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籠絡(luò)蔡瑁
趙云護著劉備,諸葛亮以及家眷,星夜出城。
一些老百姓聽聞劉備要走,連夜收拾東西,要跟他一起走。
諸葛亮擔(dān)憂百姓成拖累,影響行程。
劉備道:“備起事以來,一向以仁義為本,今若棄百姓于不顧,將來何以立足?此時無需再說!”
劉備說這話時,態(tài)度極為冷淡,似乎還透露著對諸葛亮的不滿。
“哎!”
諸葛亮在心里嘆了口氣:“主公之胸懷,不過爾爾?!?p> 關(guān)羽,張飛這邊,因熟悉地形,加上之前火勢相助,奮力廝殺一番后,基本擺脫曹軍的追殺。
但人馬折損了一大半,只剩約一千人馬狼狽逃回新野城。
劉備攜百姓出城,自然走不快。
沒多久,他們就追上劉備。
張飛黑著臉,走到諸葛亮面前,厲聲質(zhì)問:“軍師,先前你夸下???,說此戰(zhàn)必勝,還讓大哥提前擺下酒宴慶功,為何俺們按你的部署還打了敗仗?”
關(guān)羽瞇眼斜視:“出戰(zhàn)前,關(guān)某聽軍師說,以人頭擔(dān)保,此戰(zhàn)必勝,現(xiàn)我等打了敗仗,你為何還厚顏跟隨主公?”
兩人的逼問,讓諸葛亮羞愧難當(dāng)。
畢竟打敗仗是真。
不過,他已從趙云口中得知,整個戰(zhàn)局的情況。
戰(zhàn)局基本是按自己的計劃在發(fā)展,只是沒想到會有一只萬人鐵騎出現(xiàn)。
而且,張飛關(guān)羽的貪功冒進也有很大關(guān)系。
“軍中無戲言,亮愿自裁謝罪!”
“但此次戰(zhàn)敗,并不能把罪責(zé)加在亮一人頭上,曹仁的一萬鐵騎,探子事先并未察覺,且云長翼德不聽我言,貪功冒進?!?p> 諸葛亮的解釋,令張飛火冒三丈。
“軍師休要找托辭,敗就是敗?!?p> 關(guān)羽也道:“關(guān)某早已瞧出,軍師乃巧言令色之輩,并無真才實學(xué)?!?p> 這些話讓諸葛亮更羞憤,拔出一把短劍,橫在脖子上:“亮不才,讓主公失望了!”
說完,裝出要抹脖子。
劉備見狀,趕緊阻止:“勝敗乃兵家常事,孔明言重了!”
這話讓諸葛亮心灰意冷。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次敗仗的主要原因,是張飛關(guān)羽貪功冒進。
若劉備在斥責(zé)自己的同時,順帶說關(guān)張二人幾句,他心里會舒坦一些。
可劉備只字未提關(guān)張。
諸葛亮神色決然,握著劍炳不愿撒手。
趙云看出端倪,向劉備說道:“主公,事實上,軍師的部署是對的,一開始我們將夏侯惇,于禁殺得潰不成軍,只是我等立功心切,太冒失了。”
劉封也道:“父親,此戰(zhàn)非軍師之過。”
“孔明,備并無責(zé)怪之意,撒手吧!”
劉備奪過諸葛亮的短劍,插回劍鞘。
“哼!”
張飛冷哼一聲,拉著關(guān)羽往隊伍前面走去。
“主公,如今之計,當(dāng)火速趕往襄陽,請荊州軍相助?!?p> 稍稍平復(fù)心情后,諸葛亮諫言。
劉備沒轍,只能答應(yīng)。
因帶著百姓,行軍速度奇慢,在眾人的輪番勸說下,劉備安撫百姓,說自己安定下來后,再派人來接百姓去襄陽。
…………
許都。
曹仁大敗劉備的消息傳回,整個曹營皆喜氣洋洋。
“荀彧,吩咐下去,讓下人殺豬宰羊,今晚我要設(shè)酒宴犒賞三軍!”
