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旦當縣有地方駐軍的,但是此時大理國情況危機,這里的守軍都被調(diào)到了大理城去了。原本折再興還想利用山匪轟隆隆的名義劫掠縣城,然后讓阮七郎帶領百姓再把自己“趕走”,這樣就可暫時占領縣城,然后再向朝廷表功。
自己則回到大中國城,請楊志以大中國公的名義找段競逐求情,給阮七郎的“義民”謀一個出身,也就解了他們苦難,就算是報恩了。
沒想到他們占領了縣城后,從縣城來往的公文中得知如今蒲甘國已經(jīng)大舉入寇,騰沖太守劉琦無法抵抗,帶兵已經(jīng)退往了大理城了。而蒲甘國的領兵元帥更是5年前被西軍打敗的方臘建立的永興政權的元帥歷天潤!
西軍當年在太湖邊的烏鎮(zhèn)大破歷天潤的時候,折再興還是方臘義軍中的一個小孩,在那一戰(zhàn)中被西軍擒獲,后來被種師道看中,讓折賽花認了干兒子,然后才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
如今沒想到這個歷天潤竟然在大理國興風作浪,這可是讓折再興萬萬沒有想到。他此刻急忙用這里縣令的大印發(fā)布公告,打開府庫,分發(fā)武器,組織百姓進行團練。以應對不測。
同時,他又讓老六楊天言、老七王天順帶領這幾個熟悉地形的士卒趕快去大中國城打聽情況,并將自己在旦當縣的情況報告給楊志。
歷天潤如何帶兵進兵大理的呢?這還要慢慢說起。蒲甘國是立國已經(jīng)有300多年了,但是一直沒有統(tǒng)一過,后來蒲甘國出現(xiàn)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國王名叫阿努律陀,他在位的時候立大乘佛教為國教,統(tǒng)一個蒲甘國各部落,為如今蒲甘國的打下了基礎。
蒲甘國如今的國王名叫阿隆悉都,這個國王還是有很多雄才大略的。當時他采取了許多進步措施,制訂法典,發(fā)展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統(tǒng)一全國度量衡,促進商業(yè)和航海事業(yè)的發(fā)展,蒲甘國顯示出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本來在另一個平行時空中,這個國都就會這么平順的發(fā)展下去,一直到中國北方的元朝興起,元朝大大軍最終來到了蒲甘國的“八莫”地區(qū),由于耐不住暑熱而撤兵。這應該是蒲甘國和中原王朝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對抗。當然更早的時候蒲甘國進攻國大理國,一度包圍的大理城,但是那場戰(zhàn)爭規(guī)模小,而且當時的大理國也算不上中原的正統(tǒng)王朝。
也許是種師道穿越影響到了這個時空,如今蒲甘國的歷史由于一個人的到來而發(fā)生了改變。這個人并不是歷天潤,而是高明末。
高明末是高泰明的嫡子,本來大理國應該由他掌權(詳見268回前后故事),但是高明末在與高智昌的爭奪中慘敗,無奈逃王到了蒲甘國。
高明末在蒲甘國得到了國王阿隆悉都的厚待,讓他在朝為官做了大司農(nóng),專門管理蒲甘國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高明末本來就是按照高家的接班人培養(yǎng)的,依照他的能力管理一個大理國都是沒有問題的,更別說管理這個蒲甘國的農(nóng)業(yè)了。
高明末在蒲甘國興修水利、鼓勵農(nóng)耕,在蒲甘國大力推行稻谷、高粱、甘蔗、葡萄、胡椒的農(nóng)作物的種植,特別是胡椒,被大食國商人販賣到了泰西各國(種師道所說的西牛賀洲),竟然賣出了跟黃金同等的價格。
在高明末的帶領下蒲甘國農(nóng)業(yè)蒸蒸日上,百姓日子逐漸富裕,本來高明末早就應當?shù)玫教岚?,但是由于蒲甘國是由緬人和孟人把持朝政,因此作為一個外來人,他做的再怎么出色也不過是一個大司農(nóng)。
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讓高明末苦惱不已,不過他翻身的機會還是來了。當時暹羅國發(fā)生農(nóng)民起義,戰(zhàn)火一直蔓延到了蒲甘國。蒲甘國在國王阿隆悉都和高明末的治理下,百姓富裕,但是全國信奉佛教,所以國家武備松弛,處于國富病弱的狀態(tài)。
其實當時的宋國、大理國也都是如此,不過大理國、宋國好歹還有一些精銳的人馬,比如說宋國的西軍,大理國的騰沖兵。而蒲甘國是幾乎沒有可用之兵,當暹羅國的暴亂蔓延到蒲甘國的時候,蒲甘國君臣無力處理,只好啟用高明末。于是高明末升任了蒲甘國的丞相,掌握了國家的軍政大權。
不過高明末掌握了軍政大權也無法變出一支精兵來,他招募了一些兵馬親自訓練,但是這些蒲甘國的緬人、孟人都不是當兵的材料,總之難以練成精兵。
歷天潤和船伙兒張橫逃離的中原的戰(zhàn)火先是來到占城避難,后來又來到了暹羅國。到了暹羅國后遇到的農(nóng)民起義,歷天潤發(fā)現(xiàn)暹羅國有很多百姓是躲避中原戰(zhàn)火的漢人,所以他就依靠這些漢人奪取了一支農(nóng)民起義軍的領導權,在暹羅國攻城掠地,一度號稱“南漢王”!
