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西漢那些事兒:草根皇帝劉邦

第一百三十章 韓王信叛漢投匈奴

  韓王信被大漢皇帝劉邦盯上,不是因為他長得帥、有錢,也不是他態(tài)度不端正,有謀反的跡象。而是,韓王信的封地韓國,穎川,地理位置相當重要。

  與其說,劉邦盯上韓王信。不如說劉邦,盯上穎川郡這個戰(zhàn)略位置。

  潁川北靠鞏、洛,南近宛、葉,東邊是重鎮(zhèn)淮陽,這些都是天下的戰(zhàn)略要地。穎川侯利幾造反,給劉邦敲了一個警鐘。

  這么重要的地方,交給異姓諸侯王,會讓劉邦很不安。再加上,韓王信個人能力突出,更讓劉邦不安。畢竟,韓王信能夠改變命運裂土封王,是靠自己的本事。

  可見,穎川郡地理位置相當重要。

  秦國東出先打魏國,是因為魏國西河郡、河東郡遏制其發(fā)展。魏國衰落,向東遷都,從安邑遷到大梁。

  接著,韓國成為了秦國重點打擊對象。

  秦武王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下三川,游周室,觀九鼎,死而無憾。

  秦昭襄王時,也認為要東出,就必須打殘韓國。尤其是伊闕之戰(zhàn),韓國再也沒有力量跟秦說不。及至秦始皇,滅掉韓國,為了弱化韓氏影響力,建立穎川郡,治所陽翟。

  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王,韓王成就是被封之一。穎川郡,就是他的封地,建都陽翟。項羽知道穎川郡戰(zhàn)略位置很重要,找了一個借口,說他助劉邦,打進咸陽。

  這個借口,是站不住腳。畢竟,劉邦是西進亡秦統(tǒng)帥,又助韓王成打下穎川。于公于私,韓王成沒有不出兵助劉打進咸陽的道理。

  項羽在彭城囚禁韓王成,先貶為侯,后將他殺害,派了一個信得過的人,當韓王。

  劉邦封韓王信后,也意識到項羽考慮到的問題。但,劉邦考慮到韓王信軍功,以及對他忠心擁護,采取了委婉的辦法:改封。

  劉邦把韓王信原有封地穎川,改封到西魏王豹的封國。

  漢六年春,擒拿楚王韓信、分封第二批諸侯王后,劉邦下詔,命韓王信遷移到太原以北,建都晉陽。

  劉邦做事,講究名正言順。他讓韓王信遷都,不會霸道地說:我是皇帝,讓你遷,你就遷。

  劉邦是以這樣的理由:防備匈奴。

  簡單說,劉邦讓韓王信遷都,用了一個理由:備匈奴。

  還用了一招:彌補。

  畢竟,晉陽郡這塊地方,比穎川郡大。當初,趙氏就在晉陽,做大做強,建立諸侯國,成為戰(zhàn)國七雄。

  劉邦相信,他這樣的人事安排,韓王信不會反對。

  劉邦釋放出這個信號,韓王信不明白,那就是傻。

  燕王臧涂、楚王韓信,一個被殺,一個被擒。

  現(xiàn)在,劉邦改封,有兩層含義。

  1.試探。

  劉邦這樣做,就是看韓王信,態(tài)度是否端正。

  2.對他不放心。

  面對劉邦拋出的難題,韓王信有兩個選擇。

  要么,拒絕。

  要么,支持。

  拒絕的后果,會招怒大漢皇帝?;实垡簧鷼?,后果很嚴重。這兩個字,說出口,要慎重。

  選擇支持,大漢皇帝會高興。但,韓王信高興不起來。畢竟,穎川這個地方,不僅是韓氏先祖征戰(zhàn)天下之地,還是韓王信出生的地方。韓王信改封,不僅遠離祖地,遠離故鄉(xiāng)。也遠離了經營多年的根據(jù)地。

  晉陽是比穎川大,但,沒有家鄉(xiāng)的味道。

  韓王信也清楚自己的實力,遠遠達不到對大漢皇帝說不。韓王信為了表示自己很生氣,沒有按照劉邦給出二選一的答案:留穎川?去晉陽。

  他給了第三個答案:不留穎川,也不去晉陽,而是選擇去馬邑。

  史料記載,韓王信得知被改封,上書說:我的封國緊靠邊界,匈奴多次入侵,晉陽距離邊境較遠,請允許我建都馬邑。

  對于韓王信而言,前兩者是被迫做出選擇,后者是自己主動做出的選擇,性質不一樣。韓王信也明白,劉邦讓他去晉陽,他去馬邑。他這樣做,會惹怒劉邦。

  所以,韓王信要找一個說服劉邦的理由。為什么不去晉陽,反而選擇去馬邑。

  韓王信是聰明人,根據(jù)劉邦給出讓他去晉陽的理由,做出針對性回答。韓王信表達了這樣的意思:劉邦,我支持你的人事調動。

  你要我去防備匈奴,我不僅去,還要到前線去。

  我要替大漢,守衛(wèi)邊界,生是大漢的人,死也是大漢的鬼。

  劉邦接到韓王信的書信,很高興。

  從這份書信,劉邦看兩點。

  1.韓王信支持他的人事調動,態(tài)度很端正,還為大漢守衛(wèi)邊界。

  2.韓王信沒有能力造反,也不敢造反。

  至于,韓王信有什么心思,劉邦不會去想。

  劉邦只要一個結果:韓王信離開穎川。

  至于,去哪里,劉邦一點都不在乎。

  劉邦果斷答應了韓王信建都馬邑的正當請求。為了表示對韓王信工作態(tài)度肯定,還賞賜了很多財物。

  劉邦沒想到這個決定,最終引發(fā)了漢匈之間,第一場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差點,要了他的命。不僅如此,韓王信還挑動其他異姓諸侯王反。

