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父親和母親就一直教育我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最好是考上清華大學或者是北京大學。然后就賺很多錢,提高生活水平。
說起來賺很多錢我就想起了之前我們班上一個人,我們當時班級里老師讓寫理想,寫預想的高中、大學。
當時班級里的人寫理想都寫的挺正經(jīng)的,比如當個老師、當個兵等等,唯有她寫的是賺很多錢。當時很多人笑話她。認為她寫的太俗氣了。
包括當時的我也覺得有點俗,現(xiàn)在想想,我感覺我們每個人的奮斗的最終目標就是賺很多錢。
也許有些人并不贊同我所說的話,那我便舉一個“栗子”。
一個人,他從小到大都非常認真的學習,然后他也很幸運,考住了一個好大學,成績自小就是名列前茅,可是他又很不幸,他沒有找到好工作。只能自己在家里無所事事順便找自己認為好的工作可是很長時間后依舊沒有工作,然后被父母催工作,他就只能被迫接受了這個悲慘的命運:只找了一個普通工作。最后還被某些親戚的孩子舉成“栗子”。當作讀書無用論的催化劑。他也沒有改善自己的生活,之后還會被父母嘮叨。
不過另一個人呢?他是從農(nóng)村出來的,因為他父母貧困,又沒有合適的方法掙錢,所以他只能放棄了上學,而選擇了自己打工掙錢養(yǎng)家。由于他的家里在農(nóng)村有很多地,而且恰好就有引領(lǐng)脫貧的人規(guī)劃他家的地要建一些公園、工廠。
然后他就成了拆一代,他獲得了一大筆初始資金,他也不亂花,他找到了一個人才,讓他嚴格管理自己的錢財,最后,由于合理的管理,這個人就變成了一個富翁。他賺了很多錢,也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水平。他覺得自己也獲得了成功。
可是,我這個故事是宣傳讀書無用論的嗎?當然不是,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人奮斗的最終目標是賺很多錢。
當然了,我這里指的人只是現(xiàn)代的普通人,這些人的目標就是賺錢,讀書和不讀書之間的區(qū)別只是一個賺錢的幾率大,一個幾率小,一個賺的多,一個賺的少。
當然,像那種中彩票、拆遷、智商特別高不用學就到達了巔峰、情商特別高、超級歐的人除外。
我肯定不是有那些能力和物質(zhì)條件的人,因為我認清了自己,正確的認識了自己。所以,我選擇好好讀書,好好學習。只有這樣,我才能賺很多錢,我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
當然,其實我更想獲得一個特殊待遇,因為之前很多人在網(wǎng)上都叫一個人(姓加爸爸),這個人也賺了很多錢。
所以根據(jù)等量代換,我賺了很多錢夠等于那個人等于許多網(wǎng)友的爸爸。這就很爽。
至于題目為什么是這個題目,因為我有點怕那個同學誤會,同學,其實我非常贊同你的觀點,如果你誤會了,那么請接受我的道歉:“同學,對不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