周,也就是我們熟知春秋和戰(zhàn)國。
有些好奇的同學(xué)可能要問了,為什么西周的統(tǒng)治者們不抵御外敵呢?
答案很簡單,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此時的周天子叫周幽王,大家可能不太認識,沒關(guān)系,他做了一件事情,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烽火戲諸侯。
很明顯,頹廢的西周王朝此時連中原地區(qū)都管不好,也就無暇來抵抗這群造亂的犬戎,又哪里有能力驅(qū)趕他們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草原上的眾多部落慢慢被匈奴部落統(tǒng)一,但是在化零為整的漫長過程中,北方這些游牧民族從來沒有停止過對中原政權(quán)的侵犯,由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原政權(quán)內(nèi)斗嚴重,自然也難以抽手予以還擊,這種罵不還口,打不還手的局勢,直到幾百年后,才被我們的一個老朋友叫停,秦始皇嬴政。
就你叫匈奴??!
公元前215年,此時的嬴政已經(jīng)統(tǒng)一中國,雄才大略的嬴政絕不可能允許在帝國的邊疆有這么一群不安定份子的存在,夠了,是時候讓他們知道我是誰了。
北擊匈奴是一個必然的行動,獲此殊榮的將領(lǐng)叫蒙恬。
蒙恬親率三十萬秦軍精銳北上,此戰(zhàn),蒙恬不費吹灰之力擊敗并且趕走了盤踞在河套地區(qū)的匈奴人,再收復(fù)了河套地區(qū)以后,為了防止匈奴卷土重來,在秦始皇的決策下,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項工程開始了,修長城。
十年時間里,秦始皇修建了一道東起遼寧鴨綠江,西至甘肅岷縣的萬里長城(的確有萬里之長,我換算過比例尺),以此來抵御匈奴這頭猛獸的進攻。
而匈奴在和秦軍的戰(zhàn)爭中也初次了解到了中原政權(quán)的強悍,迫于秦軍的威猛,匈奴自此再也不敢輕易南下,雙方就在這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中形成了一種精妙的平衡。
打破這個平衡的人叫冒頓,請注意,正確的讀音是mo第四聲,du第二聲,不念maodun,請大家記住這個人,在今后的十幾年時間里,他將是漢朝最強大且最難纏的敵人。
領(lǐng)袖
此時匈奴正處于集團的上升期,匈奴第一任單于(單于相當(dāng)于皇帝),是一個叫頭曼的人,冒頓是他的太子,不過他這個太子和劉盈一樣,地位岌岌可危。
和中原政權(quán)的嫡長子繼承制度不同,在匈奴人的文化中,擁有第一繼承權(quán)的一般是長子(有時也采用兄終弟及的制度),至于這個兒子是大老婆生的還是小老婆生的都無所謂,反正是大兒子就行,所以按照道理,等到頭曼單于歸西以后,太子冒頓將是下一代匈奴的單于,然而卻有一個人不希望冒頓繼位,這個就是他的親生父親,頭曼。
頭曼單于不想讓冒頓做自己的接班人的理由非常簡單,因為他更喜歡自己和閼氏(皇后)所生的小兒子,所以就動起了換太子的心思,也許是同病相憐之人心有靈犀吧,頭曼總結(jié)了劉邦同志更換太子的失敗經(jīng)驗,所以打算使用另外一種更加簡單有效且非常名正言順的辦法,按照班長犧牲,副班長頂上的革命原則,只要現(xiàn)任太子死了,那么老二不就成太子了嗎,至于上任太子是怎么死的,這你就甭管了,反正死了就行。
父與子
雖然此時匈奴部落已經(jīng)在蒙古草原上扎了根,但由于發(fā)展速度實在太快,導(dǎo)致作戰(zhàn)人員素質(zhì)跟不上,根基不牢,實力太弱,所以總是會受到隔壁兩個強大鄰居毫無人性的摧殘。
住在匈奴東邊的好鄰居叫東胡部落,而在西邊的叫作月氏部落,可以想象的出來,住在中間的那個一定是最慘的那個。
頭曼是敢怒不敢言啊,打又打不過,逃跑吧,也不行,因為壓根沒有地方逃,東邊和西邊自然不用說,往那里逃簡直就是往槍口上撞,南邊如何呢?