  這就是后話,以后再說。

  韓王信建都馬邑,劉邦很高興。有人替他守護漢家天下,抵擋匈奴。

  韓王信贏了,威脅不到漢家天下。

  韓王信敗了,他就有了清算異姓諸侯王的理由。

  最好,韓王信與匈奴交戰(zhàn),戰(zhàn)敗被殺。劉邦留幾滴眼淚,發(fā)文祭奠一下,也不用背負誅殺功臣的罵名。

  韓王信也很高興。他保存了自己,沒有給劉邦找到一個理由,清算自己。同時,這也是韓王信自己做出的選擇。

  韓王信,躲過了這一劫,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劉邦,我會回來的。

  你別高興太早。

  韓王信接到大漢皇帝劉邦詔書,做好封地部將工作。

  愿意跟隨前往的人,就走。

  不愿意跟隨前往的人,就留下。

  韓王信是靠軍功起家,愿意跟他走的人還不少。

  漢五年春,劉邦正式封他為韓王。漢六年春,劉邦改封他去馬邑,保留韓王這個稱呼。

  韓王信跟著劉邦西進亡秦,又跟著劉邦出漢中,定三秦,與項羽爭奪天下。怎知,天下大定,他當了一年韓王,從富裕之地被發(fā)配到邊疆。

  韓王信說不生氣,那是不可能的。但,韓王信知道自己勢力弱小,不敢拒絕。為了保存自己,他去了新的封地:馬邑。

  來介紹一下,馬邑的歷史。

  馬邑,戰(zhàn)國時,這里是樓煩人的勢力范圍。及至趙國出了一位偉大的君主,這個人就是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在位期間,干了一件大事,成為那個時代男兒勵志重大事件:胡胡騎射。

  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后,北擊三胡。林胡消失殆盡,樓煩降趙,東胡向東遠遁。趙武靈王拓地數(shù)千里,修建長城,中原人的足跡第一次踏入河套地區(qū),將其納入勢力范圍。趙武靈王為了更好管理胡僵,將三胡之地,設立九原郡、云中郡、雁門郡。

  其中,馬邑屬于雁門郡。

  趙武靈王干的這件事,也被后人稱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典范。千年后,沙俄彼得大帝也學習趙武靈王這種精神,遠游歐洲,改革圖強。

  馬邑,雁門關在其北,晉陽在其南。這個地名由來,有兩種觀點。

  1.趙武靈王在這里推行胡服騎射。

  2.秦始皇以蒙恬北擊匈奴,在這里筑城。

  馬邑,從字面上跟馬有關。也可以說,馬是這座城的特色,才得這個名字。這里也是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民族兩種文化相互碰撞、融合,見證了血與淚,也見證了民族融合波折的道路。

  后來的漢武帝也在這里,執(zhí)行馬邑之謀,拉開了全面反擊匈奴的大戰(zhàn)。

  這些事,以后再說。

  韓王信遷都避禍,來到馬邑。但,他運氣不好。

  避開了,劉邦。卻,避不開北方草原民族匈奴。尤其是匈奴,出了一位雄主,他叫冒頓,兼并北方草原部落,成為霸主。

  也可以這樣說,秦始皇一統(tǒng)中原,當?shù)谝晃换实邸C邦D就是第一位統(tǒng)一北方草原,當霸主的男人。

  冒頓統(tǒng)一草原民族后,沒事干,就盯上了南邊的大漢江山。但,匈奴被兩位名將打怕了。一位是趙國的武安君李牧,以步兵,殲滅匈奴十萬騎兵,打得匈奴十幾年,不敢南下。另一位就是大秦王朝名將,他叫蒙恬。

  秦始皇因為一句讖語:亡秦必胡。

  以蒙恬為將,率三十萬將士,北擊匈奴。

  蒙恬表現(xiàn)很優(yōu)秀,得到西漢文學家賈誼追捧,在《過秦論》留下了這樣一段話: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匈奴被中原擊敗,心有余悸,不敢南下。

  冒頓,用武力統(tǒng)一草原,助長了南下的信心。

  韓王信剛到馬邑上任,就遭到匈奴入侵。

  韓王信一邊與匈奴議和,另一邊派人向大漢皇帝求援。

  劉邦派使來訓斥韓王信,說他辦事不利,又懷疑他勾結匈奴謀反。

  韓王信怕了,很害怕。他用武力打不贏匈奴,大漢皇帝又懷疑他勾結匈奴謀反。韓王信逃回去會被劉邦抓典型,給處理掉。

  韓王信思考之后,做了一個決定:投靠匈奴,舉旗反劉。

  劉邦,你說我勾結匈奴,謀反。

  那我,就謀反給你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