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驁雖死,但王翦與張?zhí)频氖f大軍已經(jīng)來到屯留,成嶠十分恐懼。
樊於期勸道:“王子如今已是騎虎難下,保況合屯留,長子,壺關(guān)三地的兵馬,也有十五萬之眾,若是背城一戰(zhàn),勝負尚兩說,又有什么好怕的?”
于是,樊於期在屯留城下列陣與王翦相持。王翦上前責問:“大秦何負與你,竟敢引誘長安君謀反?”
樊於期在車上欠身答道:“嬴政是呂不韋與太后通奸生的,誰不知道?你們世受國恩,為何不一同舉義,殺向咸陽,誅殺了奸夫淫婦,廢了假王,扶立長安君為王?這樣將軍依舊可封侯拜爵,同享富貴,豈不美哉?”
“胡說!太后懷胎十月,才生下這位君王,定是先君骨肉無疑。你這樣造謠,污蔑大王,做下滅門禍事,還敢在這里巧舌如簧,動搖軍心?等我拿住了你,定要將你碎尸萬段!”
樊於期大怒,瞪著眼睛大吼著沖入秦軍陣中,所向披靡。他在陣中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的確是勇冠三軍。王翦指揮人手包圍了他好幾回,都被他斬殺突圍而出。此一戰(zhàn),秦軍死傷甚多。眼看天色已晚,王翦只得鳴金收兵。
回到傘蓋山軍營,王翦思忖道:“樊於期如此驍勇,必須用計才能取勝。”
他問帳下諸將:“有誰認識長安君?”
有個叫楊端和的下級軍官,屯留人,站出來說:“我曾是長安君的門客?!?p> “我修書一封,你可送給長安君,勸他早日歸降,莫自取死路?!?p> “可小將如何入城呢?”
“乘來日兩軍交鋒,等各自收兵之時,你可扮成敵軍打扮,混進城中。只待我方攻城甚急之時,前去見長安君,此事必然會有轉(zhuǎn)機。”
王翦馬上寫好書信,交給楊端和去待機而動。接著派桓齮領軍去攻打長子城,王賁領軍去攻打壺關(guān),王翦本人則負責攻打屯留,三處同時攻城,讓對方不能互相接應。
樊於期對成嶠說:“乘王翦分兵之時,正好一決勝負。如果長子與壺關(guān)兩處不保,秦兵勢大,就更難辦了?!?p> 成嶠到了這會子,只會哭了:“此事是將軍的主意,你做主便是,只是別誤了我的事?!?p> 樊於期選出精兵一萬,開門出戰(zhàn)。王翦假意敗一陣,退到十里外的伏龍山扎營。樊於期得勝回城,楊端和已趁此機會混入屯留。因為他本來就是當?shù)厝?,自然有親戚家可以投宿。
成嶠問樊於期:“王翦要是不退兵該怎么辦?”
“今日已挫其銳氣,明日傾巢出戰(zhàn),定要生擒王翦,直入咸陽城扶立王子為王,才遂我心?!?p> 王翦退到伏龍山后,只是堅守,從不出戰(zhàn)。卻從本營中發(fā)兵兩萬,前去襄助桓齮與王賁,助他們早日拿下長子與壺關(guān)。樊於期挑戰(zhàn)了好多天,秦兵只是不理。
樊於期還以為王翦這是怯戰(zhàn)了,正想分兵去救長子與壺關(guān),忽然探馬來報:“兩城已被秦軍攻下!”
樊於期大驚,只得在屯留城外扎營,以使長安君安心。
伏龍山秦軍大營,桓齮與王賁來見主將王翦,報告道:“二城俱已收復,分兵設守,諸事停妥。”
王翦大喜:“屯留是孤城了,只需擒得樊於期,便了事了?!?p> 正在此時,守營卒子來報:“將軍辛勝奉秦王之命前來,已到營外?!?p> 辛勝入得中軍帳來,他此來一是要犒勞軍士;二是表達秦王政對樊於期的恨意,下令“必須生致其人,手劍斬首,以快其恨!”
王翦說:“將軍來得正好,我正有用得著將軍的地方?!?p> 犒賞三軍后,王翦發(fā)令,讓桓齮與王賁各領一軍,分左右埋伏,另教辛勝帶五千人馬,前去挑戰(zhàn),他自己則率領大軍準備攻城。
屯留城中,成嶠聽說長子與壺關(guān)已經(jīng)失守,命人急召樊於期入城商議對策。
樊於期說:“早晚咱們要與秦軍決一死戰(zhàn),如果戰(zhàn)敗,我便與王子北去燕趙,合縱列國共誅嬴政,以安社稷?!?p> “將軍定要小心些?!?p> 樊於期剛回到城外的本營,就有探馬來報:“秦王新派的將軍辛勝,今天來挑戰(zhàn)了?!?p> “不過一無名小卒,待我先除掉他。”
樊於期命打開營門接戰(zhàn),只戰(zhàn)了數(shù)回合,辛勝就敗退了。樊於期在后頭追了五里路,桓齮與王賁的伏兵殺出,打了他個措手不及,大敗而逃。好容易回到屯留城下,王翦的兵馬已經(jīng)布滿城下。樊於期是拼了老命殺開一條血路,城中開門把他接應進去了。
自此后,王翦大軍包圍了屯留城,攻勢那是一日甚過一日。樊於期日夜巡城,絲毫不敢懈怠。楊端和眼見時機已到,乘著夜色前來求見長安君,說:“有機密要事求見?!?p> 成嶠見他曾是自己的門客,欣然召他入見。楊端和請求屏退左右,悄聲說:“秦國有多強大,您也是知道的。便是六國合力都不能取勝,您還想以一座孤城來與之相抗嗎?”
“是樊於期說,如今的秦王不是先王之子,誘導我一步步至此。這本來不是我的意思的。”
“樊於期憑借匹夫之勇,挾制您做下如此僥幸之事。他傳檄大秦各郡縣,卻無人響應,眼下王將軍攻城甚急,等城破之日,您如何保全自身?”
“我想逃到燕國或趙國去,借以合縱諸國,足下以為可否?”
“‘合縱’這事,趙肅侯,齊湣王,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都倡導過,結(jié)果呢?一合即散,根本不可能成事。六國哪個不怕秦國?不管您逃到哪個國家,秦王只需派一使者過去責問,必會把您綁了獻到咸陽,到那時您還想活命嗎?”
“那我該怎么辦?”
“王將軍也知道王子是被樊於期誘騙,有密信一封,托我轉(zhuǎn)交給您。”
成嶠打開信一看,大略意思是:
“君親則介弟,貴則侯封,奈何聽無稽之言,行不測之事,自取喪滅,豈不惜哉?首難者樊於期,君能斬其首,獻于軍前,束手歸罪,某當保奏,王必恕君。若遲回不決,悔無及矣!”
那么,成嶠會作何選擇?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