南邊也是不行的,匈奴的南邊是時刻嚴陣以待的秦帝國以及延綿萬里的長城,縱使匈奴騎兵再強悍,你總不能騎著馬匹翻城墻吧,那會也沒有電梯,這么看起來好像只能往北邊逃了。
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北方確實是沒什么人,當(dāng)然了,有人就怪了,那里是零下五十度的俄羅斯,別說人了,鬼都不往那里投胎。
沒啥好說的了,談判吧。
為了討好兩個鄰居,同時也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頭曼決定將太子冒頓派往月氏部落做人質(zhì)。
竟然讓自己的親兒子當(dāng)人質(zhì),各位,看到?jīng)]有,這才是真正的領(lǐng)袖,實話實說,我第一次看到這里的時候,我深深的認為頭曼單于真是一個把國家民族置于個人意識形態(tài)之上的男子漢大丈夫。
然而正在我被頭曼的個人魅力所迷得神魂顛倒的時候,偉大的頭曼單于卻重重的給了我一巴掌。
冒頓作為人質(zhì)前腳剛到月氏沒兩天,屁股還沒坐穩(wěn)呢,頭曼就迫不及待的發(fā)兵攻打月氏。
為什么要說迫不及待呢,各位可能不太理解頭曼單于的心思,沒關(guān)系,我來幫大家捋一下。
頭曼想換太子,但是苦于沒有理由,于是頭曼想出了一招借刀殺人的妙計。
先把太子送到敵人的手里做人質(zhì),然后再鑼鼓喧天的喊著自己的名字去攻打?qū)Ψ剑魑幌胂笠幌?,如果你是月氏,你會是什么反?yīng),冒頓危矣!
月氏好端端的莫名其妙挨了一頓胖揍,而且揍他的還是平日里經(jīng)常被自己揍的匈奴,這還得了,月氏部落當(dāng)即準備要殺掉冒頓泄泄恨。好在冒頓比較機靈,提前收到了風(fēng)聲,趕在月氏下手之前,偷了一匹馬,連夜逃回了匈奴。
自以為聰明的頭曼本來覺得這個傻兒子是必死無疑,所以已經(jīng)開始籌備更換太子的事情了,哪知道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頭曼一看,這不是我的寶貝兒子嗎,他怎么逃回來了,頭曼離近了一看,呵,兒子身上的零件是一個都沒有少,而且好像還吃胖了幾斤。
頭曼是一個比較有長遠眼光的人,他發(fā)覺這個兒子并沒有自己想的那么不堪,不僅勇猛大膽,人還聰明,于是也不再考慮換太子,并且還對冒頓展開重點培養(yǎng),讓其擔(dān)任部落的騎兵統(tǒng)帥。
死里逃生加上父親的器重,再加上越加穩(wěn)固的太子之位,怎么看這都是三喜臨門的好事,可是冒頓卻不這么認為。從他回到匈奴以后,他就染上了一種怪病,每當(dāng)閑暇時光,冒頓就會站在暗處,冷冷的看著他的父親,那種眼神,就像一匹饑餓到極點的狼在看一頭肥美多汁的羊一樣.
在經(jīng)歷了人質(zhì)事件以后,冒頓已經(jīng)親身體會了在這弱肉強食的草原上生存下去的唯一法則:權(quán)利!
我需要權(quán)利,而他擁有權(quán)利,那么接下去事情就很好辦了,只要把權(quán)利拿過來就可以了。
成長
表面上,冒頓是一個孝順體貼的好兒子,可是在背地里,冒頓卻悄悄訓(xùn)練了一批無比勇猛且只忠于自己的死士,而這支部隊戰(zhàn)斗力之強悍,即使是在匈奴人當(dāng)中,那也是首屈一指的,這里咱們可以來看看冒頓的訓(xùn)練士兵的方式,可謂是別出心裁。
首先啊,冒頓制造了一種特殊的弓箭,史稱“鳴鏑”,為什么說這種弓箭特殊呢,倒不是因為此箭威力大于普通的弓箭,只因鳴鏑在射出去以后,會在空中發(fā)出非常刺耳的響聲。
真沒想到,冒頓在帶兵打仗之余,還在搞研究發(fā)明這塊有著不錯的造詣,著實讓人欽佩。
其次,冒頓下了一道非常奇怪的命令,他對手底下的騎兵說到:
“凡是我鳴鏑所射之人,皆是敵人,故你們也要隨我一齊射擊,如若不從,一個字,死!”
