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韓非子出山
既然選擇了秦國,那萬俟均接下來就要布局了。青丘閣密探早已遍布九州,各國都有萬俟均的勢力,這就是他這五年來所做的努力??涩F(xiàn)在秦國需要一位真正能夠帶領他們走向輝煌的一個丞相,這個丞相不是張居正,也不是李斯。
“晚輩鬼谷第十二子萬俟均,求見韓非子!”
萬俟均歷時一個月,跋山涉水來到一處小山村。這里住著一位大才,乃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他是商鞅的師兄,法家杰出的人才。如秦國想要強盛,就覺得離不開韓非的幫助。
法家學說的延續(xù),也只能由他來完成。
門緩緩的打開,里面走出一位男子。一身白衣勝雪,俊秀的臉龐盡是清冷,略帶一些憔悴,整個人猶如高高在上的皎月,令人不由的產(chǎn)生一絲敬畏。
“萬俟均,久仰?!表n非面無表情的說道。
“晚輩此次前來,有事相求?!比f俟均拱手作揖說道。
韓非做了一個請的姿勢,把三人迎進了自己的茅草屋。
“此次驅(qū)逐異族,閣下可謂是名震九州?!表n非夸獎道。
萬俟均一把火燒了異族十幾萬大軍的事情,早已傳遍各國,現(xiàn)在各國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除了呂布便是萬俟均了,這個后起之秀已然天下聞名。
“前輩謬贊,在下這次前來,是請求前輩出山相助的?!?p> 萬俟均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對于聰明人,還是直來直去的好。
“哈哈哈,你倒是不會拐彎抹角?!?p> “韓非子大名,如雷貫耳,在下身為晚輩,豈敢與前輩動心思?”萬俟均謙虛的說道。
韓非收起笑容,說道:“你若想讓我?guī)椭貒?,便離去吧。”
“敢問前輩,為何?”萬俟均問道。
“我?guī)煹芩涝诹饲貒?,你說為何?”韓非反問道。
萬俟均搖搖頭回答道:“韓非子此言差矣,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商君在秦國施行法家學說,并且取得了不朽的成績,而商君與秦國更是共存亡,此乃大義?!?p> “秦國新王登基,雖只是黃口小兒,但也立下誓言,商君已故,但商君之法不可廢!秦國如此推崇法家學說,試問前輩,有哪一國可以如此?”
韓非沉默了,他自然是知道商鞅在秦國的所作所為。只不過商鞅已死,秦國重立,韓非認為秦國定然不會再遵循以法治國。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秦國一個十一歲的國君,竟然有如此氣魄。
萬俟均又把秦國一系列的新政,全都讓韓非過目??吹竭@些新政以后,韓非徹底被折服了。
“這些都是何人所作?”韓非吃驚的問道。
萬俟均笑道:“不才,這些都是在下所作?!?p> 韓非子渾身一怔,此子看上去還未滿二十歲,竟然有此等經(jīng)天緯地之才!尤是這三公九部的制度,簡直與法家學說不謀而合。按部就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韓非起身作揖,竟然向萬俟均行禮。
萬俟均連忙還禮說道:“在下是晚輩,如何擔得起前輩大禮?!?p> 韓非卻說道:“天下學說,達者為師,非,受教了。”
“前輩過譽了,丞相主管刑部、禮部、吏部。而如何建立制度法律,在下卻不可完成,所以還請前輩務必出山相助?!?p> 這就好比萬俟均起草了一個大綱,而其中細節(jié)的完善他卻不行。這種事情只能找專業(yè)的人來做,而這個人就是韓非子!
看到秦國施行如此制度,韓非已經(jīng)動搖。如果一旦落實的話,那自己在秦國必定能夠施展所長。
“既然人如此,那在下恭敬不如從命!”
萬俟均大喜,能夠說服韓非子出山,秦國有望!
“在下有一事不明,閣下能否為我解惑?”韓非子突然問道平。
“前輩但問無妨?!?p> “閣下為秦國所謀居功甚偉,為何自己不領丞相之位?”韓非子問道。
萬俟均笑道:“一來,我這個人天性散漫,受不了這拘束。二來丞相之位,有能者居之,晚輩對自己的能力還是有自知之明的?!?p> 韓非子無奈的搖搖頭,此子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可無奈太過散漫。鬼谷弟子果真名不虛傳。
到目前為止,從鬼谷走出來的弟子,全部赫赫有名。大弟子孫臏,為明國開疆拓土。二弟子張儀,為秦國連橫建交。三弟子龐涓,為宋國清除內(nèi)亂。五弟子張良、七弟子韓信與蕭何并稱大漢三杰。到現(xiàn)在的十二弟子萬俟均,更是火燒異族名震天下。
“三日后我便啟程與你一同前往秦國?!表n非子說道。
“晚輩需回一趟鬼谷,請我那四師兄蘇秦出山!”
韓非子思忖片刻說道:“既然日次,我與你一同前往鬼谷,拜見一下王老?!?p> 韓非子簡單收拾了一下行裝,便與萬俟均一同上路,前往鬼谷了。
這一路上,韓非子為萬俟均講解了許多,如法制如何完善,秦國接下來該如何施行新政。他們將要面臨的困難,等等等等。而在這個過程中,韓非子對萬俟均愈發(fā)的好奇,此子總能想出一些奇思妙想的主意。
而萬俟均也因為跟韓非子的相處,對法家越來越感興趣。不得不說,法家學說很是超前,更是影響了后世幾千年。
法家思想內(nèi)容豐富,結(jié)構(gòu)較為完整,包括倫理思想,社會發(fā)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諸多方面。法家倫理思想。法家倫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觀基礎上的誠信觀和義利觀。
商君曾言:“民之生,度而取長稱而取重,權而索利。”簡單來說就是人的本性與生俱來,人的一生就是追逐名利的一生,人的所有行為都受制于好利的本性。這種人本性論應用在政治上就是追求爵位,經(jīng)濟上就是追求田宅。所以人生有好惡,故民可治也。人情者有好惡,故賞罰可用。
而韓非卻認為人的好利主要根源于人們的生存需要,他以為以腸胃為根本,不食則不能活。每個人都有欲利之心,人的任何行為都受好利的本性支配,即使是父子、君臣之間,也是計利而行的。韓非還未萬俟均舉出了社會上的溺嬰習俗,說明這一已經(jīng)演化為自私自利的思想。