歷天潤也在暹羅國風光了兩年,但是他對隊伍中骨干是漢人,漢人在暹羅國畢竟是少數(shù),所以他的隊伍在各派勢力的擠壓下,最終失敗了。
歷天潤也是無奈,他帶領隊隊伍退到了蒲甘國,此時船伙兒張橫也跟他分別了(見五七五遇風暴船伙兒道新港求出身張橫獻海圖)。歷天潤到了蒲甘國一看,這里也是烽煙四起,雖然戰(zhàn)爭沒有暹羅國這么激烈,但是也給了自己展示能力的空間。
歷天潤帶領的殘軍也就2000多人,他帶領這些人馬東征西戰(zhàn),剿滅了幾只起義的武裝,算是在蒲甘國扎下了跟。
歷天潤總結了在暹羅國失敗的教訓,覺得還是要找一個大的靠山才能生存下去,因此他想盡辦法接近蒲甘國王庭,請求招安。此刻高明末正在為沒有精兵良將發(fā)愁,因此二人一拍即合。高明末代表朝廷招安了歷天潤,封歷天潤為大將軍。歷天潤則跟隨高明末征討四方,平定叛亂。
蒲甘國本來還算是富裕,就是當?shù)氐牡刂骱缽姳P剝過甚,再加上鄰國暹羅國起義的影響才爆發(fā)起義的。這里的農(nóng)民起義軍戰(zhàn)斗力是非常差的,而歷天潤帶到蒲甘國的2000人馬已經(jīng)成為了精銳老兵,他們歷天潤的指揮下很快就橫掃了蒲甘國的各方起義勢力。
蒲甘國的農(nóng)民起義被鎮(zhèn)壓下去后,歷天潤手上有了一支將近3萬的人馬,歷天潤手握這只重兵的時候心中又有了想法了。他想奪了阿隆悉都的王位自立,不過從方臘起義、再到暹羅國自立南漢王,歷天潤“輝煌”日子都沒有超過2年,所以這次歷天潤還是小心了許多。
高明末早就看出來歷天潤的心思了,他也想像他們家族控制大理國一樣控制蒲甘國??墒撬F(xiàn)在卻無法掌控歷天潤手下的驕兵強將。
這一日,高明末來到了歷天潤的府上。歷天潤還是很感激高明末的,如果沒有高明末,他可能在蒲甘國會得到在暹羅國一樣的下場。歷天潤的計劃中,未來即使控制住蒲甘國也要給高明末高官厚祿。
高明末對歷天潤道:“厲大人,你已經(jīng)是國朝中的大將軍了,為何每日還是愁眉不展?!?p> 歷天潤道:“如今雖然高官得坐,可不隨我愿?!?p> 高明末道:“你的愿望如何?”
歷天潤道:“我保圣公在杭州稱帝,我在暹羅國也稱南漢王,在這里一個大將軍算什么!”
高明末咩想到歷天潤有如此的野心,他們高家在大理國把控朝政也只是稱大中國公(見二七三)沒想到這個歷天潤自己就想稱王稱帝的。
高明末細眉緊皺,雙目瞇成了一條線,是一言不發(fā)。
歷天潤見高明末的樣子,急忙道:“丞相若肯助我城王霸之事,我定以國士敬之!”
高明末聽罷暗自冷笑:這個潑賊竟不知我的家事。
高明末問道:“大將軍可知蒲甘國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
歷天潤一頭霧水,道:“我管他有多少人口土地,只是我有3萬精兵足可稱霸蒲甘!”
高明末笑道:“大將軍此言差異,這蒲甘國有43個州縣,人口超過400萬,國內(nèi)以緬人和孟人為主,咱們漢人(高明末其實是白族人,只不過在這里都被看做漢族)不到萬人,還多數(shù)集中在北方與大理國交界之處。將軍3萬軍隊中,漢人不過百人,經(jīng)過數(shù)月征戰(zhàn)都已經(jīng)被朝廷封為了軍官,人人懷感恩之心。如果大人貿(mào)然起兵,與多少人會追隨大人死戰(zhàn)呢!”
其實高明末說蒲甘國有400萬人口卻是如此,只不過是男女老少都算上,真真成年的男丁不過百萬,因此通常情況下也就養(yǎng)兵3萬了。也就是說此時蒲甘國幾乎所有兵力都掌握在了歷天潤的手里了。
歷天潤那里知道其中蹊蹺,他問道:“如此說來,我就的在這南蠻之地給那個蠻王稱臣不成?!?p> 高明末道:“這還是有機會的?”
歷天潤道:“此話怎講?”
高明末道:“蒲甘國北方有一個大理國,乃是我的故鄉(xiāng),此國人口、土地與蒲甘國相當。也是信奉佛教,國富兵弱之地。如果將軍能提調(diào)人馬征服大理國,那里的國民可都是如我一般,說漢話寫漢字,與將軍一心的。到時候在那里再練一支精兵南下,這大理蒲甘國土地都任由將軍馳騁,到時候別說是南漢王,就是稱皇帝也不為過?!?p> 歷天潤聽了喜道:“這太好了,只是大軍遠征這糧草輜重……”
高明末胸脯拍的山響,道:“一切由我安排。”
歷天潤道:“好,若我能稱帝,我便將大理城封賜給你,封你為大理王?!?p> 高明末見歷天潤中計,急忙躬身道:“如此說來我就多謝陛下了?!闭f著屈身就要下拜。
歷天潤急忙阻攔道:“這大事未成,還需謹慎。”
高明末道:“大將軍如此嚴謹大事定可成也?”
歷天潤被高明末忽悠的迷迷瞪瞪的,似乎自己就要登基稱帝了。突然他覺得不對勁,他瞪著高明末道:“丞相大人,誆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