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從益州開始

第七十三章 困難

三國從益州開始 南山野夫 2045 2021-06-27 22:00:00

  徐庶的擔憂,其實正在轉化為現(xiàn)實。

  就是因為擔心糧食問題,劉釜才速派左棟往交州尋找出路。

  而至七月,一場大雨過后,由心開辟的山道,從荊州邊地涌入蜀地,而后到達安夷的一大批流民,終于是成功抵達了異羅湖之畔。

  “兩千人,還是拖家?guī)Э诘膬汕耍∥岬瘸跻詾檫€是大軍攻來了!”

  左棟去職,新上任的縣寺主簿趙集給出了統(tǒng)計兩日的數(shù)據(jù)。

  趙集本是安夷縣寺初建時,為郡府遣來的低階小吏,但因在春時的官吏考核中,排名第一!

  故,在主簿有了空缺后,劉釜即讓之迅速頂了上去。

  兩千人,不算之前幾十、幾百的小伙流民,這還是第一大批選擇來到安夷的流民。

  劉釜深知,這絕對不是最后一批。

  安夷當下的在籍民眾,經(jīng)過一年的發(fā)展,已達六萬四千之眾。

  好在安夷縣的地盤,為郡府劃分時,將眾多崇山峻嶺、無人生息的地方都劃分了進去,單是面積而言,足以排進益州郡下轄縣地中的前三,足以安置涌入者。

  可多為開墾之地,人越多,糧食的問題越發(fā)嚴峻,如不能解決恐生大亂。

  交州之糧,亦未能在短時間購買,并運至安夷。

  拒之入安夷?

  劉釜自不會這么做,那不是砸自己的招牌嗎?

  何況,拋開糧食問題,他需要的就是人,而且是想這般拖家?guī)Э诙鴣淼脑蕉嘣胶谩?p>  “如今縣寺的糧倉中,可供以流民使用者幾何?”

  趙集匯報時,恰逢縣寺官吏下班時,劉釜也沒了直接去記室問詢的想法,直接朝趙集問道。

  平日趙集正是督管此事,對內中最為明確。

  趙集憂心忡忡道:“儲備糧,尚有八百石,賑災糧,尚有一千二百石,此皆為南中包括蜀外收購而來。近些月來,各地糧價多有上漲。

  且縣君以府君之令,使鹽隊在南中多地開采鹽池,以補縣中空缺,但卻自今歲初開始,鹽價亦有下降,兩相結合,下吏擔心以后糧食會越來越難收了,而吾安夷的人卻在不斷增多!

  若是再放流民而入,只怕最后會出大問題!”

  他略作猶豫,又補充道:“下吏的想法是,當控制來吾安夷的人數(shù),且要一直保持糧倉的糧食儲備。安夷關之地,恰只有這一條路可以同過……請縣君明鑒!”

  劉釜聽得心里也有些感慨,他沒有直接同意趙集的建議,也不可能同意,吩咐道:“趙君之建議,我明白了。還請趙君多走兩步,將鄭縣城,高縣尉,文君和王君叫來議事!”

  趙集看出了劉釜的意思,默默嘆了口氣,拱手后往外尋人去了。

  在此間隙,劉釜拿出了案幾下壓著的地圖,手指在益州和交州交界的山巒間劃過,心道:

  “左棟此事也早該到交州了,其與士氏的商議,要不了多久就會傳回消息。而誰能解安夷之危機,唯有交州這等糧食富裕之地,以及蜀內。

  荊州和益州的邊塞對抗,讓安夷人往荊州方向尋糧的徹底斷絕。否則,可以繼續(xù)以鹽換糧。”

  今歲初夏,趙韙和劉表的外甥張允就在魚復邊關打了幾場,各有勝負。

  自此戰(zhàn)后,趙韙向益州牧劉璋上書,加快在巴郡的兵力建設,名義便是防備荊州劉表。

  按照阿姊和姊婿兩者近些月所通的書信,劉釜大致判斷出姊婿也當在前線部隊中。

  且姊婿憑著戰(zhàn)功,已然成為趙韙手下的一名屯長,手下管理著百人步卒,可以說是時來運轉。

  他本意想將姊婿召到自己身邊,最后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姊婿于趙韙身邊,升的越高,未來指不定會助他一臂之力。

  “左棟若是順利和士氏達成協(xié)議,那士燮若也能看在我父的面上,安夷未來的糧食就有了著落,之后要考慮的,便是如何運進來的問題。走荊州肯定是不行的,只能自己開辟一個道路。

  當然,當下最主要的,還是解決眼前的危機。”

  千百石由夷軍花費數(shù)月,從山外背回來的糧食,除過對本地百姓的必要儲備外,于不斷涌入的大規(guī)模流民能吃多久?

  劉釜在安夷縣長的位置上坐了也快一年了,心里跟個明鏡一般。

  “縣君!”

  “令長!”

  不過幾十個呼吸,鄭度,王朝,文童等人陸續(xù)趕來。

  此間人在受召的時候,已然從趙集口中得知了原委。

  所以,每個人進來后,多是皺著眉頭。

  糧食不是天上下,不是說有就有的。

  安夷新開懇的農田,今歲的守成還沒收上來,就算收上來了,按照農吏的統(tǒng)計,養(yǎng)活安夷原有的人都成問題。

  而于此間,安夷的數(shù)萬百姓,只能仰仗野菜,還有異羅湖中的魚兒,勉強飽肚。

  讓幾人坐下,劉釜道:“交州的糧食,就算能成功借買到,也是兩三月之后了。在此期間,我安夷自有更多的流民涌入,該如何解決,諸君有何高見?”

  這次是文童率先出言道:“其實,下吏有個法子,就是困難頗大?”

  劉釜抬頭道:“這里都是自己人,文君不妨直言!”

  如鄭度者,此時也都看向了文童。

  文童深吸一口氣,回道:“俗話說,遠水解不了近渴??h君使左君往交州求糧,又以鹽物易之。但實際上還有一個簡單有效的法子,那便是向南中豪族去借!

  且縣君如今有名望,若能得府君相幫,自然事半功倍!”

  文童的建議,讓房舍內的其他人頻頻頷首,鄭度也搖擺著手里的鵝毛扇道:“文君此計可成,糧倉內之物,卻可以堅持一段時間。若是南中豪族愿意借糧,那將解安夷的燃眉之急。

  怕就怕在南中豪族不予理會,吾聽聞,府君因身體緣由,要不了多久,就要退掉益州郡太守之職了,恐南中大族陽奉陰違。

  不過總可以試試!”

  劉釜點點頭,文童的建議確實不錯,而鄭度的擔憂也有道理。

  對于借糧之事,確實可以試試,但卻不能抱有太大希望。

  “我會向府君書信一封,請之相助。卻不知往南中借糧之行,文君可有人推薦?”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