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西漢那些事兒:草根皇帝劉邦

第三十六章 劉邦做先鋒

  臨濟之戰(zhàn),章邯大獲全勝,一人戰(zhàn)齊、楚、魏三國諸侯聯(lián)軍。齊王田儋戰(zhàn)死,魏相周市戰(zhàn)死,楚將田巴戰(zhàn)死,魏王魏咎自焚。

  章邯打出戰(zhàn)神的威名,保住了他不敗的神話。也讓章邯的聲威,傳遍中原大地。然,這次臨濟之戰(zhàn),逃脫了三個人。

  一個是田榮,歸國后扶持田儋兒子為王,重建齊國。日后,齊地,他有很強的發(fā)言權(quán)。

  另一個是魏豹,逃到楚地。在楚懷王的支持下,借兵復國,魏地成為了他的天下。

  還有一個是項它,項氏族人。他為項氏帶回了有關(guān)秦軍戰(zhàn)力第一手資料。

  當然,這時的章邯是無敵的!可惜,他的無敵神話,到此為止。

  現(xiàn)在,他有一個重量級別的對手正在等待他。這個人就是項梁。

  章邯一戰(zhàn)破三國,斬殺兩王一相。

  這一刻,他儼然是秦國的守護者,是秦國的戰(zhàn)神。章邯要抓住這次機會,繼續(xù)打造自己。他拿出了早就列好的死亡名單,攻打下一個諸侯:齊國。

  章邯下一個要平叛的地方:齊地。

  齊王田儋戰(zhàn)死,這是一個天賜良機。章邯要抓住這個機會,趁勢追擊,就能一鼓作氣,平定齊地反秦勢力。

  因此,章邯平定魏地后,立馬做出了一個決定,率軍北上,追擊漏網(wǎng)分子:田榮。

  臨濟之戰(zhàn),齊王田儋戰(zhàn)死。但,他的堂弟田榮,帶著殘余勢力,往北跑。

  田榮跑,章邯追。這場追逐戰(zhàn),來到了一個地方,它叫東阿。這就是秦末戰(zhàn)爭歷史上繼臨濟之戰(zhàn)后,又一場大戰(zhàn):東阿之戰(zhàn)。

  來看一下,東阿之戰(zhàn)的基本信息。

  時間:秦二世二年七月。

  交戰(zhàn)方:秦對戰(zhàn)齊、楚。

  主將:秦章邯對戰(zhàn)齊田榮、楚項梁。

  現(xiàn)在來看一下,終結(jié)章邯不敗神話的戰(zhàn)斗:東阿之戰(zhàn)。

  終結(jié)他不敗神話的人:項梁。

  田榮親身經(jīng)歷臨濟之戰(zhàn),見識到章邯的勇猛,也目睹了兄長田儋的死。慘敗之后,田榮帶領(lǐng)部將往北逃。他要以最快的速度,逃回齊國。

  章邯才不會放過這條大魚,也想趁勢平定齊地。所以,他在后面瘋狂的追趕。

  不得不說,田榮的心里素質(zhì)相當可以,有很強的抗壓能力。面對章邯,還是慘敗,他沒有讓齊軍出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潰敗。

  相反,他一邊不要命的逃,另一邊想辦法穩(wěn)住士氣。

  也許,是逃累了,跑不動。

  也許,是田榮知道逃不掉。

  田榮做了一個決定:章邯,我不逃了,我要和你決戰(zhàn)。

  田榮選擇了一個地方,它叫東阿。

  東阿,東依泰山,南臨黃河。西周時,設(shè)邑,叫柯邑,原屬衛(wèi)國,后歸屬齊國,改名為阿邑。

  戰(zhàn)國時期,這里是齊、趙兩國邊境,境內(nèi)有大清河流經(jīng)入海,河曲形成大陵,地處魯西平原,黃河之濱大陵曰阿。

  東阿即齊阿邑,西阿屬趙。

  秦滅齊,設(shè)縣,稱東阿,屬東郡。

  田榮跑到這里,不跑了,有兩個原因。

  一是真的跑不動了,也無路可退。他再跑就會把戰(zhàn)火點到齊國境內(nèi)。章邯就會勢如破竹,攻滅齊國。

  二是東阿這個位置好,南邊有條黃河天塹,是一道天然的防御。東邊又是泰山,后方安全。

  所以,田榮渡河之后,燒毀橋梁,阻擊章邯北上。

  田榮正面打不贏章邯,那就守。

  田榮不僅知道利用天然的地勢防御,還知道號召諸侯來援。田氏三王田儋戰(zhàn)死,其堂弟田榮,登上了歷史舞臺。

  這一刻,田榮是主角。

  收到田榮求救信的人很多,趙王歇、燕王韓廣、楚將項梁、田榮弟弟田橫。

  來救援的人不多,只有項梁和田橫。

  堂兄田儋戰(zhàn)死,哥哥田榮被圍。田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田橫率軍馳援,責無旁貸。