荀彧并回話,反而面露憂慮之色。
“此戰(zhàn)并未全殲劉備軍馬,以劉備的仁義之名,不日后便可卷土重來?!?p> 聽到這話,曹操的喜悅瞬間被沖淡。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劉備這廝,還真令人頭痛。”
荀彧又道:“主公,按我的推算,劉備兵敗后,必會投靠荊襄勢力!”仙人答題時,曾預(yù)示劉表亡故后,會讓次子劉琮繼位,劉琮年幼,凡事聽從蔡夫人和舅舅蔡瑁,此刻我們當(dāng)搶在劉備前面,先籠絡(luò)蔡夫人和蔡瑁。”
曹操面帶贊許之色道:“還是文若想得周全!我差點誤了大事,慶功之事作罷,勞煩荀先生趕往襄陽一趟,務(wù)比要籠絡(luò)蔡瑁和張允!”
“此時讓公達(荀攸)去辦便可!”
荀攸領(lǐng)命后,騎快馬星夜兼程趕往襄陽。
由于他不知道劉琮是否有降曹之心,所以就沒驚動劉琮。
暗中托人,聯(lián)系到蔡瑁。
蔡瑁本就有降曹之意,兩人洽談十分投機。
“我主許諾,蔡將軍若肯投誠,待攻取荊襄后,即刻向天子表奏,封將軍為水軍校尉?!?p> 蔡瑁大喜:“謝曹司空賞識!曹軍兵臨襄陽城下,在下聯(lián)合張允,逼我主劉琮投降。”
本以為自己這個想法,會被荀攸大加贊賞。
誰知荀攸竟否定了:“此舉雖好,但不是上策,我有一策,可一石二鳥?!?p> “哦,快快道來!”
荀攸領(lǐng)命后,趕往襄陽。
但就在他行進的途中,荊州太守劉表病故。
劉表臨終前,在蔡夫人和將領(lǐng)蔡瑁,張允的威逼下,將繼承權(quán)交給次子劉琮。
荀攸不知道劉琮是否有降曹之心,所以就沒驚動他。
暗中托人,聯(lián)系到蔡瑁。
蔡瑁本就有降曹之意,兩人洽談十分投機。
“我主許諾,蔡將軍若肯投誠,待攻取荊襄后,即刻向天子表奏,封將軍為水軍校尉?!?p> 蔡瑁大喜:“謝曹司空賞識!曹軍兵臨襄陽城下,在下聯(lián)合張允,逼我主劉崇投降。”
本以為自己這個想法,會被荀攸大加贊賞。
誰知荀攸竟否定了:“非也!我有一策,可一石二鳥?!?p> “哦,快快道來!”
荀攸出使襄陽前,已和叔父荀攸謀劃了一套方案。
照他們推算,劉備這邊的使者,很快就會抵達襄陽城。
這使者,應(yīng)該是軍師諸葛亮。
新野一戰(zhàn),從夏侯惇反饋的信息開看,諸葛亮謀略不凡。
想必口才也絕佳。
他去游說劉琮,和劉備結(jié)盟,極有可能成功。
理由,有以下兩點。
劉琮雖年幼,但不是傻子,自然想得到降曹的下場。
其父劉表臨終前,肯定也叮囑過這方面的事。
若劉崇接納劉備后,劉備一定會駐守在荊襄附近。
此時,曹操大軍兵臨城下,蔡瑁張允突然反水。
不但可占據(jù)荊襄,還可以趁機滅掉劉備。
當(dāng)年,劉備探視生病的劉表,因建議讓劉琦繼位,惹怒蔡夫人。
蔡夫人讓蔡瑁暗殺劉備,被其僥幸逃脫。
兩人之間,早有糾結(jié)。
此刻,蔡瑁聽聞有機會滅了劉備,非常樂意配合。
“荀先生的意思是,讓我等假意配合劉琮,接納劉備進駐襄陽城,然后給他來個甕中之鱉?”
“正是!”
荀攸點頭道:“有諸葛亮出謀劃策,劉備未必會進駐襄陽,但不會離襄陽太遠,屆時我軍一到,便聯(lián)合二位將軍,將劉備絞殺!”
“妙,此計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