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滎陽議和
魏王豹被生擒,其母及妻子兒女,都被俘虜。魏王豹戰(zhàn)敗被殺、自殺、或者下落不明,這樣的結(jié)果,對劉邦來說才是好消息。
按理說,魏王豹敢叛漢投楚,就已經(jīng)做好了思想覺悟。他戰(zhàn)敗,也要守護王者尊嚴(yán),選擇去死。他兄長魏王咎反秦,被章邯擊敗,選擇以身殉國。
可,魏王豹敢反,卻沒有兄長的勇氣選擇去死,而是被生擒。
如何處理被俘虜?shù)闹T侯王,韓信、張耳不能做主,只能交給劉邦發(fā)落。
韓信開辟敵后戰(zhàn)場旗開得勝,用了一個月時間,平定魏地。劉邦得知這個消息,表彰韓信、張耳等人的功勞。同時,劉邦給韓信、張耳下達新的作戰(zhàn)任務(wù),繼續(xù)擴大戰(zhàn)果,向東攻打代、趙等地。
韓信、張耳領(lǐng)命,將作戰(zhàn)下一個目標(biāo)對準(zhǔn):代國。
劉邦開辟三個敵后戰(zhàn)場,一個是策反九江王英布,做通衡山王吳芮思想工作,在南邊牽制楚國。另一個是韓信提出的北舉燕趙,東攻齊。最后一個就是彭越、呂澤等部將襲擾楚國大后方。
諸將都在努力打,劉邦也要打。
劉邦正面戰(zhàn)場戰(zhàn)果不佳。畢竟,他的對手是西楚霸王項羽。這個男兒,是這個時代,被稱為戰(zhàn)神的男人。
現(xiàn)在,劉邦要處理一件事:魏王豹。
魏王豹和劉邦曾經(jīng)是反秦親密無間的戰(zhàn)友,也是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王之一,還有一起伐楚合作歲月。
魏王豹以母親生病為由,回到封地,叛漢歸楚。
這種行為是可恥的!這種人被殺,也是很正常的事。
這一刻體現(xiàn)出劉邦氣度,他怎么做,天下人都看著。
劉邦展現(xiàn)出了君王氣量,盡管他心里想殺魏王豹一百次。但,為了從大局出發(fā),他沒有殺魏王豹。
劉邦雖沒有殺魏王豹,卻剝奪對方封地,還給他一個任務(wù):駐守滎陽,抵抗項羽。
看著,魏王豹這種待遇。這里就要提到另外一個人:英布。
英布被隨何做通思想工作,叛楚歸漢。項羽很生氣,以項聲、龍且為將,攻打九江。
項聲、龍且表現(xiàn)不錯,打了幾個月,攻破九江。項羽做了一件事,屠殺英布妻兒。
魏王豹叛漢歸楚,英布叛楚歸漢,兩個諸侯王做的同一件事,得到結(jié)果不一樣。這說明,劉邦氣度比項羽大點。
對劉邦而言,他打天下用的是王道,你反我,我也會給你一次機會。對項羽而言,征服天下,用的是霸道,你反我,我就殺。
英布在后方牽制楚軍,才能分散項羽注意力,也減輕了劉邦正面戰(zhàn)場的壓力。
可,項羽在這個時候是無敵的存在。劉邦能夠戰(zhàn)勝項羽,只能用兩個字:奇跡。
劉邦正面戰(zhàn)場打得很艱難,卻也抵擋住項羽強大的攻勢。
為了減輕自身壓力,打一場持久戰(zhàn),劉邦做了兩件事。
1.修了一條甬道。
這條甬道連接敖倉,是用來保障劉邦糧道安全。敖倉不僅是一個地名,還是秦囤積糧食基地。劉邦修甬道,就是為了讓敖倉囤積的糧食能夠安全抵達滎陽,供給前線。
項羽多次進攻,也沒能攻破甬道,切斷漢軍糧道。
就這樣楚漢爭雄,陷入僵持。
2.劉邦為了打破僵局,又派了兩個人繼續(xù)開辟新的敵后戰(zhàn)場,襲擾楚軍糧道。
第一個人是靳歙。
他的任務(wù)是負責(zé)襲擾滎陽至襄邑糧道。
另一個人叫灌嬰。
他的任務(wù)有兩個:a.責(zé)襲擾楚軍陽武至襄邑糧道;b.攻擊楚國第二大本營,魯城。
項羽是這個時代的翹楚,他是西楚霸王,手底下也有很多能打的名將。盡管劉邦開辟多個敵后戰(zhàn)場,分散楚軍力量。項羽選擇犧牲局部代價,發(fā)動攻勢。
僵持不下的滎陽之戰(zhàn),被項羽打開突破口。這個突破口就是劉邦修筑的甬道。漢三年三月,項羽一舉攻破敖倉,圍困滎陽。
此仗,劉邦和項羽打了一年多。如今,劉邦糧道被毀,堅持不住。
劉邦被做了一件事:議和。
議和條件:滎陽以西歸漢,滎陽以東歸楚。