此話一出,大家可都炸開了鍋了,這是唱的哪出啊,咱們不是來陪太子讀書的嗎,來不及等手下的人研究這道指令背后隱藏的含義,只聽“嗖”的一聲,冒頓的箭擊中了一頭野獸。
“咱們是射還是不射啊?”
“還是射吧,不射的話,小心太子射我們!”
“沒事,太子說不定是開玩笑的?!?p> “我從來不開玩笑!”
冒頓沒有廢話,直截了當(dāng)?shù)陌阉胁宦爮奶柫畹娜说哪X袋給砍了下來,隨后揚長而去。
前一秒還是和顏悅色的太子,下一秒就成了殺伐果斷的閻王爺,這種巨大的反差徹底擊碎了在場所有匈奴騎兵的心理防線,即使是早已習(xí)慣了千里戈壁和茹毛飲血的生活,可是在親眼見證了冒頓的暴行以后,這些能征善戰(zhàn)的匈奴騎兵還是感到了畏懼,那是一種從內(nèi)心最深處散發(fā)出來的畏懼,最后,士兵們得出了一個非常正確的結(jié)論:
“這不是一個普通的人,他甚至不是一個人!”
磨刀石
冒頓為什么要訓(xùn)練這支部隊,他想做什么,我們心里已經(jīng)可以猜出個七七八八了,但是士兵們不知道啊,幾天之后,冒頓當(dāng)著所有部下的面,射出了第二箭。
“嗖”!
箭一落地,部下們呆住了,這次冒頓瞄準的是自己的寶馬。
有點常識的人應(yīng)該都知道,在匈奴人的文化中,馬匹扮演者一個什么樣的地位,我們用神圣兩個字來形容都不為過,更不要說這匹馬還是太子心愛的坐騎。
“咱們這回是射還是不射???”
“反正我不射,射死了,太子怪罪怎么辦?”
“還是射吧,不射的話,太子又要射我們了!”
在一陣弓弦震動的聲音后,冒頓抽出了馬刀,再一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所有部下知道了違抗命令的下場。
沒過幾天,冒頓射出了第三支箭。
“嗖”!
聽著弓箭的聲音,部下們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反正又是上一回的老把戲,這次我們可都學(xué)乖了,甭管太子射的是什么,我們照做就是.......
“這回咱們射不射?”
“射吧......”
“不射,不射,這次就算是說破大天我也不射!”
原來,這次冒頓的目標是自己心愛的妻子,也就是匈奴部落的太子妃,未來的匈奴皇后,匈奴士兵雖然書讀得不多,但是做人的這點道理還是懂的。
哦,咱們今天殺死了你的老婆,明天你萬一后悔了,還不得剝了我們的皮?
士兵們真的是太天真了,這還要等到明天,冒頓今天就把事情辦了。
冒頓非常感恩那些不愿射殺太子妃的人,出于對這些心地善良之人的回報,冒頓大方的贈送了一張地府觀光券(單程),方便他們可以在九泉之下盡心盡力的繼續(xù)服侍太子妃。
可怕,冒頓真是一個可怕的人。
劉邦雖說不是個道德高尚之人,但是至少沒有動過呂雉,反觀冒頓殺妻,這明顯是一個有組織,有預(yù)謀的謀殺案,其謀殺過程也堪稱是行云流水。不敢想象,如果此時積貧積弱的漢朝碰上這樣的一個對手,該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不久之后,冒頓射出了自己的第四支箭,這一次,鳴鏑的目標是匈奴部落頭領(lǐng),頭曼單于的寶馬。形勢一下就嚴峻了起來,士兵們面面相覷,言下之意很明顯,現(xiàn)在擺在士兵們面前的有兩條路:
射,大老板殺我。
不射,小老板要殺我。
大部分普通人在遇到這種進退兩難的問題時會猶豫,會顧慮,會把老話搬出來,比如打狗還要看主人呢,更別說打的是最高領(lǐng)導(dǎo)人的狗(馬),又比如會權(quán)衡利弊,反正橫豎都是一死,既然要死,那就死在太子手里吧,畢竟死在太子手里也就自己一條命,可萬一把單于的馬射死了,惹怒了單于,那可能就不是自己一條命那么簡單的了,搞不好拖家?guī)Э诘娜猛嫱辍?p> 如此看來,不管是于情還是于理,似乎這次士兵們是有理由拒絕冒頓請求的,可是經(jīng)過冒頓手底下的這群人在經(jīng)過冒頓的訓(xùn)練之后,已經(jīng)不是普通人了,而是軍人,“顧慮”這種感情只有普通人才會有,軍人是沒有的。
待鳴鏑聲散去以后,我們看見了地上那匹被射成了蜂窩煤的死馬。
巴甫洛夫的狗
所有部隊教給士兵的第一條準則就是服從命令,只有服從命令的士兵才是真正的士兵,由這種士兵組成的軍隊那才是真正的軍隊!