  項梁在薛地召開大型會議之后,扶立楚懷王,也確立了自己在楚地反秦的首領(lǐng)地位。

  項梁見章邯太猛了,不僅在臨濟,大破齊、楚、魏三國諸侯聯(lián)軍,斬殺兩王一相,還準備趁機攻破齊地。章邯攻破齊地,下一個會攻擊的目標是誰,不言而喻。

  項梁絕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fā)生,他要站出來,承擔起反秦的中堅力量。

  章邯很厲害,是不敗的戰(zhàn)神,但,他要破了章邯不敗的神話。

  項梁在,章邯的好運就到頭了。

  他,才是真正的戰(zhàn)神。

  只要他出場,章邯就得靠邊站。

  項梁要和章邯正面打一仗。贏了,他就是天下第一的戰(zhàn)神。

  于是,項梁做了一個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救援齊國。

  田榮在東阿,項梁在薛。東阿在薛西北,相聚兩百里。前去救援的路線,只有一條,沿著泗水北上。

  其中有兩個軍事要塞擋在泗水中上游:一個是亢父,另一個是爰戚。尤其是亢父,地理位置險峻,還是一座堅城,有大量的秦軍駐守。

  亢父,地勢十分狹峻險要。

  來看一下,史料對它的記載。

  亢父是低洼之地,道路多艱險泥濘,少有寬闊的通途。泰山在左,亢父在右。

  《戰(zhàn)國策·齊策》蘇秦說齊宣王曰:今秦攻齊則不然,徑亢父之險,車不得方軌,馬不得并行,百人守險,千人不得過。

  在戰(zhàn)國時期,齊國在這里居高臨下修建亢父城,設(shè)立軍事重鎮(zhèn)。

  項梁只有拿下亢父,攻占爰戚,才能暢通無阻的北上去東阿救田榮。

  此時,離亢父最近的人,是沛縣劉邦。就這樣,劉邦被項梁選中,前去打頭陣。

  項梁這樣做有兩個目的:

  1.試探劉邦的態(tài)度,看他聽不聽召令。

  2.借秦軍之手,讓劉邦當炮灰,名正言順削弱劉邦的勢力。

  那么,劉邦能拒絕不打嗎?

  答案:不能。

  劉邦根據(jù)地在沛、豐,方與、胡陵也是他的勢力范圍。如果不去,就會面臨一個艱難的處境:西邊、北邊有秦軍。南邊、東邊有項梁軍。再加上,他軍中有五千士兵和十名五大夫軍官是項梁的人。

  不去,后果很嚴重。

  去,劉邦也知道項梁的用意。

  一個艱難的選擇,擺在了劉邦面前。

  經(jīng)過權(quán)衡利弊,劉邦做出了一個選擇:執(zhí)行項梁的命令。

  劉邦這樣做,也有兩個目的:

  1.自救,趁機擴大自己的實力。

  2.他也是反秦一份子。救齊,也是救自己。

  后來證明,劉邦再一次做出了正確選擇,也為以后做大做強,奠定了基礎(chǔ)。

  劉邦接到項梁的命令,率領(lǐng)沛豐等軍力北上。

  根據(jù)太史公留下的信息,記載劉邦帶了幾名戰(zhàn)將:曹參、樊噲、周勃、夏侯嬰、奚涓。

  呂氏兄弟、蕭何,留守沛縣。周氏兄弟、任敖,留守豐。劉邦做這一手準備是總結(jié)了雍齒背叛的教訓。他率軍出征,項梁、秦軍會不會來攻占他的大本營,他也不知道。

  至于張良,趁著項梁擁立楚國王室后裔為楚王,他也提了一個意見,擁立韓國王室后裔為王,增加盟友,為秦樹立敵人。項梁答應(yīng)了。這人,就是被后來被稱為韓王成。

  按照線路,劉邦的進軍路線:沛豐-胡陵-方與-亢父-爰戚-東阿。

  可,劉邦遇到困難,進攻亢父,沒有成功。

  劉邦沒有選擇與亢父死磕,相反,他實行了一個迂回戰(zhàn)術(shù)。

  他繞過亢父,先攻爰戚,再打東緡,消滅外圍的秦軍勢力。

  亢父,成為了一座孤城。

  一個人的到來,最終攻克了亢父。這個人就是項羽。

  劉邦作為先鋒,前一刻登場。

  后一刻,項羽,也來了。

  劉項二人之間,又會有怎樣的故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