劉邦扛不住項羽的軍事進攻,又缺少糧食,不想打了。以滎陽為坐標(biāo),劃分楚漢分界。
對于劉邦這個條件,項羽很猶豫。畢竟,他雖圍困住劉邦,卻也沒有取得壓倒性勝利。
這個時候,有一個人站了出來,堅決反對。這個人就是項羽身邊,最高級謀士范增。
話說,項梁在薛會盟楚將領(lǐng),七十多歲的范增加入,還給項梁解決一個難題:立誰為王繼續(xù)反秦。
被立的人,就是放牛娃楚懷王。
項梁死后,楚懷王打壓項羽,剝奪其軍權(quán)。隨后,命令宋義率軍前往巨鹿,救援趙國。
范增參加了這次救趙行動,以末將第三把手身份。當(dāng)然,這次行動項羽也參加了。
有種觀點說,項羽斬殺宋義,發(fā)表即興演講,奪取指揮權(quán)都是范增獻策。
巨鹿一戰(zhàn),項羽聲威天下,名動諸侯。范增以謀臣身份加入項羽,替其出謀劃策。
項羽為了表示對這個老年人尊敬,稱他為亞父。
章邯降,還帶來二十萬秦軍。范增建議項羽,將其優(yōu)待。起初,項羽還是聽范增的話。當(dāng)項羽西進亡秦,來到新安,做了一件事:屠殺秦軍二十萬降卒。
范增又以望氣,說劉邦將會是他大麻煩,盡快除去。這就有了流傳后世的一個經(jīng)典故事:鴻門宴。
項羽沒按范增策劃那樣,除掉劉邦。范增很生氣,說了一句話:豎子不足與謀。
西進亡秦,殺秦王子嬰,屠戮秦王室,火燒咸陽。
范增勸阻,項羽不聽。
盡管,范增多次進言,項羽不聽。但,也沒有傷了兩人之間的感情。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王,也記得范增的戰(zhàn)功,給他封了一個侯:歷陽侯。
劉邦有張良,項羽有范增。張良幫劉邦爭天下,范增幫項羽守天下。劉項之爭,何嘗不是范張之間搏斗。
劉邦主動議和及開出議和條件,以及項羽擔(dān)心的問題,都告訴范增,請他拿主意。
范增審時度勢,看清大局,一針見血,問了一個問題:劉邦為什么要主動議和。
議和,表達兩層含義:
要么,是示弱,讓對手放松警惕。
要么,是力量不夠,打不贏,以手中資本,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
范增是最高級謀臣,他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他通過現(xiàn)象,看到了本質(zhì)。
劉邦不是示弱,是真的打不贏。項羽斷了劉邦糧道,滎陽不攻自破。
范增知道,還要讓項羽也知道,就要把看到的現(xiàn)象全部說出來。項羽也認為范增分析問題很全面,還揭露本質(zhì)。
劉項這場戰(zhàn)爭不僅拼實力,還是一場毅力之戰(zhàn)。劉邦泄露底牌,就表示堅持不住。項羽加把勁,就能取得勝利。
劉邦議和,項羽采納范增意見,用了一種方式拒絕:加大攻勢。
劉邦見項羽想要把他趕盡殺絕,他很生氣,卻也沒有辦法。畢竟,議和是兩個人的事。
項羽不答應(yīng),他只有打。
此時,張良正在衡山國,做吳芮反楚的思想工作。
吳芮最大的兩個特點:
一個是能夠看清大勢,知道跟誰混有前途;另一個見識遠,有眼力勁。
他做為第一個反秦的秦吏,也說明了他有膽色。他能夠在亂世之中生存,裂土封王,說明他能夠看清局勢。
他最好的眼力勁,就是看中了一個人:驪山刑徒英布。
吳芮還充分發(fā)揮了一個哲學(xué),沒有把雞蛋放在一個藍子里。
他派英布加入項梁,派梅鋗幫助劉邦。
如今,英布反楚歸漢,加入劉邦。吳芮在張良勸說下,又做出了一次正確的選擇:加入劉邦。
張良不在劉邦身邊,沒人替他出主意。
當(dāng)范增說了這樣一句話:漢易與耳,今釋弗取,後必悔之。
項羽聽了范增的話,又加大攻勢。不滅劉邦,絕不罷手。面對項羽強大攻勢,又加上甬道被攻破,滎陽缺糧。劉邦很頭疼,相當(dāng)頭疼。
就在劉邦這個時候,一個人站了出來。
他就是陳平。
那么,被稱為秦末漢初,第一個陰謀家的陳平,如何助劉邦擺脫這次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