現(xiàn)在冒頓的手上就有一支這樣可怕的軍隊。
他們不知道遲疑,不知道猶豫,不知道感情,不知道畏懼,這群士兵就知道兩件事,找到鳴鏑的目標,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最兇猛的方式干掉那個目標。
此話絕無夸大的成分,一支部隊的素質(zhì)和領(lǐng)袖的素質(zhì)是成等比例關(guān)系的,所以現(xiàn)在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冒頓射出的那四支箭:
第一箭:建立自己的威信。
第二箭:令行禁止,告訴士兵必須服從自己的命令。
第三箭:鳴鏑所至,皆是敵人,哪怕是未來的皇后也不例外。
第四箭:我才是你們的主人,不是那個人。
冒頓射出的每一箭都是一重考驗,用來篩選掉那些不合適成為軍人的人,因為只有合格的軍人,服從命令的軍人,才可以拿來用,才可以幫助自己完成那個最終的目標。
現(xiàn)在,在歷經(jīng)了這四箭的考驗以后而存活下來的人,已經(jīng)是寥寥無幾了,但是這并不重要,數(shù)量從來都不是決定戰(zhàn)爭勝利的關(guān)鍵。
如今,他們悉數(shù)站在冒頓的面前,看著他們冰冷到無情的眼神,冒頓知道,是時候射出第五支箭了。
弒父
今天是一個好天氣,晴空萬里,艷陽當(dāng)空,為了慶祝這老天爺?shù)亩髻n,匈奴頭領(lǐng),頭曼單于決定帶上太子冒頓去打獵。
太子欣然答應(yīng),臨行前,他把一支鳴鏑裝在了箭袋里,冒頓有預(yù)感,今天打獵的時候會用上這支箭。
他的預(yù)感是對的。
頭曼一騎當(dāng)先,率先發(fā)現(xiàn)了獵物的行蹤,太子冒頓也不甘示弱,不一會也發(fā)現(xiàn)了他自己的獵物。
頭曼打獵技巧非常嫻熟,他沒有急于出手,而是慢慢的向著自己的獵物靠近,等到進入了攻擊射程以后,這才抽出弓箭搭在弓上。
拈弓,搭箭,瞄準,放!
只聽到“嗖”的一聲,鳴鏑已然離弦,至于之后該做的事情,冒頓的手下們已經(jīng)是駕輕就熟了。
“我的好父親,您知道嗎,從我回來的那天起,我就明白了一件事情,在權(quán)利面前,沒有父親和兒子,只有活人和死人,你就安心的去吧,這個部落將在我的手里發(fā)揚壯大,當(dāng)然了,這些你已經(jīng)看不見了,因為您已經(jīng)是個死人了?!?p> 野獸
獅子是一種群居動物,通常一個獅群是由一頭雄獅和若干頭母獅組成的,獅群內(nèi)的分工是很明確的,母獅負責(zé)繁衍和哺育后代,而公獅則負責(zé)守衛(wèi)領(lǐng)地,擊退一切覬覦自己寶貴財產(chǎn)的其他公獅。
然而在保護土地和交配權(quán)的斗爭中,如果外來的雄獅挑戰(zhàn)順利的話,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老獅王的下場是比較慘的,他不僅會失去自己的伴偶,自己的后代,有時候,還會失去自己的生命!
另外,每當(dāng)獅群產(chǎn)生了新的獅王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和母獅子交配,而是先咬死這個獅群中所有的小獅子,原因其實很簡單,這不是我生的,名曰“清算”。
從秦漢一路走來,我們已然清楚,但凡是新舊勢力交替的時候,清算那是必不可少的。
冒頓是一個深知除惡務(wù)盡的人,所以在殺死了自己的父親也就是匈奴第一任單于頭曼以后,本著斬草除根的原則,冒頓先后殺掉了和自己意見不和的的大臣們,深受父親喜愛的閼氏,再加上那個差點奪走了自己太子之位的弟弟。
公元前209年,掃清了面前的最后一點障礙以后,冒頓以弒父自立的身份名揚于天下,是為冒頓單于。
從此,這片廣袤的蒙古草原迎來了新一任的獅王,憑借著自己那鋒利無比的牙齒和利爪,匈奴部落的全盛時期即將到來。
開鋒
“哼,這是個無名之輩!”
東胡王是一個比較有野心的人,早在頭曼時期,東胡王就已經(jīng)不甘心和匈奴共享這一片草原了,畢竟蛋糕就這么大,東胡王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現(xiàn)在機會來了。
在得知自己的老對手頭曼單于被太子冒頓殺害,東胡王斷定,這是個只會偷襲的無能之輩,為了驗證自己心中的想法,東胡王便派出了使者出使匈奴,說是出使,這更像是東湖部落對冒頓的一次試探,一次挑釁。
來到匈奴領(lǐng)地以后,東胡使者趾高氣揚的要求冒頓將頭曼珍愛的一匹千里良駒孝敬給東胡王。
冒頓的大臣們一聽,頓時火冒三丈:
“不給,這是我們的東西!”
“對,堅決不能給!”
“哎呀,我們和東胡是友好的鄰國,怎么能吝惜區(qū)區(qū)一匹馬呢?”
看著冒頓送過來的千里馬,嘗到了甜頭的東胡王更加相信,這個殺父自立的冒頓就是個繡花枕頭而已。
不久,東胡的使者又來了,比起千里馬,這次東胡王的要求顯得更加的無理了,東胡王想要的竟然是冒頓的一位愛妃!
在我們中原文化當(dāng)中,東胡王的這種行為叫做給冒頓帶綠帽子,我想這是任何一個男人都無法接受的事情,雖然我不太了解他們匈奴人的文化,但是根據(jù)匈奴大臣們的反應(yīng)來看,東胡王應(yīng)該是犯了眾怒了。
很明顯,這種明目張膽給單于帶綠帽子的行為,惹怒了匈奴的大臣:
“東胡王算個什么狗東西,也配擁有我們的閼氏?”
“是他們先不講道理的,單于,請速速發(fā)兵!”
“哎呀,我們和東胡是友好的鄰國,怎么能吝惜區(qū)區(qū)一個女人呢?”
摟著冒頓的女人,騎著頭曼的寶馬,東胡王有些飄飄然了,此時的他已經(jīng)非常確定,此人雖為匈奴之主,弒父自立,實則卻膽小如鼠,東胡王已經(jīng)開始做起一統(tǒng)蒙古草原的美夢了。
試探已經(jīng)結(jié)束,該亮刀子了!
東胡王第三次派出使者,但是相比于前兩次,這次的要求就比較合理了,匈奴和東胡之間有一大片荒廢的土地,既然無人居住,那索性就贈予我們東胡王吧!
匈奴大臣們一聽,雖然心里不舒服,但也沒有反對,反正是不毛之地,誰知,冒頓耐心地聽取了大臣的意見后,抽出了馬刀,殺掉了在場所有同意贈送土地的人。
“土地,乃是國家的根本,怎么可以隨便贈予他人?”
說罷,冒頓飛身上馬,帶領(lǐng)全部匈奴士兵朝著東胡的領(lǐng)地一路狂奔,匈奴的崛起之路,就此開始。
而在今年后的幾十年時間里,這個從修羅地獄中爬出來的冒頓單于,將會用他的馬刀和鐵蹄讓每一任漢朝君主深深地體驗到什么叫做真正的無能為力。
---------------------------------------------------------------------------------
灼見
匈奴居住在大漠和草原上,他們沒有固定的居所,固定的水源也沒有固定的食物,但是只有一點是固定的,就是固定的生存法則:弱肉強食。
想要活下去,就只有靠自己。
相比之下,生活在中原地區(qū)的我們就太幸福了。
我們有房子來遮風(fēng)擋雨,糧食每年都會按時成熟,長江和黃河的水也永遠喝不完。
同時,在這兩千年里的任何一個時間段中,我們的科技,文明,經(jīng)濟,人口都遠遠超過這些侵略者。
可奇怪的是,在這種巨大優(yōu)勢的情況下,有太多的大一統(tǒng)王朝和政權(quán)亡在了這些人手里。
很多人認為這是人種,馬種和軍事制度的優(yōu)勢使然,我不這么認為。
在我眼里,這些不開化的野蠻人之所以可以在某些時候站在我們的肩膀上,無他,只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更懂得一個道理,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p> 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不停的強大自己,爹有娘有,不是自己有,老祖宗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師夷之長技以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